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中问题的分类

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中问题的分类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选择解决的方法,我们对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中问题作如下分类。“党史国史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从整体上把握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讲清“三个选择”。相对于其他问题,社会问题有其明显的独立特征,在解决是不是问题中应当予以充分注意。

探讨问题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与问题的定义一样,问题分类,也有多种划分方法:如按问题结构分类、按问题根源分类、按问题属性分类、按问题特征分类、按时间分类(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等。为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选择解决的方法,我们对近现代史教育创新实践中问题作如下分类。

1.闭合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如果一个问题只有唯一一个合理的答案或正确答案,该问题为闭合性问题。比如具体的历史史实就是闭合问题,如中共一大代表共有几位等。对于闭合性问题,一般运用演绎思维和收敛性思维能比较有效地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问题的合理答案等于或大于二,该问题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又可以分为两种:没有最优和最合理答案的问题;有最优和最合理答案的问题。一般的现实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为开放性问题。对于开放性问题则需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地寻求并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比较和优化,从中选择最优或次优方案,作为问题的答案。例如,“如何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就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即便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展示手段也可以大不相同。

2.基本问题与非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是指某一个领域或学科中最普遍的现象,最基本的矛盾,最深刻的疑难一类的问题。一门成熟的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形成一个以基本问题为核心的问题系列或问题链。基本问题相对于其他问题有明显的独立特征。具体表现为:

首先,基本问题的生产性。基本问题是学科中的基础和问题中心,对基本问题的结论不仅制约着对其他问题的解答,而且还会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结论、新方法和新问题,从而对本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基本问题的渗透性。有些基本问题表面上只与一个层面,一个领域相关,而实际上涉及其他层面和其他领域,产生系统的相关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最后,基本问题的扩展性。不仅从生产性和渗透性中明显地反映出基本问题扩展性的特征(纵向和横向扩展),而且基本问题具有持久的乃至永恒的魅力,能够极大地刺激和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因而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地回复和深化到基本问题上去,并不断以新的方式、新的角度,在新的条件和经验基础上,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予以新的解答。

非基本问题是一个领域或学科中的低层次的问题或局部性的问题。它可能从基本问题派生或导出,也可能是运用归纳法从经验中提炼或概括出来的。非基本问题的解答要受基本问题的制约,同时,非基本问题的解决也会反作用于基本问题,并促进基本问题的解决。解决非基本问题可以运用解决基本问题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演绎法、归纳法、域内类比法、系统方法等。

“党史国史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从整体上把握近现代史发展的规律,讲清“三个选择”。非基本问题则是具体的历史问题的解读。基本问题的解答需要高度的创造精神、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想象力,需要建立在经验共鸣基础上的直觉理解和跨域类比与核心类比,而逻辑思维工具在这里仅仅起着次要的作用。

3.单域问题与跨域问题

单域问题是发生在一个领域内部,只涉及一个系统、一个学科的问题。单域问题也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有些问题解题难度也比较大。单域问题具有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确定性和完整性。单域问题一般处于领域的主体范围之内,以建立普遍的规律为宗旨,多采用单纯的演绎方法。

跨域问题是涉及多个(大于2)领域、多个系统、多门学科的问题。跨域问题一般都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具有整体性、交叉性和横断性。跨域性问题的解决需要熟练、灵活地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次协调思维、信息方法等。解决这类问题,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相互协调、多方合作以达到整体的合理性与优化性。

“党史国史教育”工作中涉及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历史领域问题,属于单域问题,实际上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问题,涉及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的问题,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社会问题与日常问题

(1)社会问题

解释社会问题,首先应了解社会的含义。社会是指由一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社会作为人群聚居、物质条件分享的一个庞大体系,结构复杂、层次繁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知识体系,以研究社会现象为宗旨,形成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门学科。现代意义的社会科学从多侧面、多视角,对人类社会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结构、机制、变迁、动因等层面的深入研究,把握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好地建设和管理社会。

从古至今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潜移默化中转变的生活方式,必然促使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发生转变并与新的形式相适应,这其中矛盾是永恒不断的,解决矛盾是必然的。矛盾中存在的问题——社会问题,在不断地发生—解决—发生……形成一个螺旋式持续发展的永恒规律,也就成了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解决的前提和根源。具体表现的社会问题主要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政治问题、国家政府职能与司法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又承担着促进和预测未来的职责,从而又形成了促进社会发展与预测未来发展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问题是一类领域广阔、不断出现、与时俱存的研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其他问题,社会问题有其明显的独立特征,在解决是不是问题中应当予以充分注意。

