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发挥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实际是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基础。如此一来,大学生的行为有了方向和目标,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助力高校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呈现多样化,以往群体性、划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难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的培养,实施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必然的选择。所谓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社会及组织,以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为基础,围绕其职业规划、个人发展需求,引导受教育者认同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而采取的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呼唤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

(一)掌握学生实际

学生实际是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基础。从高校数和在校学生数看,根据《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的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 87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 595所(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 682.3万人。从学科门类来看,《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规定我国高校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学科门类,500余种专业,不同学科门类及专业都有着不同的学科要求和职业去向。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又可以将我国高校笼统地分为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此外,大学生又由于年级的不同而在思想表现方面显得不同。因此,高校在进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之前,应当首先掌握学生的实际,从专业特点和年级特点入手,贯穿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理念,配合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体系,整体规划和系统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

(二)学涯规划导学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影响着大学生求学期间的学习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质量。大学生成才意识普遍强烈,除了接受学校系统的第一课堂学习训练之外,优良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引导大学生整体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全方位、多维度提升成长成才质量。具体来说,高校应在常年、适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上,从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的不同阶段、各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制定各有侧重的三个教育管理模式。一年级学生以“适应性教育”为核心,关注高中到大学之间的过渡衔接,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逐步形成今后的职业发展期望。二三年级以“发展型教育”为重点,考虑专业的特点系统规划学习生涯,理工科学生应当引导其参加各层次的学科竞赛、实验竞赛,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学生应当鼓励其进行社会调查、聆听报告等,结合专业特点有选择地阅读相关书籍。四年级学生以“分类化指导”为原则,注重毕业后选择就业、创业或者深造学生的分类指导,并推出就创业知识讲座、考研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满足其不同需求。总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将大学生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职业要求和行业需求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而进行分类指导,体现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三)完善考核体系

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的考核,除了考试评价体系外,还主要包括学生管理规定和行为准则体系、评优评先体系、奖学金考核评价体系、助学金考核评价体系、贫困生考核资助体系等,奖助学金又涵盖了国家级奖助学金、省级奖助学金以及校级奖助学金。科学完善的各类考核体系,规范了大学生的在校行为,在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方面将起到指挥棒式引导作用。在诸多考核体系中,高校应当贯穿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理念,考虑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的方式和体系,将前文提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要素囊括其中,形成连贯系统、相互衔接的科学考核体系。例如,一年级“适应性教育”阶段中涉及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方面,可以将上课考勤、宿舍卫生等要求作硬性规定;二三年级“发展型教育”阶段,应当将学生参加各层次、各类别的学科竞赛、专业竞赛、实验竞赛,以及参与科研的情况、听取学术报告的场次、参与社会调查的成果等作规定性要求;四年级“分类化指导”阶段,可以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加以涵盖。如此一来,大学生的行为有了方向和目标,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潜移默化之中完成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助力高校进行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

(四)丰富激励手段

根据人力资本相关理论,所谓“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高校构建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除了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外,还应当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一般而言,激励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大学生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应当更注重精神激励。国家层面,教育部和团中央自2006年开始即进行“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至今已经评选了12届。此项活动通过典型宣传教育,旨在发挥典型人物的牵动和示范作用,在全国大学生范围内掀起争优创优的良好氛围,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省级层面,如江苏省也开展了“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表彰并宣传一批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然而,专门针对大学生中创新人才的国家级、省级奖项尚属空白,应当进行填补。此外,高校内部的表彰宣传因为更贴近学生实际而显得效果更好,身边的榜样、朋辈的力量都能给大学生成长成才输送正能量。此时,高校根据办学和学科特点构建富有特色的各类激励体系,如邀请杰出校友、创业成功校友、考研成功学生或者在创新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与在校生进行交流,再如对创新有所成绩的在校生通过报告会、交流会、表彰会等形式进行宣传等,这些都是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五)个别辅导跟进

所谓个别辅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的个别需求,针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具有私密性质的个别谈话。个别辅导是对高校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更能体现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通常,学生在求学阶段会面对各种各类问题,大的方面诸如职业生涯规划、申报创新项目、就创业等,小的方面诸如宿舍同学关系协调、恋爱受挫、权益受损等。不管是哪一方面存在的疑惑,大学生都希望得到辅导员、班主任的帮助,此时,个别辅导就十分必要了。个别辅导应当给学生充分倾诉的自由,注意谈话双方的平等和尊重,肯定学生的成绩和闪光点,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的“说理引导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他们信服的解决方案。对进行个别辅导的辅导员、班主任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通晓宏观政策,还要了解学生实际,更要掌握沟通的艺术。高校应当通过专业的培训使得辅导员、班主任能够从事个别辅导,更应当建立起个别辅导的正常渠道,如引导辅导员、班主任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执业证书,提供个别辅导的场地,计算个别辅导员的工作量等,使得个别辅导这项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发挥更好的效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