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促进沟通,和谐关系

促进沟通,和谐关系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不行、这是不可能的等,每一个小组要注意不被另外一组事先了解到他们会使用的话语。①语言和态度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时的两大主要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包括语言上的沟通,还包括各种表情手势等非语言的肢体动作的交流。此活动可以用于师生沟通和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多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沟通,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1.你吹我爆

活动目的

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回避他人最敏感的问题。

活动道具

气球、牙签。

活动规则

用牙签扎气球,但是不能发出“啪啪”的爆炸声。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分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

(2)各代表上讲台用牙签扎气球。要求:不能发出“啪啪”的爆炸声,否则视作游戏失败。

(3)如果有同学扎破了气球且没有发出“啪啪”的爆炸声,请这位同学介绍方法。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则教师示范扎气球——扎气球最松弛的地方。

(4)提问:扎气球的什么部位,气球发出的爆炸声最大?答案:气球张力最大的地方。

(5)讨论:从这个游戏中我们能悟出关于人和人交往问题的什么道理?

(6)教师小结: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像气球和牙签,气球张力最大的地方是碰不得的,人最敏感、最不愿让人知道的事,千万别去碰更不能揭穿它。俗语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正负极,有时或许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触到别人的弱点,伤害了别人甚至破坏自己曾经用心经营的友谊。所以在人与人相处时要多欣赏别人的优点,多为别人鼓掌,不愉快的过去就别去回忆,学会宽容。

活动提示

活动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包括:不要把气球吹得太大;不要用牙签乱戳;刺破气球的时候远离面部等。

2.销售中的异议

活动目的

(1)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活动道具

无。

活动规则

顾客要想方设法挑商品的毛病,销售员要想方设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让顾客满意。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个是A,扮演销售人员;另一个是B,扮演顾客。

(2)场景一:A现在要将公司的某件商品卖给B,而B则想方设法地挑出本商品的各种毛病。A的任务是一一回答B的这些问题,即便是一些吹毛求疵的问题也要回答得让B满意,不能伤害B的感情。

(3)场景二:假设B已经将本商品买了回去,但是商品出现了一些小问题,需要进行售后服务。B要讲一大堆对于商品的不满,A的任务仍然是帮他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的满意度。

(4)交换一下角色,然后再做一遍。

(5)将每个组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公布于众,选出最好的组给予奖励。

【参考问题】

①对于A来说,B的无礼态度让你有什么感觉?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怎样对待这些同学?

②对于B来说,A怎样才能让你觉得很受重视、很满意?如果在交谈的过程中,A使用了像“不”、“你错了”这样的负面词汇,你会有什么感觉?谈话还会成功吗?

(6)教师小结:

①对待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真诚地与他沟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想方设法替他解决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他解释清楚,并且表示歉意;有时候即便有些人不太理智,我们也要保持微笑。

②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选择非常重要,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话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多用一些积极的词汇,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否定的、消极的话语,这样才能让别人心里觉得舒服、满意。

活动提示

选择顾客和销售人员时,尽量让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学来扮演,这样效果更好。

3.不要激怒我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语言和态度是影响人际沟通的两大主要方面。

(2)教会学生避免使用那些隐藏有负面意思的甚至敌意的词语。

活动道具

无。

活动规则

根据评分标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成3人一组,但要保证总组数是偶数,每两组进行一场游戏;告诉他们:他们正处在一个商务场景当中,比如商务谈判,老板对员工进行业绩评估等。

(2)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让他们在3分钟时间内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尽可能多的会激怒别人的话语。比如,不行、这是不可能的等,每一个小组要注意不被另外一组事先了解到他们会使用的话语。

(3)让每一个小组写出一个一分钟的剧本,当中要尽可能多的出现那些激怒人的词语,时间是10分钟。

(4)告诉大家评分标准:①每个激怒性词语给一分;②每个激怒性词语的激怒程度给1~3分不等;③如果表演者能使用这些会激怒对方的词语表现出真诚、合作的态度,另外加5分。

(5)让一个小组先开始表演,另一个小组的学生在纸上写下他们所听到的激怒性词汇。

(6)表演结束后,让表演的小组确认他们所说的那些激怒性的词汇,必要时要对其作出解释,然后两个小组调换角色,重复上述的过程。

(7)第二个小组的表演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分别给每一个小组打分,最后给分数最高的那一组颁发“火上浇油奖”。

【参考问题】

①什么是激怒性词汇?我们倾向于在什么时候使用这些词汇?