第一,社会问题研究与解决的过程,以人为本是根本的前提条件。科学研究中主客体分明,具有较强的实证性。而社会科学的直接或间接研究对象具有主观自为性和个别性,其中充满复杂的随机因素的作用,不具备重复性。研究对象本身是由有意志、有目的、有学习和有研究能力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涉及变量多、关系复杂、贯穿着人的主观因素和自觉目的,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界限(限)模糊,即使涉及自然也是用以再现社会关系与人类精神。因此,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具有人为性、异质性、不确定性、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性、主客相关性等特点,形成社会问题的独有特色,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必须加以考虑。

第二,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看,社会问题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性方法,较多地使用内省、想象、体验、直觉等非理性方法。尽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但是,它们在探究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上存在着根本区别。思维能力与概念的使用也各不相同,并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社会问题的主体性、个别性、独特性、丰富性特征,要求认识主体具备把握意义世界的主观感悟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个体生活经历及体验密切相关。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活动因而带有明显的个体性与差异性特征,突现出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和创造性。

第三,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通常采用调查(抽样调查、访谈调研)、试验、试点等方式,也总是随时间、地点、样本、具体现象、群体构成状况而改变,很难做到研究对象的简化和纯化,也不能使研究对象的属性重现。数学方法只是在少数范围(经济学、社会学等)内有所应用,因而增加许多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必须审慎对待。

第四,从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角度看,社会科学主要是在价值论框架下展开的,目的在于研究认识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指导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排除阻碍社会发展的障碍,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和丰富人类精神世界,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应有助于营造一个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环境,更应注意探讨与人类生存、发展、幸福有关的价值与意义。

第五,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剖析真理性与价值性及其相互关系,是认识社会科学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思想与理论基础。社会现象是事实与价值的对立统一研究,解决社会问题是科学认识活动与自觉价值评价活动的内在统一。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应体现出深究社会本来面目、追求真理的特征,符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与规律性。然而,在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中,认识者往往既是认知主体,又是被认知的客体,作为主体能认识客体和自己,作为客体他是人生意义的产生者、社会活动的参与者、自我认识的历史存在。社会问题多表现为真理性、价值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往往程度不同地留有不同阶层、不同民族或既得利益者的烙印,难以毫无差别地、公正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这是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大忌,必须予以充分注意。

第六,社会问题,从属性上看往往具有隐含描述功能、解释与批判功能、预见功能、政治功能、管理功能、决策功能和咨询功能,其影响广泛。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应慎重而符合客观真理标准;避免政治化、片面意识形态化、急功近利、墨守成规、简单化、泛化或利己主义。

(2)日常问题

日常问题包括我们平常遇到的一般工作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婚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求职问题以及人生意义、价值和理想问题等。日常生活看似平凡,但是,对于个人也都是一种挑战。日常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由人、人的活动的产物构成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内在的统一。在研究方法、手段、目的属性、特征方面大同小异,只是在问题领域中表现为群体的关系。在研究与处理日常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认知主体和客体的高度融合,呈现一体化趋势。因此,自主自为的思想与利益关系就显得更为突出。日常生活问题多以实用性、功利性、简单性、经济性、安全性为评价标准,由于存在着人为性、异质性、不确定性、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性、主客相关性等诸多特点,因而也很难得到确定的、统一的、普遍认同的答案。解决日常问题也是在价值论框架下展开的,利己主义常常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就更需要剖析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相互关系,以道德标准约束自我,公平、公正地处理日常问题。处理好日常问题也是对处理好其他问题一项经验的积累和处理能力的锻炼。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里,理论研究问题、社会问题乃至日常问题,在特征研究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交叉关系,可以相互借鉴、移植,有些日常问题也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问题。

“党史国史教育”工作中涉及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是社会问题,但是很多情况下,又与受教育者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应对不同社会思潮对普通人的影响,又会使一些共性问题被发现,这些问题可能被提炼为社会问题。

5.常规问题与反日常问题

社会科学背景知识体系本身是有层次结构的,但是,并非任何一个层次结构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相同的地位。一部分问题作为基本原理,处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核心;一部分问题处于知识体系的外围;还有一部分问题作为前两者的推论处于知识体系的表面。由于涉及不同层次命题的科学问题在性质上不完全相同,因而,我们有时也针对科学研究的具体情况将科学问题分为两类,即常规问题和反常规问题。

常规问题是指可以在维持已有基本理论的框架内,在已有的范式的前提下有待解决的疑难,并得以有效解决的问题。常规问题的解决不与背景知识相冲突,只需要对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局部调整就能将原来的疑难化解。通过问题的解决将会使原有的理论更加精确、充实、完善和体系化。

