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玉平
一、前言
课余体育锻炼已是中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随着中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课余体育锻炼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中学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其独特的形式和教育功能,与体育课相辅相成,更是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兴趣较高,但场地器材缺乏、课业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差异。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复旦二附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探讨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从而更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初中生开展课余体育锻炼,为学校确定体育教学和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预备年级至初三年级共49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针对本校的情况设计了学生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信度检验。此次问卷共发放490份,其中男生237份,女生253份,回收49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2)文献资料法
在此期间,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处理,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
由表1可知,周一至周五有近75%的初中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且傍晚和下午是初中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时间段。
由表2可以看出,由于初中生的余暇时间有限,所以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并不很长,多数为30~60分钟之间。
表1 初中生课余体育的时间情况(n=490)
表2 初中生每天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
2.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
从表3中看出,在周一至周五散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等项目是初中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内容。笔者研究发现,女生喜爱对抗性小、活动量小且没有身体接触的项目。通常喜欢围绕操场以散步方式(休闲)进行活动。
表3 初中生喜爱参加的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情况
3.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场所情况
由表4可知,学校运动场是初中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其次是所居住的小区。而在一些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里进行体育锻炼的,也局限于游泳项目。
表4 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场所情况
4.制约初中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从表5中看出,运动场地、时间是制约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体育器材和运动技术水平次之。可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提供学生充足的课余锻炼时间是解决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问题。
表5 制约初中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
5.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对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
由表6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锻炼中,基本上能够熟练掌握运动项目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也有13.9%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缺少教师的指导也是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时遇到的问题之一,也应引起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表6 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对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
6.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
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反映学生对体育价值功能的认识,也反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了解掌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调查表明:男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主要偏向于缓解学习上所带来压力(主动),而大部分女生则认同于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压力(被动)。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主要受外在条件的制约。外在条件的改善首先依赖于学校体育管理者观念的更新,要彻底抛弃应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把“学生健康第一”落实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其次,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器材条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与指导,为初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切实可行的时间、物质和组织上的保证。
表7 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
7.初中生在双休日(周六和周日)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
从表8中可见,在周末(周六和周日)大多数学生(2/3)是因为参加学校举办的周末班(补课),课余时间在学校场所进行适量的锻炼。但也有近1/3的学生未能在周末参加课余体育锻炼。
表8 初中生在双休日(周六和周日)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大部分(近75%)初中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浓厚的兴趣,他(她)们对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欲望较强。而健身、娱乐、体育中考和缓解压力(学习上带来的紧张感、疲劳感)是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价值取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散步和跑步等项目是初中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对于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热情很高,但平时学习任务重和学校课程安排紧,参加课余锻炼的时间有限,多数初中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只有30分钟不到或是30~60分钟。学校的场地、设施条件以及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对初中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有直接的影响,也是制约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2.建议
学校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应将广泛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增强初中生的体魄放在教育、体育工作重要位置,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把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纳入制度化。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学校决策者、教师和家长更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身心,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从事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学校应当增加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目前场地、器材等方面的不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学生为本,课内、课外一体化,使课余体育锻炼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挥课余体育锻炼的功能。学校还应当充分发挥本校体育教师的职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开展更多的适合初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这不仅会丰富初中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1]陈小蓉.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的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0(1).
[2]李燕强等.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7).
[3]王传仕.谈青少年余暇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6).
[4]黄安泉.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5]杨学军,陈周业.中美两国部分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的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8).
[6]宋秀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J].滨州师专学报,2002(6).
[7]陈小蓉等.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管理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8]范立仁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3).
[9]王华倬,刘玫瑾等.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10]徐艳玲,姚兰发.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4).
[11]刘青,徐云亮等.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12]陆亨伯,周建伟.中专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