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家多次以政策和规划文件对教育信息化和远程教育进行战略部署。1999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这是有效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在中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2]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3]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在国家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下,教育部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了积极的策略推进教育信息化和远程教育。2000—200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基本走过了起步阶段,2006年至今正在从起步走向应用,一部分发达地区和学校开始从应用向融合发展。主要推进策略有如下几个方面。
——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策略。21世纪初,国家选择了以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示范网和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科研网的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继续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这对中国加速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中,卫星广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26万多所农村中小学从中受益,为继续实现每所学校的宽带输入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师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础。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始终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教育部积极推进了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高等教育领域推进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职业教育领域推进了网络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建设,基础教育领域推进了优质资源建设,逐步为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2003年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成立,开启了终身学习从教师做起的实践探索。在教育部的推动下,特别是在“国培计划”的大力投入下,全国每年通过网络远程学习得到培训的教师已经有数百万。同时,教育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能力建设计划,把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与解决学科教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好评,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到2010年年底得到这项计划培训的教师已经接近教师总数的一半。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