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活动体验型主题班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武器——体验式活动,引导班主任学会将体验式活动引入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中,从而为班主任的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建设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服务,实现“小活动,大德育”的教育目标。
国人讲求“道”、“术”之辩,因此有人将“体验式活动”在班级建设中的使用称为“术”。我们认为,对“术”的研究和探索正是基于对“道”的理解与追求,基于“道”引领指导下的有效之“术”。高效之“术”有利于“道”的实现,而体验感悟之后的感悟分享、价值澄清、选择内化则恰恰是由教育之“术”到教育之“道”的升华,是教育之“道”的最佳体现。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就形式而言,我们在班级建设中引入体验式活动,但不局限于体验式活动,不迷信于体验式活动,而是将体验式活动作为一种主要形式,和视频、图片、讨论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建设班级;就环节而言,活动体验是德育的起点,是引发感悟的载体,之后的感悟分享环节、价值澄清环节、选择内化环节是德育的延续和升华,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过程;就目的而言,体验式活动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全身心参与,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铺垫性工作,活动的目的最终落脚于学生的价值澄清和精神生命质量的提升,落脚于德育目标的达成。
我们试图针对班级不同阶段的特征或特定教育目标的达成,结合我们在体验式活动开展的相关原则、具体活动、环节安排、内化延续提升等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思考,有针对性地介绍我们在班级建设中开展体验式活动的实践和效果,从而引导班主任学会将体验式活动引入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以班级文化的“场”滋润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实现“小活动,大德育”的教育目标。综合可知,系统的探索思路体现在:遵循活动之“法”,体验活动之“趣”,拓展活动之“悟”,明晰教育之“理”,凸显活动的育人价值。系统的教育思路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在班级活动中相互‘敞现’,在真诚的交往中‘交流’和‘辨析’精神生活内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提升’精神生命质量”(1)。
如果说班级建设的系列活动如同一个班级文化的“场”,春风化雨般地存在于每一位班级成员的生命发展之中,滋润着每一个个体的精神生命成长,那么“小活动,大德育”无疑是这种建设追求的一个有效载体,它和班级建设文化的多维活动立体呼应,使德育工作焕发出一种自在之美、灵动之美。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在物质快速增长的同时,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恶劣。遗憾的是,面对社会冲击带来的巨大挑战,很多德育工作者仍旧在“通过简单强制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认可的思想观点、政治信条、道德和行为规范,试图使受教育者无可选择地接受这些观点和价值规范的方法”(2)。这种不尊重学生感受、不研究学生需要的态度和方式注定了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结局。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求层次论中指出,在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中,高级需要包括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为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对知识的渴望等。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被尊重,教育者应该把学生当做有思想、有感受、有主动学习能力的人予以尊重,而不是把他们当做知识的容器。无独有偶,主体性德育思想认为,没有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发生。如此,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德育活动,成为提高德育有效性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环节。找到学生喜欢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德育媒介则成为需要。
体验式活动“通过活动营造合作、互动、有趣的德育课堂,既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参与,又强调参与者共同生成活动的结果,用活动中的德育资源教育学生”,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对此,邓婉泳同学说:“以往,我是非常讨厌班会课的,每次当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那些‘永远正确的废话’时,我们都选择看小说或者做作业。我不想制止她(指班主任,笔者注),我只是同情她,她那么声嘶力竭地讲着,却没有一个同学听讲,好可怜。但是现在,我忍不住开始喜欢班会课了,因为现在的班会课有很多活动可以参与,好像课堂是一个舞台,一个乐园,在这里我很疯,也很真。”(3)可见,体验式活动以其形式的新颖、活动的有趣、过程的活泼、感悟的内发、价值选择的自愿等一系列优势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即活动参与者的尊重,这尊重也换来了活动参与者对体验式活动的高度认可。近三年的班级实践和在全级开展的调查问卷表明,同学们对体验式活动的兴趣很大,参与性很高。
教师是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心灵,了解、感受和辨析学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发现和创造新的发展可能性。(4)因此,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个问题:第一,学生需要≠成长需要;第二,学生的说法≠学生真实的想法。
1.学生需要≠成长需要
以“趣味性”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德育活动是开展德育的前提而非目标,我们不应把“学生喜欢的”或“学生的需要”当做是学生的“成长需要”,因为学生自发的需要不一定能引导学生的发展,这是因为,生长中的个体具有相当强的原始享乐本能和自我中心本能。而且,社会环境多元,不良价值取向会通过各种渠道对青少年产生影响。成长中的学生,独立选择发展取向的能力不强,发展不会在无引导下自动产生。因此,“当我们将‘成长需要’等同于‘需要’时,‘成长’可能被淡化”(5)。比如,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是体育和心理健康,最不喜欢的科目是数学和英语,相当一部分同学建议每周的体育课和心理健康课增加到3节,而数学和英语课则尽量减少。这虽然是“学生喜欢的”、“学生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并不属于他们的“成长需要”,因为这种需要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活动在突出趣味性的同时,不能流于为趣味性而趣味性的低级娱乐。教育者在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的同时不应该放纵学生的不合理需要,而应该以引发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为基础,通过体验之后的一系列配套活动来“满足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且,使发展在发展主体的建构性活动过程中展开”(6)。当然,为了确保学生的需要是合理的“成长需要”,这里需要教师对成长需要的关注和对学生成长的方向性引导。
2.学生的说法≠学生真实的想法
作为班主任,我们深知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会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用一些“永远正确的废话”代替。面对这种情况,体验式活动更容易创造一种相对宽松、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课堂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有利于我们辨别学生精神生命质量的高低,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关注学生精神生命质量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讲,体验式活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精神生命质量、引领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关注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实质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甚至一生的发展负责。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在德育成长中的主体性地位并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活动策划过程、活动参与过程、感悟交流过程、观点辨析过程、价值澄清过程、选择内化过程等一系列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作用,辅以教师的方向性引导。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专注、忙碌、愉悦的参与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自主意识、沟通意识、尊重意识、协调意识等逐渐增强,从而逐渐促进学生学会掌握个人成长中的主动权,克服当下“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孩子过明天的生活”的无奈,实现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乃至为祖国的未来培养脊梁的教育理想。而这一切目标可能实现的前提,是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真实的成长需要并引导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体验式活动无疑为这种关注提供了路径与可能。