②如果你无意间说的话被人认为是激怒行为,你会如何反应?你认为哪个更重要,是你自己的看法重要,还是别人对你的看法重要?

③当你无意间说了一些激怒别人的话,你认为该如何挽回?是马上道歉吗?

(8)学生感悟分享,教师小结:

①语言和态度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时的两大主要方面。面对对抗的时候,有的人说出来的话是火上浇油,有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灭火器,效果完全不同。

②有些人很多时候在不经意之间说出很多伤人的话,即便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他们也往往因为这些话被人误解,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我们在说每一句话之前都应该好好想想,这句话听到别人耳朵里面会是什么感觉,会带来什么后果。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无意识地说出激怒性的话语。

实际上,在我们得意洋洋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最容易伤害别人的时候。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像骄傲的孔雀一样。这样往往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之改善,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容易一些。

4.非语言交流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包括语言上的沟通,还包括各种表情手势等非语言的肢体动作的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到非语言沟通在谈话中的作用,并学会恰当地运用非语言进行沟通。

活动道具

白纸和笔。

活动规则

采用非语言类的一切形式,如动作、表情、手势、画图、目光等等,来介绍自己抽到的职务、职业。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在纸片上写一些职务,如宣传委员等,再写下一些职业名称,然后让每个同学抽一张。

(2)让全体同学围成一个大圈,每个人轮流站到圈子中央来介绍自己的名字。

(3)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后,采用非语言类的一切形式,比如动作、表情、手势、画图、目光等等,来介绍自己抽到的职务、职业。

(4)同学们介绍自己抽到的职务、职业时,其他同学可以采取试探的方式问该同学:“你是宣传委员吗?”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就算介绍完毕;如果试探错误,该同学必须再次表演,直到正确为止(也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限定时间)。

(5)讨论与分享:

①当你用非语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时候,表达是否准确?

②你是否能很好地理解对方的非语言表达?

③在表达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是否有信息的丢失和误解?如果有,为什么?

④怎样才能减少这些信息的丢失?

(6)游戏主要障碍和解决:

①合适的非语言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而拙劣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有时候反而会阻碍沟通。

②非语言形式的交流不同于语言形式的交流,它会产生歧义。比如你指一下自己的肚子,说自己饿了,对方可能理解成你肚子疼;你说你困了,对方可能认为你不想理他了。所以在这种交流中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

③利用非语言形式成功交流的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彼此的背景和接受程度,对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5.教你穿衣服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中存在的一大误区:假设你所知道的别人都可以轻易理解和接受。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知识范围都是有限的。

(2)引导学生学会多种沟通渠道和沟通方式,以促进更好的沟通。

活动道具

校服外套。

活动规则

学生A想办法教会学生B穿衣服,但是不能直接帮助B穿衣服。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选两名志愿者(学生A和B),其中A扮演老师,B扮演学生。A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B怎么穿外套(假设B既不知道外套是什么,又不知道应该怎么穿)。

(2)B要充分表演出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弱的时候,老师的低效率。例如,A让他抓住领口,他却抓住口袋;A让他把左胳膊伸进左袖子里面,他却伸进右袖子里面。

(3)有必要的话,可以让全班同学辅助A来教会B穿外套,但要强调只能给予口头的指示,任何人不能给B以行动上的支持。

(4)教师推荐给学生一种卓有成效的办法:示范给B看怎么穿,然后让B自己模仿着做一遍。

【参考问题】

①A一开始为什么总是失败?原因在哪里?在此引导学生认识到沟通中存在的一大误区:假设你所知道的别人都可以轻易理解和接受,A理所当然地认为B一定知道袖子、领口和口袋的区别,左袖子和右袖子的位置,但事实上,B不一定知道。

②整个过程中,A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在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人际沟通中要多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沟通,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参考变式

(1)为了突出活动的效果,可以提前通知扮演B的同学一定要扮演得比较“笨”,或者教师自己充当B的角色。

(2)也可用别的东西替代穿外套,根据实际情况展开。

活动提示

(1)扮演B的同学一定要扮演得比较“笨”,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2)此活动可以用于师生沟通和教师培训,引导教师多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沟通,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6.甜心运动

