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新校园
赵锡兰
今年是我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创建医科大学、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一年。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医学院校,应如何建设成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文明高雅、融洽祥和、教工安居乐业、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我们全校教职工必须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一个课题。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性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文明、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建设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1.建设和谐校园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没有一个和谐的校园,便没有学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是因为:和谐校园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校园奏响和谐旋律,将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职工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尤其是我们学校几年前经历了三校合并,目前新老校区的教学、办公、试验等功能刚刚重新划分和调整使用,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急需协调解决,建设和谐的校园尤为重要。今年又是学校的“创大年”“校庆年”。为此,学校党委把今年确定为“文化建设年”,与自治区提出今年为我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年”将是异曲同工、相得益彰,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及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学校的发展必须依靠和谐,用和谐凝聚人心,用和谐团结力量,用和谐发展事业。
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涵,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和谐校园应当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校园。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多方面需求,营建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统筹好学校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保持学校内部的均衡发展;要处理好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校部发展与校区发展、学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使我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不竭动力。
3.建设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
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即学校的文化。建设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探索、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二、建设和谐校园的特征
人际关系良好。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一提到和谐校园首先想到的是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即便学校业绩尚不突出,校舍也较破旧,仍不失为和谐校园;相反,即便业绩不俗,建筑富丽堂皇,若人际关系紧张,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和谐的校园。和谐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情舒畅,从而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但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促进师生的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如果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团结互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就一定能形成一种和谐向上、活泼健康的发展氛围。
民主法治校园。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行机制,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的管理,学校的政策制定、工作安排、规则程序、职责分工、利益调整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依法治校必须与民主办学相结合。一个民主法治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在校园内,不论什么人,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价值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引入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等“人治”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充满活力。和谐校园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校园活力主要来自学校成员、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有效作用。和谐校园的活力集中表现在学校成员包括教职工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上。只有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校园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使校园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建设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诚信友爱。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以及学校的事业发展,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安定有序。校园运行安定有序是学校全体师生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和谐校园是运行安定有序的校园。校园运行有序,一是校园组织机制健全、制度措施完善、管理工作到位、运行秩序良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合理;二是学校的各种利益之间存在一种协调机制,维护和保持学校各个层面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
安全文明。安全文明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性特征,是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环境基础。安全文明校园首先应该是校园内部的安全文明,校园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的学习、生活环境,更主要的是在心理上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人与人之间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应该是在与外部互动过程中,发挥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与教育功能,为学校缔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
三、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一个需要随着教学、科研、管理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永恒的主题,需要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全面参与,不懈努力。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建设和谐校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六个“和谐”。
一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因此,构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领导与教职工的关系以及教学教辅人员与管理工勤人员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事业发展和校园环境和谐的前提,若没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事业发展就不可能顺利,校园环境也必然脏乱不堪,因此,要构建和谐的校园,必须营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是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要做到两个和谐统一: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学校管理应该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要使教职工个人事业的成功能够推动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又造就教职工事业的成功。要大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在人才引进和师资培养以及对不同学科专业人才的评价与管理方面还需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统筹兼顾各类人才的需求,努力实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人才的协调发展。
三是学科发展的和谐。学校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布局的调整,包括成立新院系、申办新专业、开设新课程等,都要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
四是课程安排的和谐。各专业应开设哪些课程,每门课的课时量是多少、由哪位教师任课、在哪个教室上课、运用哪些手段教学、如何考试等等,都要合理安排,协调运行。
五是规模与质量的和谐。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其着眼点是巩固本科教育办学规模,努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积极申办博士点;落脚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质量不降低,在提升质量和层次的同时不影响规模的萎缩,使规模和质量和谐发展。
六是校园环境的和谐。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必须根据区情校情因地制宜,学校的建筑与周围环境应相互协调,整个校园应整洁美观、宁静幽雅,目的是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必须融入我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和良好的校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步推进,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2.建设“和谐校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
全校干部和党员要牢固树立“权为教职员工所用、利为教职员工所谋、情为教职员工所系”的治校意识,恪尽职守,率先垂范。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全方位改进领导作风和机关作风。每年年底应对各部门作风建设进行民意测评,不断改进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提高教职员工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实现工作效率和人际融洽的最大化,保证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从而为学校的和谐提供坚实的基础。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有与学校办学目标相和谐的校园文化,包括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良好工作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文化是把学校凝聚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价值选择的标准。
校园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一要加强校风建设,在充分挖掘学校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文化。二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师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以满腔热情和高尚的情怀关爱师生员工,为他们排忧解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树立“以校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爱校建校的良好风尚,让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人士都能够信赖学校。三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优良品德和作风,使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四要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制定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每年坚持举行校园文化节,开展经常性的各种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专题报告讲座等等,拓宽师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陶冶师生的情操,同时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努力培育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学风。同时,要把教育人、引导人与关心人、帮助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对教职工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高雅的校园精神环境。
(3)增强以民主法治治校的意识。
要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与不同层面教职员工沟通与交流,最大限度地兼顾各层面教职员工的利益。学校领导应重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并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主渠道作用,组织教职工参政议政。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财务收支、福利待遇等发展建设中的重大事宜及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应经过教代会审议,集思广益,实行民主决策,公开透明,保证决策的民主、公平和公正。
(4)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认真做好网上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健康丰富的文化产品,使学生利用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利用BBS进行学习讨论,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控制设备进行教学,可以组织讨论、个别辅导。在这样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感受时代的气息,享受上网冲浪的乐趣。
(5)切实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没有安全稳定的局面,学校就难以发展,因此,各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意识,按照学校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的要求,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一要根据学校《预防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现问题,行动要迅速,措施要得力,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要定期分析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加强工作,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三是要改进校园管理,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防火、防盗、防事故、防中毒,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此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和谐,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学校的发展和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的提高。建设和谐校园的确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搞上去,加快学校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全校教职工要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艰苦创业,勤奋工作,齐心协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赵锡兰 女,满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副教授。1975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宁夏卫生学校副校长、宁夏医学院中专部副主任、药检系党总支书记。现任宁夏医学院检验系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教学、党务等工作。参与3项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发表教改学术论文多篇。曾先后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宁夏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