传统上,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思路有三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指出:动之以情,即“爱的教育”,只在那些感情缺失、情感饥渴的学生教育中效果明显,对于大部分并不缺少爱的学生来说往往没有效果;晓之以理,即所谓的“说教”、“认知疗法”,只能解决认知问题,只对不明白道理的学生有效,对知行不一的学生往往无效;约之以法,即所谓“管”,这种行为主义教育观(行为主义认为所谓教育就是规范和训练人的行为,管住人的行为就促进了人的发展)把教育降低成了表面的外部行为训练,忽视学生的心灵,这种办法只对那些有规则意识,有法制观念,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或者胆小、不敢乱说乱动的孩子有效。(7)
在指出三种教育思路的局限性并肯定它们的存在价值的同时,王晓春老师指出:这三种教育思路都是以教育者自我为中心,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8)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别人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自己,而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换言之,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自我建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每个学习者都必须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建构的对象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知。德育过程虽与知识的获得有不同,却也有共通之处。德育是一种教育影响活动,教育影响具有多元性、互动性;德育是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方法,德育中要看到成长主体的主体性、成长性;德育是成长主体在教育影响作用下的品德自我建构过程,因此德育过程具有自主性、内生性。广泛存在的知行不一的事实也有力地证明:社会要求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道德素养不是通过教师的“教”就能形成的,而是学习者在亲身经历、体验发现、辨析澄清、选择内化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因此,跳出教育者以自我为中心的窠臼,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最少应该体现在几个方面:活动过程积极参与,教育引申积极思考,教育拓展积极行动,做到身动(过程参与)—心动(思考感悟)—行动(知行合一)的统一。体验式活动以其活泼的形式引发学生全程参与、亲身感悟、交流辨析、价值澄清、选择内化,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对此,小活动德育重视经历和体验过程,依靠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开发其潜能,让学生通过体验、交流、碰撞、选择、确认来改变认知,规范行为。有了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做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才更有可能取得实效;有了体验基础上的系统内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才更能真正促进学生地发展。学生的认知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及时得到内化,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体验与内化的统一,有利于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体验式活动恰恰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因此,可以说体验式活动是教育者促进学生自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此外,从“重要他人”的角度来讲,一个人成长中不同阶段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婴儿期的重要他人主要是父母,小学阶段的重要他人一般是老师,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一般是同学、朋辈。高中阶段如果在教育中能够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积极影响,其效果将是难以估量的。体验式活动不仅关注活动中个人的体验,更关注个人主观体验后的同学交流、辨析过程。这个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辩驳的过程即是价值澄清的过程、朋辈教育的过程,充分做到了尊重生命,尊重受教育个体,共同构建对自己、对他人及对世界的态度和认识。
在这些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实质上是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充分发挥体验式活动的优势,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学生之间的朋辈教育。
我们通常喜欢把班级称为“精神家园”、“生活乐园”,可见,把班级建设成师生心目中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园是众多班主任追求的境界。所谓精神家园、生活乐园,就是使班级成为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维护、共同为之奋斗的精神目标。在这里,师生们能够一起创造快乐、享受学习、提升精神生命质量。班级能否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和学习乐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对每个同学的吸引力和每个同学对班级的认同度与归属感。“教育不仅要从学生的问题中去觉察学生成长的需要,而且必须超出问题的视野,去预设、策划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活动,构建起让学生潜能发挥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9)因此,围绕着把班级建设成精神家园和学习乐园的目标,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往往会超越管理而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建设班集体,以高质量的班级活动构建班级文化生态系统,增强每个同学对班级的认同度、归属感。
遗憾的是,很多班主任都忙于处理事务性工作而无暇顾及文化建设,这无疑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班级建设的最有效途径是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熏陶,育人于无形之中。关于这一点,著名的“扁鹊三兄弟”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扁鹊三兄弟从医,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文王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好极了。”
医生和班主任一样,其工作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区别只是一个更多关注身体,一个更多关注精神。从医术上来说,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最高明的班主任莫过于像扁鹊大哥那样能够“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应该坚持以优质班级文化养班级、养学生。对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体验式活动以其活泼的形式等诸多优势成为班主任建设优质班级文化的有效载体之一。
体:亲身经验、领悟;验:检查、察看效果。《现代汉语词典》理解为: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作亲身经历解释。顾名思义,体验强调的是亲自参与过程中对事物的较深刻认识,这种认识源于自身感悟而非他人灌输。活:生动,机灵,有生气;动:动态,可变(引申为发展),非静止。顾名思义,活动强调的是全身心参与中的发展和成长,形式是参与,目的是成长。综合而言,体验式活动注重学生全身心的活动参与来形成较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也是这些活动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每一个同学提供了更优质、更丰富的交往活动,使他们在交往中培养健康的、丰富的感情和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因此,体验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建设优质班级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