活动目的

(1)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表达对他人的欣赏。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

活动道具

糖果若干(每人平均5~10颗为宜)。

活动规则

每送给别人一颗糖就要向对方说出你欣赏他/她的一样特质。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每人分5~10颗糖。

(2)在送糖之前,班主任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求大家把自己手里的糖尽可能的都送出去,每人送出一颗糖之前必须向对方说出你欣赏他/她的一样特质;第二,糖不能连续送给同一个人;第三,不允许自己手中留有原本属于自己的糖,游戏结束后每个人手中的糖果都必须来自于别人的赠予。

(3)甜心运动开始,每个人都要参与,直到把糖送完。

【参考问题】

①有没有人无法送完手中的糖果?为什么?是因为其他同学缺少令你欣赏的特质还是你缺乏欣赏的眼睛?

②谁得到的糖果比较多?为什么他/她会得到更多的糖果?他/她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

活动提示

活动中教师要重点关注那些不活跃、不合群甚至孤僻的同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几个比较活跃的同学送糖给相对不活跃的同学,以促进他们的参与和班级的融洽。

7.传音接力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意识到,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信息经过各种“渠道”加以传递时往往会失真。

(2)引导学生不要轻易地去谈论他人。

活动道具

卡片(卡片上写相同的内容:蚱蜢是虫,不能说成龙),以及空白卡片若干张。

活动规则

把卡片上的信息由第一个同学以耳语的形式逐个传递到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把答案写在空白卡片上。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分组,每组同学站成一竖排。

(2)老师发给每组最前面的一位同学一张纸条,同时给最后的同学一张空白卡片。老师喊“一二三”,第一个学生把纸条打开,看清以后以耳语的形式告诉下一位同学,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每个人只准说一遍,不能让别的同学听到,最后一位同学把听到的写在空白卡片上交给老师。比一比哪组说得又对又快。

(3)游戏结果:老师给同学的是同一个内容,经过耳语传递后却变得五花八门。

(4)教师小结:

一方面,沟通时我们应尽量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信息经过各种“渠道”加以传递时难免会失真。因此,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详情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地去谈论他人。

参考变式

卡片上的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做调整。

活动提示

在传递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强调:以耳语的形式告诉下一位同学,每个人只准说一遍,不能太大声。

8.误导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很多时候动作、行动的确可以胜过语言表达。

(2)引导学生学会在与人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

活动道具

无。

活动规则

教师在不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一边讲解,一边做示范动作。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教师站在讲台上,请同学们全部站起来。

(2)教师伸出右臂,与地面保持水平。

(3)教师说:“现在请用你们的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在说的同时,教师要示范该动作)

(4)教师继续说:“请将上臂举起,完成直角。”(继续示范该动作)看看学生是否都做正确。

(5)教师继续说:“好,请用掌心托住你的下巴。”(注意:当你说“托住下巴”时,你自己用掌心托住脸颊)

(6)到处看看,但什么也不要说。5~10秒后,学生中有些人会意识到错误并转而托住下巴。再过几秒,学生会大笑起来。

(7)讨论:

①你们刚才有没有听到我说“请不要跟着我做,请跟着我说的做”之类的话?为什么会跟着我做呢?

②我们都知道行动的影响胜过语言(行动胜于雄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来取得更好的相互理解?

③很多时候,行为上发生了问题会导致沟通的失误。通过游戏我们认识到阻碍有效沟通的困难有哪些?

9.蒙眼作画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明白双向交流方式与单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效果。

(2)说明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活动道具

A3纸若干、水笔、眼罩、透明胶。

活动规则

被蒙眼的同学作画,其他组员可以指导,但是不可以动手。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3人一组,所有学生分为若干组。

(2)小组自愿分工,一人负责蒙眼作画,另外两人负责指导,但是不可以动手。

(3)用眼罩将其中一人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笔,每组一份。蒙眼者按教师指令将在纸上画规定图画(再次强调组员可指导其作画,但不可动手)。

(4)完成后,在画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将图画粘贴在墙上,让学生摘下眼罩指认自己的大作。