反常问题是在已有背景知识的理论框架内或在已有的范式、模式下,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对反常问题,不可能在它出现时就将它的“反常性”辨认出来,只有通过所有解决问题的常规方式进行尝试都失败后,反常的特点才被暴露出来。反常问题与问题的区别是相对于背景知识而言的。对于一个问题是常规问题还是反常规问题的判断是很困难的,因此,在一些问题成为疑难时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是否定原来的背景知识,也就是说,对于反常问题自下而上地解决。解决往往是要拒斥已有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原理,因此,常规的思维方法往往无济于事,而需要独辟蹊径、跨域类比,运用反常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向思维,以打破僵局的方法。

在“党史国史教育”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的是反常问题。要想使教育工作深入人心,就要敢于直面反常问题,应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设计悖论是比较实用的手段。

悖论,在古代西方主要是指与常识相违背的命题或推理。在现代逻辑中,悖论通常是由肯定其真可以推出其假,而由肯定其假可以推出其真的一类命题;也就是说,悖论是从某些公认为正确的背景知识中逻辑地推导出两个相互矛盾的等价式,或者说从明显可接受的前提通过明显可接受的推理得到一个明显不可接受的结论。

一个领域中的悖论往往触及该领域的根基。在经验科学中,把悖论视为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反常问题。波普尔称经验科学的悖论为“经验之谜”,并认为,“一个哲学家所能做的事情之一,也可以列入他的最高成熟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出前人未曾看出的一个谜,一个问题,或一个悖论。”[2]

悖论不同于一般现实矛盾和现实问题。普通逻辑矛盾是由于逻辑错误或思想混乱所致,而悖论的思维过程是有问题的,它是从某些共识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比如说谎者悖论它可以表述为“这句话本身是谎话”。现在问上面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如果它是真的,即表明“这句话本身是谎话”是真的,它就是谎话,那么它就是假的。反之,如果这句话是假的,即“这句话本身是谎话”是假的,它就不是谎话,那么它就是真的。

一般悖论可划分为三层四种:最普通的为具体理论悖论,它包括“系统思维悖论”和物理学中被人们称之为佯谬的悖论;较高层次的悖论为集合论型悖论,如罗素的集合论悖论,以及语义悖论,如说谎者悖论;最高层次为哲学悖论,如康德的二律背反悖论。

悖论由共识、逻辑推理和矛盾等价式三要素构成。悖论也是一种矛盾、一种问题,当然也是有待解决的。由于悖论的特殊性,其解决途径和方法也有其特殊性。依据上述悖论的构成要素,人们需要从以下情况中做出选择:第一,结论并非真的不可接受;第二,出发点或推理有不明显的缺陷。

解决悖论的主要途径有两种:第一,认定结论(矛盾等价式)是荒谬的,把矛头指向共识和逻辑推导,从两方面解决问题,可以从共识或逻辑推导中任选其一找原因,也可以双管齐下两线寻求解题方法。有些人主张通过改变某些共识或修改某些前提来消除矛盾,也有人主张整个地抛弃共识。对于逻辑,有人主张部分地抛弃逻辑限制或者建立新的逻辑来消除悖论。从理论上讲,抛弃逻辑也不失为一种消除悖论的方式,但实际上却是行不通的。第二,承认或接受结论(矛盾等价式),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真理,并不荒谬。这一途径导致宣布矛盾律并非普遍有效。

2013年8月27日0时15分,广州市越秀区某网民在家中,使用本人笔记本电脑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一篇微博,内容为:“老师袁腾飞拍‘狼牙山五壮士’电影,编剧邢野去当地了解实情,村民说:这五人只不过是几个散兵游勇土八路,来村里后要吃要喝,稍不如意就打人。由于几人手上有枪,村民们也不敢惹。后来有人想出了个办法,偷偷地把他们的行踪告诉日本人。日本人就来围剿了。村民故意引5人绝路逃跑。”之后,该网民又将该微博内容粘贴至其腾讯微博。至2013年8月29日止,该条微博内容被转发2000多次,评论300多条。

于是,一些学生以网上流传的“五壮士”在山上拔萝卜吃的故事和上述谣言,来质疑英雄事迹。面对此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用史实讲述,不容易让学生马上理解。这个时候,使用逆向思维和悖论就很有效。首先,可以分析“五壮士”中葛振林、宋学义两人跳崖后遇到“岩障”(岩石中长出的树木)并未牺牲,负伤后被老百姓救起,伤愈后归队的事实,反问学生可以冒着巨大风险(被日寇杀害)救八路军伤员的百姓会给日军带路吗?在面对悖论,学生认可真正的中国百姓是可以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八路军的。首先,引用资料:越秀区公安分局调查新浪认证微博“袁腾飞V”后(同时可以与学生一起上网查微博),未发现涉及“狼牙山五壮士”的相关言论。因此,越秀区公安分局认定该网民在微博中虚构事实,制作并发布谣言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在此基础上,再用史料证明当时给日军带路的是伪军和叛徒,然后引用主流媒体报道“五壮士”所吃的萝卜是野生的文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