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些专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创新人才培育的研究和实践。1999年,韩玉志等提出通过考试改革以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的观点;2000年,周涛等重新梳理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概念和特点,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建议。通过梳理发现,近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几个部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培养现状、培养目标和培养机制等,其中,关于培养模式的研究占据了大部分的研究文献,是国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例如,2002年,马千里提出以创新学习为主导的模式;2012年,张新科等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1+1+专业导师制”模式;2015年,张丹等结合柔性理论提出以专业特色为基础的模式。
一些学者对不同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展开了研究。2010年,康重庆等基于培养电气工程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深入探讨了工程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最后提出了“奇思妙想型”“优秀SRT型”“专业知识型”“综合能力型”等人才选拔机制和培养办法。李俊龙等学者于2011年提出了覆盖农科核心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构建培养平台,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强化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等。2012年,孟雪和林艺茹等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立足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从横向的素质拓展到纵向的素质提升,构建了立体式的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2013年,卢苇等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致力于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构建了一套具有专业特色的培养体系。2015年,刘有耀等研究了高校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系统、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王建明等于2015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新疆南疆高校生物类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另一些文献研究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石火学在2000年首先提出现有的产学研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三明治”模式和“交替型”模式、继续工程教育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模式、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2004年,谢开勇以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为范例,通过分析,大致归纳出这些国家高校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段丽华于2016年以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模型”为框架分析了国外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驱动机制,指出中国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教育驱动机制应该努力的方向。
还有一些研究关注了不同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罗洁以北京市的“翱翔计划”为案例,思考和探索了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1年,任良玉等研究了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培养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如课题的选择、参与学生的选拔和导师引导作用的发挥等。2007年,印桂生和董宇欣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从培养模式、学术环境、导师团队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张秀荣基于博士生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认知,探讨了博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和模式。
如以上所列,大多数学者从高校的角度研究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还有一小部分学者关注了政府和社会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角色和支持作用。例如,2011年,李中斌指出政府应该积极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主导者角色,而企业则应该努力构建学习型企业氛围,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很好的支持者。
在实践上,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不断转变教育发展方向,更加关注大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目标。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改变过去单纯的知识教育,将知识与智慧、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同时,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如南京工业大学等依据个性化教育理论,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原则,启动了以分年级教育引导为途径、促进学生成才的“北斗星计划”,以及以培育创新人才和杰出校友为目的的“启明星计划”等。这些对系统地研究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但有待进一步挖掘。
总体上,国内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现代大学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偏重于基本概念的解释与梳理,体系尚未形成,提出的建议有些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个性化重视程度不够,培养方式过于简单,摆脱不了同质化的限制,培育模式较为僵化。总之,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才强国战略是提升综合国力的根本途径。现有的传统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缺少个性化的理念,严重制约了人的个性化发展和人才潜能发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新的培养模式亟待建立。本书将围绕个性化教育规律,以人才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为根本理念,创新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深入探索、拓展个性化培育理论体系,以提高创新人才培育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1]魏收.魏书:卷六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参见叶忠海.人才学基本理论及应用[J].中国人才,2007(1):52-53.
[4]参见黄津孚.人才是高素质的人——关于人才的概念[J].中国人才,2001(11):31.
[5]参见[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R].2003.
[7]郞加明.创新的奥秘:创造新的世界与金三极思维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61.
[9]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457.
[10]Bruce B. Henderson, Heidi E. Buchanan.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pecial Niche for Faculty at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 48(5): 523-543.
[11]Carolin Krebe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Graduate Education[J].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 Learning, 2001(86): 79-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