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教育学术期刊375种,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12.1%,每年发表教育论文8万多篇。2006—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总数达2841项,参与课题研究人员近3万人,产生了7000多篇论文、1000多部著作、2800多份研究报告,还以内参、教材教具、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在服务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作出重要贡献。目前,全国每年设立省级以上课题数达3万多项,投入经费过亿元,发表教育学术论文8万多篇,出版著作2000多部,研究报告上万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大力加强应用研究,积极推进开发研究,研究成果或转化为决策或丰富教育理论或具体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在服务决策、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教育改革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目标,近些年受到教育科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显示出教育科研为决策服务的重要趋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2000—2009年)和改版后的《中国教育政策分析报告》(2011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辑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对策与建议——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中国教育法制评论》《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等。特别是2008—2010年历时近两年的《教育规划纲要》的调研起草过程,就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的过程。国务院领导牵头的起草工作小组,专门组织了上百人的专家咨询队伍,委托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近2000人参与11个重大战略专题组的调研活动,各方高层次专家先是为国家级教育战略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随后以不同方式参与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规划纲要的研制咨询工作。
2003年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与未来进行的科学研究,成为影响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科研。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中国特色的重大教育理论建设。2005年,200多位专家学者积极参加教育部等八部委组织的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完成了《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重大成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十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来看,“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对于中国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组织框架和战略目标任务及政策保障进行了系统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研究”“区域内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等,从素质教育实施的内容和途径、素质教育的方式和策略等方面对深化素质教育进行了理论探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承担的“中国独生女子问题研究”,针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特殊教育群体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见解和政策建议。“转型期中国教育重大政策案例研究”的成果被认为是“近年来教育科研领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之一,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提出的缩小差距的思路措施,对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基本政策发挥了重要影响。
2006—2010年,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牵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的“致力于更加公平的教育”课题组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持的“区域推进教育公平的政策与行动”课题,把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和实践推向全国。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机制研究”在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其实施路径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义务教育公平的重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政府责任。“现代教学论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最终成果《现代教学论》,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第五届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历时15年,编辑了总字数达1600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2002年),撰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丛书》13部,撰写了两卷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教育改革,通常是教育领域的整体变革,但在整体变革过程中总会遇到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科学研究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进程,并最终带来教育实践的发展。从21世纪前10年中国教育学科发展来看,同时期的教育改革重大问题都构成了教育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国家重大教育研究项目多围绕着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重大问题,如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立项项目关于课程改革的项目就有46项之多。
教育科学研究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紧密联系中国教育与教学的实际问题,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广大学校和教师参与了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其中一些教育科学研究联系实践,形成了教育教学标准、模式和案例,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效果显著。
改革开放之初,教育理论不能有效指导教育实践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国教育报刊社和师范院校对国外教学研究的内容、方法,教育理论与技术进行了广泛的介绍,出版和发表了一批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外国教育论著,国外教育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相关专业期刊也开始创办,专门研究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教育学科开始形成。这一时期对国外先进教学理论、实践方法与改革创新的介绍与引进开阔了中国多年被禁锢的教育研究思路,为中国当时重大教育问题的理论探讨提供了有益参考与启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教育发展进入重点改革阶段,出现了许多迫切需要改革的重大问题,对国际教育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介绍转向结合中国教育面临的义务教育、农村教育、高等教育等问题进行的专题研究,或是对发达国家教育实践和经验的国别研究,以期借鉴国际在应对同类重大教育问题和教育发展时的有效经验。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进入深化改革阶段,迫切需要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借鉴国际教育经验来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此,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发展意义的重大课题研究相继开展,如“民族文化传统和教育现代化研究”“中日现代化与教育改革”等,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课题积极吸收国际教育发展经验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提供了新视野、新思路。
教育科学学科群中每个学科的建设都非常注重与世界各国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除了积极参加相应学科的国际会议、协办和主办国际会议、在重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之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都会与相关国外院校建立起积极的学术联系,如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国际考察与交流,在人才培养及课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等。上述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教育经验的传播提供了渠道与平台,推动了中国教育的不断开放,扩展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视野,促进了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更好的互动交流。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6.html.
[2] 如无特殊注明,本章数据均来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