【参考问题】

①为什么蒙上眼睛时,虽然有队友的指导,但所完成的作品并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样子?在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两个人之间语言的沟通都不可能达到100%准确,沟通往往不仅需要靠语言,还要靠其他辅助条件。

②当你不确定时,有没有主动和队友沟通,提出你的疑惑和不确定?引导学生在沟通中学会主动交流、双向交流。

③当你用语言指导他人作画时,你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会在沟通中要注意提高语言沟通的技巧,如注意语言表达的精准性。

参考变式

可以所有人一起蒙眼参与活动。

10.礼貌和感谢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在同学有准备的情况下布置工作。

(2)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

活动道具

数量与人数相等的球、玩具等。

活动规则

抛球之前要问:“你准备好了吗?”接球之后要说“谢谢你。”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让所有的学生站成一个圈,如果人数太多,可以分站成几个圈。

(2)每人发一个球。学生A拿着一个球问学生B:“××,你准备好了吗?”学生B要回答:“是的,我准备好了。”然后学生A把球抛给学生B。

(3)学生B在接到球之后要对学生A说:“谢谢你!”

(4)然后学生B按照以上步骤把球抛给学生C。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最后一位学生接到球并说“谢谢你”。

(5)增加球的数量。此时可能会出现很多学生只顾着抛球而忽略了询问和致谢,因此也就会出现球掉在地上的情境。

【参考问题】

为什么刚开始我们都能接到球,而后来球却掉在地上了?除了数量多了,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6)教师小结:

当我们直接抛球给同学而没有提前咨询对方有没有准备好时,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双方配合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如果在你要交给同学任务之前,一定要确认对方已经准备好了,以确保任务完成的顺畅。

11.走路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正确反馈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沟通、及时反馈。

活动道具

在地上贴点,如下图所示。

活动规则

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反馈。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请三位学生站在教室外面,不能看到教室内的情况。

(2)室内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学生在这几个点之间的行进线路。

(3)告诉三位学生,他们要根据大家商定的线路来走,具体线路要靠自己猜测。

(4)请第一位同学进来,让他在点中行走,提前要求其他学生不做任何反应。

(5)请第二个同学进来,让他在点中行走。当他线路走对了,下面的学生给他鼓掌;走错了,下面的学生发出“嘘”或者“唉”等表示感叹、惋惜的声音。

(6)请第三个同学进来,当他线路走对了,下面的学生发出“嘘”或者“唉”等表示感叹、惋惜的声音;走错了,下面的学生给他鼓掌。

(7)统计一下看看哪位同学走对的最多。学生讨论,分享感悟。

(8)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反馈的重要性和正确反馈的重要性。

参考变式

为了增强趣味性,同时给学生施加心理压力,可以设置奖品和惩罚。

12.剪纸活动(1)

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到误会和不理解产生的原因更多的是沟通和交流出现了问题,培养学生学会面对误会,解决误会,和谐同学关系。

(2)用于学习方面,引导学生尽量理解老师,与老师双向沟通,提高听课效果。

活动道具

每个同学准备两张大小相同的纸(长方形,可以选择A4纸或者B5纸,可以统一发放,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每人一把小剪刀。

活动规则

按照指示逐步操作。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拿起一张纸,跟着教师的指示操作。要求不能向老师提出疑问,不能和别人交流,按照教师的指示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部分。

教师指示

(1)把这张纸上下对折;

(2)再把它左右对折;

(3)在对折好的纸的左上角剪掉一个直角边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5)再上下对折;

(6)在右上角剪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扇形。

现在请你把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结果:在同一指示下大家剪出来的图形各式各样。

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拿起另一张纸,跟着教师的指示操作,在产生疑问的时候可以向老师提出疑问,也可以和别人交流。

教师指示:

(1)把这张纸上下对折;

(2)再把它左右对折;

(3)对折后有一个角正好是这张纸的中心,请剪去这个角,要求剪去的角是边长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4)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5)再上下对折;

(6)在新的纸中心的右上角剪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扇形;

现在请你把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结果:在能够沟通和交流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甚至全部同学剪出的图形是一样的。

