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协同提升模块

协同提升模块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似的协同提升模式还能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培养体系中得到反映。通过不断丰富和推进协同提升式培养模式,南京工业大学在提高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上对目前国内外高校采用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四类模块的归纳,是基于公开文献和材料总结而成的。

本模块在于解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打破“校内和校外”的界限、改变“教师和学生”角色,形成“面向学生能力提升、适应市场人才需求、突出产业科技前沿、整合参与主体资源”的协同运行体系(如图6-6所示)。传统模块中,第二课堂承担较多的创新培养任务,如相关课程、素质教育、暑期实践、社团活动,以及各种各类的实训竞赛等,常常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兼容性较弱,项目主题常常是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兴趣,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产业科研的关联度不大,教师的角色一般是辅助性的、间接性的。而在协同推进模块中,上述活动直接被纳入第一课堂体制当中,课程可以直接获得专业主修课程学分,社团活动、暑期实践、实训竞赛围绕科研项目和企业实际问题而设置,或面向前沿或来自应用。教师不仅是辅助者,而且是引领者或团队伙伴。传统模块中,高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育以自我为主,校外合作方(如企业、园区)介入的程度有限,更多地表现为实习场所、实践基地作用。即使该企业与学校有所合作,参与更多的是教师而非学生群体。而在协同推进模块中,企业、园区将被深度纳入个性化创新人才培育过程中来,各类校企合作平台、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产品试验等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

图6-6 基于协同提升的高校个性化人才培育模块示意图

以南京大学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该校探索实施“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调课程、讲授、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五位一体”教学体系,创新、创意、创造和创业“四创融合”的成果转化平台,以及校校协同、校地协同和校企协同的“三个协同”体制机制。将原有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研究生工作站、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纳入政产学研总体框架,整合了校内外人才、智力、科研、平台、服务、资金等资源,从而实现既可以对全体学生展开创新创业意识的引领、素养的提升,也可以为不同类群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创业培养提供课程、实训、比赛、科研项目,以及成果转化孵化、创业发展的帮助和扶持。同时,还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和市场的融合互动与合作协同,形成了高效益双创成果,提升区域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类似的协同提升模式还能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培养体系中得到反映。在专业课程设置环节上推进教育教学总体改革,对所有专业建立大类培养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自主项目”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三位一体”模式,四类课程项目都含有创新类课程;着力推进经典名著研读、学业成果作品化、企业家精神培育、海外高校游学等四个计划;围绕“有效表达与公众演讲能力”等五项能力,实施优秀本科生能力提升工程。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处理上实现高效融通。通过建立基于“成果导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着重推进大学生政治素质与思想修养、团队意识与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创业能力、人文艺术修养与国际视野的全面发展;每年招收管理创业和学术创新两类菁英学员,挖掘人才培育火种;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各类学生群体兴趣,并作为学生课堂学业成果作品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跟踪组织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竞赛,“推优倡优”引导学校整体创新氛围提升。在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环节上,学校实施创新实践百千万计划、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建设大学生创客梦工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训综合基地和唯一设立在高校的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依托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成立全国首个“2011学院”,采用“全员书院制、全程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全球化”的培养模式,借鉴世界一流高校经验,开展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试点。通过不断丰富和推进协同提升式培养模式,南京工业大学在提高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以上对目前国内外高校采用的个性化创新人才四类模块的归纳,是基于公开文献和材料总结而成的。尽管划分为四种类型,主要考察的是各类模块的组织形式、参与群体、运行特征等因素,但绝不是单指某类模块是优秀的而另外模块就是落伍的。率先或尝试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或学院,从自身可操作性或投入人力物力的角度,往往都选择课程优化模块,结合长期积累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学生补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不仅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提供拓宽视野的帮助,也能够推进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交流碰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长期有着创新传统、科研面向实践应用优势的学校或学院而言,利用已然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卷入其中,通过来源于企业实际需求的项目引领科研课题的设置,借助引入课堂的理论教学、课外的实践训练,并延伸至创新活动,从而使得分级定向培养模块、平台搭建模块更加便于实现;对于着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学校和学院来说,则试图通过学校培养理念、专业培养方式的重新定位和设计,以面向社会需求为引导,将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拓展相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理论传递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企业应用相结合、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从而形成协同提升的培养模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