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儒家文化

浅谈儒家文化

时间:2023-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形而上的学说。儒家文化与实证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2.儒家文化——文化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是关于人自身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儒家文化是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的文化体系。儒家文化的整体精神、和谐精神以及综合性的思维方法,可为信息时代全球文化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料和理论基础。
浅谈儒家文化_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浅谈儒家文化

罗晓琴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摘 要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儒家文化的本质入手,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探讨了新时期儒家文化应该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健康合理。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心性 仁政 双刃剑 现代化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所蕴含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无处不在。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我们发现儒家文化的很多理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在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智慧和启迪,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生活。

一、儒家文化的本质——“心性”哲学

作为有世界影响的东方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其魅力何在呢?儒家文化的本质是它的“心性”哲学,从人的存在引申出天理和人事,引申出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完善,引申出国家的伦理秩序和丰功伟绩。

世界是我们人的世界,与我们人的先天性是一致的,离开了人的先天感性和理性,世界只是“无”。不管是根本性的物质形态,还是微观的原子和宏观的宇宙,它们只是我们感性和理性的表象,终极存在只能是作为本源的“心”。所以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形而上的学说。儒家文化注重人的性情发掘,培养人的崇高和伟大。儒家文化是“心性”哲学,这是它精神性的根本一面,它不同于经验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总结和理性的推理,而是来源于思想的领悟和自我的直觉。

儒家文化与实证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儒家文化是对真理的探求,对自我价值的寻找,所以它是一种形而上的知识,是人的精神升华和境界的提高,是一种“德”的培育。实证哲学是对事物性质的确定,是对客观关系的认可,所以它是一种形而下的知识,是对世界普遍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一种“功利”的需要。前者回答世界为什么这样?后者回答世界就是这样。前者追问世界之根,后者描述世界之实。前者为了价值,为了人格,为了真理;后者为了利益,为了实用,为了权力。

二、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中的优秀人物,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所创造的,它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学说中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人为贵”的管理理念,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一些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和政治人物在制定本身的现代管理理念时,也都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找智慧并取得了成功。

儒家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方面。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三、儒家文化的“双刃剑”

儒家文化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支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儒家文化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是中国历史发展之必然,是当时中国人士内在的精神要求。但是立足于现在,儒家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一)儒家文化的积极影响

1.儒家文化——教育

(1)孔子创办的初具规模的私塾——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学校,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历史,走出教育可以民办、私人办学的新天地,是中国、世界教育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无异于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革新。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对于海内外的民办教育事业,仍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作用。

(2)“有教无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教无类” 的教育理念具有超前性,它孕育着教育的社会性、全民性、开放性、终身化、大众化。受教育者不受阶级、地位、财富、年龄的限制。

(3)超前的教学方法。在科学的教学方法方面,孔子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研究和借鉴。孔子从不引导学生皓首穷经,死记硬背。他要求学生要勇于参加现实社会的变革,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互相研究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研究讨论古代经典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伦理道德。启发式、探究式以及善于沟通师生感情,提高思想认识的教学方法,堪称万古师表。

2.儒家文化——文化

(1)儒家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是关于人自身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儒家的这一理论可以克服和弥补西方工业文化高扬理性的放纵主义文化之弊端和不足。

(2)儒家文化是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的文化体系。这种人文主义文化体系可以更好地替代西方工业文化依靠基督教劝善、协调关系的道德功能,更好地与科学结合起来。

(3)儒家文化的整体精神、和谐精神以及综合性的思维方法,可为信息时代全球文化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料和理论基础。

(4)儒家文化的“生生不息”和兼容精神能为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融合性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料。

3.儒家文化——经济

若给定一个市场经济,一个已具有维护私产权与自由交换的制度,则儒家文化中有使经济发展加速的因素。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守礼思想,虽然有不分家国的一面,但也有教导人们安于本份,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而这是有利于经济生产的一面。

(2)重义轻利的思想,虽有影响人们从事商业的作用,但若给定一个商业社会,则有助于维持商业道德,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

(3)儒家文化有勤俭的精神。若给定一个允许私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这种勤俭的精神显然有助于生产与积累。

