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化教学前移

信息化教学前移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化教学前移”理念是微课程教学法借鉴“用视频再造教育”和“人性化学习”理念,结合中国中小学教学实际形成的自创理念。依据“信息化教学前移”理念,使我国中小学顺利实现翻转课堂,从而变革教学方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中小学教师走上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之路。认为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实验中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具有“人机一对一”特征。

“信息化教学前移”理念是微课程教学法借鉴“用视频再造教育”和“人性化学习”理念,结合中国中小学教学实际形成的自创理念。依据“信息化教学前移”理念,使我国中小学顺利实现翻转课堂,从而变革教学方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中小学教师走上从“演员”到“导演”的转型之路。

所谓信息化教学前移,就是把通常在教室里完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微型教学视频方式,移到学生家里去完成。让学生通过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平常在学校里完成的学习,相当于把教师请回了家。

这种“信息化教学前移”,只要不到10分钟的微视频就能完成,是因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一对一效应”[11]使然。

笔者当年曾经为因骨折而缺课的学生补课,发现一课时内容的教学最多只要20分钟就可以完成。至于什么原因,当时没有去求解,但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如今研究翻转课堂,把这沉睡的记忆唤醒了,而且是到了必须作答的时候,因为,它可能为信息化教学前移提供依据。

因此,笔者曾经利用每一次讲学的机会有意识地对不下百名有过为学生补新课经历的教师(包括校长等管理人员)做现场访谈。访谈发现,通常教师为缺课学生补课,40分钟(或45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只需要10到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极端案例仅有3例,分别为5分钟、6分钟和30分钟,可以忽略不计)。原因在于,在一对一的补课中,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诚恳,受环境干扰最少,注意力特别集中,再加上教师在旁边可以察言观色,因势利导,所以,教学效率特别高。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一对一效应”。

微课程教学法非常重视“一对一效应”的意义。认为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实验中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具有“人机一对一”特征。问题是:“人机一对一”是否具有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效应”?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人机一对一”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一对一效应”,也可能没有。假如创造条件,促使“人机一对一”具有人与人“一对一效应”,其意义善莫大焉!

苏州某校的案例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该校2013年上半年在高三复习中采用拍摄复习课录像,传到网上供学生晚上观看,同时每日晚上在网上开通师生互动问答,收效明显。成人、孩子喜欢玩“植物大战僵尸”也给出了很有意义的启示。从这两例情况中,人们发现了如何使“人机一对一”具有人与人“一对一效应”的方法。

当“人机一对一”学习使用的学习材料(主要表现为“任务单”与“微课”)具有足够的重要性、趣味性或其他吸引学生关注因素的时候,就能产生与面对面的“一对一效应”类似的效果。苏州某校高三复习“翻转”的案例显示学习材料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大人、小孩爱玩“植物大战僵尸”则显示学习材料具有足够的趣味性。证明“人机一对一”是有可能产生人与人“一对一效应”的效果的。

教学视频对于自主学习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由于“人机一对一”采用5~10分钟的微视频方式,录制完毕就可以观看检查,相当于为教师准备了一个移动微格教室,有利于这些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修改“微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讲课失误造成的对学生思维的误导,以及口头禅、不小心造成的停顿等不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一并解决,最终形成非常精练甚至精致的教学视频,既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又足以容纳平时一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内容。

因此,无论一个知识点,还是数个知识点,只要是限定在单位课时教学内容中,都可以在一个“微课”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没有必要限定为只可一个知识点。

江苏省昆山市朝阳小学的实践表明,教师按照课时教学内容设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制作相应的一个或数个知识点的“微课”,让学生事先通过观看“微课”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当课堂教学开始测评自主学习成效的时候,学生反响热烈,显得十分自信,新授课像是复习课[12]。这说明:只要学习资源(包括“任务单”与“微课”)设计得好,学生在从事“人机一对一”学习时,注意力和思维力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无论一个或者数个知识点,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一个方面,当单位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复杂的时候,较好的办法是制作两个甚至三个“微课”来支持学习任务的完成,但每一个“微课”的时长不宜少于5分钟,一般也不宜超过8分钟。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微课”具有足够的重要性或趣味性,是不必受时间局限的。这也是由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所决定的。

上述微课程的三大理念是借鉴美国翻转课堂经验,以及研究我国中小学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的产物。这三大理念贯穿于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之中,是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思想基础。

重点回顾

1.理解微课程首先要从分析微课程的属性开始。实验表明,微课程具有课程属性、技术属性、资源属性和时代属性四大基本属性。

2.微课程的研究对象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个微视频可以囊括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引发对相互联系的事物的深层思考。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正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学生时代擅长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中学习与发现的人,长大才有可能擅长在一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与差异的比较中发现创新点。

3.“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微课程之中包含着“微课”,“微课”被包含于微课程之中,两者密切不可分割,但不是一回事。微课程≠微课。

4.微课程的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形成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

5.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表单形式的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案,是微课程三大组成中具有灵魂意义的部分。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质量是能否帮助学生完成高质量自主学习的关键。

6.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自主学习之后的课堂组织形式的必然选择,也是翻转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成功了,翻转课堂才真正成功,教师也真正完成“转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7.微课程的理念来自萨尔曼·可汗创造的“用视频再造教育”、人性化学习理论,以及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学实际从翻转课堂中引申出来的“信息化教学前移”这三大理念。

8.当“人机一对一”使用的学习材料(主要表现为“任务单”与“微课”)具有足够的重要性、趣味性或其他吸引学生关注因素的时候,就能产生与面对面一样的“一对一效应”。

关键术语

微课程(Micro-Course)

深度反思

1.通过第一节的阅读,您能从中发现微课程教学法是怎样提炼出关于微课程的概念的吗?微课程教学法对于微课程的界定与其他关于微课程的理解有何区别?

2.把微课程的研究对象定位于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有何意义?

3.您能够从微课程与微课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如何区分微课程与微课吗?

4.为什么说微课程结构中的三大模块每一个都具有“导学一体”的性质?

5.您能不能发现“先学后教”中存在的逻辑矛盾?(提示:如果暂时没有找到足够的依据,您可以在第五章阅读中注意解决这个问题)

6.“信息化教学前移”与“用视频再造教育”和“人性化学习理论”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您能找到使“信息化教学前移”具有“一对一效应”的窍门吗?

[1]方宏进:《公共关系原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2]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米歇尔·沃尔德罗普:《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5]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破解“翻转课堂”教学难题》,见《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3期

[6]金陵:《Khan在TED的演讲和与比尔·盖茨的对话》,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1vo4.html

[7]李纪元:《MOOC背后的理念》,《中国教育网络》,2013年第4期,第39~41页

[8]金陵:《Khan在TED的演讲和与比尔·盖茨的对话》,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1vo4.html

[9]王文:《零距离美国课堂》,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10]王湛,曹莉,译:“教室的革命”(In “Flipped” Classrooms, a Method for Mastery),作者:蒂娜·罗森堡(Tina Rosenberg),见2013年10月28日《纽约时报》(中文版)

[11]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育变革》,《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10期

[12]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7~8期合刊,第2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