【感悟分享】

虽然指示是相同的,但是第一次剪纸的时候老师的指示我们并不是很明白,但是我们不能提出疑问,也不能和别的同学交流,这种单向的交流导致我们不能很好地理会老师的意思,所以出现的结果五花八门。第二次剪纸的时候就不同了,我们有疑问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和别的同学交流,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让我们真正领会了老师的意思,所以剪出来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这告诉我们在和别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能理解别人或者不能被别人理解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误会。在产生误会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给出自己的解释以消除误会,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13.瞎子背瘸子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沟通的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考虑他人的需要。

活动道具

蒙眼睛的眼罩、障碍物若干、气球若干、计时器或秒表。

活动规则

前进过程中瞎子不能睁开眼睛看到障碍物,瘸子只能用语言对瞎子给予指示,不能下来带着瞎子走。

活动过程

(1)每组选派两位代表,一位扮演瞎子,一位扮演瘸子。建议瞎子一般选派比较强壮的同学,瘸子选派体重较轻的同学。

(2)分组进行,各组选出代表后,第一组的代表先参赛,为了保证公平,其他组的代表先到场外回避,轮到本组方才进场。

(3)瞎子(用眼罩蒙着眼睛)背着瘸子原地绕三圈后沿着赛道向前绕过障碍物转一圈后,踩爆两个气球,然后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小组胜出。

【参考问题】

①为什么有些小组用的时间很长,有些小组用的时间很短?

②为什么瞎子会出现不能清楚地理解瘸子的指示的情况?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瞎子和瘸子需要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互相信任;但是两个人之间不仅需要合作,在合作的时候更需要从别人的需要出发,否则合作的效果会降低。比如,瘸子不能从瞎子的需要出发给出指示,导致瞎子无法准确理解指示,耽误了很多时间等。

参考变式

(1)如果场地允许,各小组可同时进行,这样能增加活动的激烈程度和趣味性。

(2)考虑到性别差异,可以先进行男女分组。

活动提示

本活动要先清理好场地,确保学生安全。

14.解手链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确在解决团队问题方面都有哪些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2)让学生体会聆听和相互配合在团队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道具

无。

活动规则

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解开手链。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组,每组8~10名,围成一个向心圈。

(2)教师说:“先举起你的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右手;再举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个人的左手;现在你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手的情况下,要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最先解开的那个组为胜方。”

(3)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网一定可以解开,但答案会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大圈;另外一种是两个套着的环。

【参考问题】

①感觉怎样,是否思路混乱?

②当解开了一点后,想法是否会发生变化?

③最后历经辛苦终于解决了问题时,你有什么感受?

④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变式

(1)如果学生实在解不开,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选择相邻的两只手解开一次,但再次进行时必须马上握住。

(2)考虑到性别差异,可以按照性别分组后再组织活动。

15.倾听与回馈

活动目的

(1)学习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倾听。

(2)体会“倾听”与“回馈”在人际沟通时所产生的效果。

活动道具

无。

活动规则

每个人逐次扮演说话者、倾听者、观察者。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三人一组,未满三人者,则分派到其他组组成四人一组。

(2)每组三人(或四人)轮流当说话者(一次一人)、倾听者(一次一人)与观察者(一至二人),每人皆须分别扮演三种角色,体会每种角色的立场与感受。

(3)三种角色的任务如下:

说话者:在五分钟内主动引发各种话题。

倾听者:只扮演听与响应的角色,不主动引发任何话题。

观察者:不介入说话者与倾听者的对话,只负责观察两人的对话情形。

(4)事后讨论:每人皆扮演过三种角色后,小组成员做经验分享活动,说话者与倾听者分享彼此的感受,观察者则说出所观察到的情形。

16.瞎子摸号

活动目的

让学生体会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要怎样去改变自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活动道具

眼罩、小纸片。

活动规则

学生要戴着眼罩根据自己抽到的号码,在不用语言交流的情况下按照顺序排列成一条线。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让每位学生戴上眼罩。

(2)每人抽一个号码,且这个号只有本人知道。

(3)让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号码,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条直线。

(4)全过程不能说话,只要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活动结束。

(5)如果有条件,可全过程录像,并在点评之前放给学生看。

【参考问题】

①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通知小组你的位置和号数?