(4)对统治者而言,孔子有“节用”、“薄敛”、“富民”、“博施”、“使民以时”(即在农闲季节才征发劳役,以免影响农业生产)等主张,也是有利于经济生产的。

(二)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

1.儒家文化——经济

儒家文化中有阻碍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重大因素。儒家主张以礼义治国,反对斤斤计较的等价交换,为君为国可以随时侵犯私人的财产,轻视商业,这就破坏了市场经济产生和确立的基本条件。这样,在一个以法制、私产和自由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还未确立之前,儒家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就有很大的局限与阻碍。

2.儒家文化——以法治国

“仁政”理论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存在以下负面影响:

(1)“贤人治国”的理论违反了权力制约原则。

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贤作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鼓励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因此,政治上崇尚“贤人之治”便成为一种必然。中国古代的权力制约机制,都是维护皇权的需要,而对皇权却没有完备明确的制约监督,这与认为皇帝是至善化身而不会为恶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事实上,离开制度的力量,脱离法律的约束,就很难保证人性向善,“善性”造成民众对权力制约的“惰性”,民众缺乏权力制约的观念,对最高权力的制约匮乏,必然贻误法制进程。

(2)“仁政”造成泛道德主义,不利于法制建设。

“善”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完善和补充了道德之善的内涵。道德之所以谓“善”,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符合道德的便是“善”的,导致了道德越位扩张,矛盾的解决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手段。道德的越位造成泛道德主义。

道德泛化不利于法治建设。道德和法律作为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彼此在各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是一种软约束,依赖的是人的自觉及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东西,其功能是为了扬善;而法律则是一种硬约束,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其功能是为了制恶。两者虽因用力方向不同,但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稳定,毕竟由于各自本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不能互相代替。一旦道德代替了法律,这样势必引起疏于立法的建设,而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健全。所以,道德作用的发挥应以法律健全为基础。同时,泛道德主义注重人的善性完善,不可避免地为人治奠定了基础。

(3)“仁政”影响法治理念的形成。

儒家实施“仁政”的前提是强化伦理道德观念,重申宗法规则,遏制了民众独立人格的产生。以“性善”为哲学基础构造的宗法社会注重身份规则,身份规则界定了每个社会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同时也就界定了其在社会的地位、权利、义务,藉此成为在立法、司法诸方面衡量人们的罪与非罪、罪刑轻重的根本尺度。这种个人人格被吸附消溶于集体人格中的规则,势必造成个人人格的不独立,不利于民法的发展,不利于法治理念的形成。

四、儒家文化的“现代化”

儒家文化的现代化问题,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已开始成为学界谈论的焦点,关于儒家思想将“整个政治构造,纳入理论关系中”,将“延续变成一种保护性的防御性的概念”等,关于它的等级观和男女地位观等,与现代进程不合拍的思想内容,在学理上讨论得可谓多矣。但是,能将儒家文化中的内容结合于现实生活,却少之又少。儒家传统,甚至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复而不兴,这是现代新儒家面临的难题。

从目前面临的问题来说,就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接轨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观念的东西转化到可操作层面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宗教,还是一般人文学科,都应相互沟通和借鉴,即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势,这是一个根本的大前提。正如学者所指出的:“传统社会的真正危机,不在于西潮的冲击与入侵,而在于……权威性格阻碍了政治的现代化与民主化。”儒家文化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从社会生活各个层面汲取营养,充实到体系中,增强与现代社会的磨合力。这种真正的拿来主义,是立足于儒家文化本身,在保持其基本精神的基础上的革故鼎新,积极主动地实施从内到外的开放。这对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将儒家文化真正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这对群体意识失落、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都有重要意义。儒家文化中的劳动、节俭、勤奋、谦逊等品质,对现代社会发展都有着极高的价值,也潜在着被深化论述或泛化推广的可能性。

结束语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的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复兴既需要科技发达、经济繁荣,更需要13亿中国民众具有严格的道德约束与道德自律。没有严格道德约束与自律的民族,必是一个没有根基的民族;没有严格道德约束与严格道德自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没有根基的复兴。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来创造的。儒家文化是否能在21世纪为中国民众的道德教化起到深层次的良好作用,这一切皆需要世人的努力。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

参 考 文 献

[1] 唐凯麟,曹刚. 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杨朝明. 儒家文化面面观. 齐鲁书社,2000.3

[3] 傅永聚,韩钟文. 儒家文化思想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3

[4] 周立升,颜炳罡.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 北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5] 王杰. 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6] 蔡德贵,牟宗艳. 儒学现代化应向巴哈伊汲取什么?.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