②沟通中都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③你觉得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17.六盒冰红茶

活动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在沟通中应该注意和掌握的一些基本技巧。

活动道具

六盒冰红茶。

活动规则

哪个小组根据描述摆放的形状最像,哪个小组获胜。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两个小组又组成一个竞赛小队。

(2)其中一个竞赛小队中的一个组,背对着另一组先将自己桌上的6盒冰红茶摆成任意形状,然后通过语言描述给同队的另一组,另一组听到描述后立即开始摆放。另一队亦然。

(3)10分钟后,哪一组摆放图形与该队另一组之前摆放的图形最相似,就算哪一队为胜者(不要小看这么个简单的小游戏,其实它里面蕴涵着很多做事的技巧和诀窍。有的小组因为觉得简单,可能会将冰红茶摆放得非常漂亮、非常艺术化,但问题接着就来了,越是复杂的图形,描述起来就越难。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指挥者在那里嚷嚷:“有三层”、“是立着的”、“前边不出头”、“两个摆成一横”……在他们手忙脚乱地一通指挥后,当另一组的同学们将6盒冰红茶摆得刚有点儿模样时,时间基本上用完了)。

(4)教师就沟通技巧进行指导,即:布置任务要简单明了;内部流程不要故意弄得很复杂,不要人为地设置障碍;工作就是工作,能简单绝不要复杂;指令一定要明确,描述一定要到位……

18.三个进球

活动目的

让学生体会指令明确在协同工作中的作用。

活动道具

每个小组1个大垃圾桶,40个网球。

活动规则

志愿者在队友的指导下,将三个球背投进身后的垃圾桶内。

场地要求

室外或室内空场地。

活动过程

(1)邀请一个志愿者,让他和你一起站在前面。

(2)让志愿者面向某一个方向站好,目视前方,不可以左顾右盼,更不能回头。然后把装有40个网球的袋子交给他。

(3)把垃圾桶放在志愿者的身后,垃圾桶与志愿者间的距离约为10米。注意不要把垃圾桶放在志愿者的正后方,要让它略微向旁边偏出一些。

(4)告诉志愿者他的任务是向身后的垃圾桶里扔球,要至少扔进3个球才算成功。告诉志愿者不许回头看自己的球进了没有,落在了哪里。

(5)让其他队员指挥志愿者,告诉他如何调整投掷的力量和方向才能进球。(注意,只允许通过语言传达指令。)

(6)等志愿者扔进了3个球后,问他是通过什么帮助实现了目标,并问其他队员是否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7)引导队员就如何在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加强沟通展开讨论。

参考变式

可以蒙上志愿者的眼睛,而且不让他正好背对着垃圾桶。这样,其他队员必须先指挥志愿者调整方向,直到垃圾桶在他正后方,志愿者才能开始投球。这种做法可以增加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

活动提示

垃圾桶的位置及附近不要站人,免得被球砸到。

19.谚语简化练习

活动目的

(1)调动学生情绪,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让学生对简练的、令人信服的交流方式的价值留下深刻的印象。

(3)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平时的沟通中要尽量采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自我。

活动道具

每人一份“谚语简化练习”。

活动规则

每个人根据“谚语简化练习”材料找到相应的谚语并写下来。

场地要求

无要求。

活动过程

(1)发给每人一份材料,请大家把隐藏在句子中的谚语找出来。

谚语简化练习材料

说明:在每个句子下面,写出意思一样,但更常用、语言更简洁的谚语。

①当猫科动物不在的时候,某些灵长类动物就会胡作非为;

②当庙里的和尚过多的时候,反而没有人挑水了;

③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他的钱财会很快消失;

④过于急切想完成一件事情反而容易造成各种意想不到的破坏;

⑤只要还在寺庙里工作一天,就不得不去敲钟;

⑥手中的一个有翼有毛的动物胜过两个灌木丛中的这样的动物;

⑦给我自由的权利,否则我会觉得不值得活下去;

⑧很晚才做一件事情会比永远不做这件事情要好一些。

(2)给大家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问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分组完成。

(3)答案如下:

①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②三个和尚没水喝;

③傻瓜的钱存不住;

④欲速则不达;

⑤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⑥手中一鸟,胜过林中二鸟;

⑦不自由,毋宁死;

⑧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参考问题】

①两种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②第一种表达方式给你什么感受?

③那些令人迷惑的说法对有效的交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