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对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效用的转变,将共同推动高校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进行变革。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和满足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是培养模式拓展的着力关键,为此相对于课程优化、分级定向、平台搭建和协同提升等四类模块,可以将新模块定义为需求融合模块(如图6-7所示)。
图6-7 基于需求融合的高校个性化人才培育模块示意图
所谓需求融合模块,强调的是按照企业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的素质和按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需要设计培养体系,以企业和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企业所需人才素质、学生个性差异特征与高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手段的对接。一方面,拥有自身的培训体系(甚至自建企业大学),不仅对各级各类员工展开围绕战略推进和绩效执行的培训,同时,对新加盟的员工进行岗前教育。如果高校能够将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与企业培训体系进行衔接,对企业吸纳新员工将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学生并非每一个人都具备探索式创新的潜质,也并非绝大多数学生都怀有强烈的创新冲动。正如课题组调查显示,64%的被调查在校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一般,15%的同学则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较差,只有21%的同学认可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图6-8)。因此,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针对“I型”人才或“T型”人才的特征开展针对性活动。
图6-8 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评价统计
(一)高校“I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I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还应强化跨学科交流与合作。随着软件和网络领域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在这些领域明显缺乏优秀的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师。“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处理多学科合作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为智能制造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强化交叉合作,这就导致与各环节相关的不同学科之间应当理解对方的立场思考角度和技术方法,在战略、业务流程和系统上采用整体协同的视野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根据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对学科交叉的现状并不非常乐观。58%的受访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或所在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一般(如图6-9)。
图6-9 在校大学生对所在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程度的认知统计
高校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实现真正的交叉融合并非一蹴而就,存在的困难在于长期形成的以特定学科为基准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以及以高校传统学术带头人为引擎的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惯例造成。但是,面临“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单一学科显然无法应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需要多学科系统的交叉合作。正如日本花王株式会社前社长常磐文克先生所说,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创造的世纪,企业经营应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因此,企业所需要的是那些能够了解基础科学、技术研发、产品、市场各个要素,并进行整体思考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必然需要多科学的交叉才能培养实现。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就是实施学科交叉培养人才的很好的尝试。该项目是南京大学开展“本科生学科交叉研究计划”中的首个项目。项目实施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体验,推行“导师+小组”的模式。每名导师指导不超过5名学生的学习小组,学生以“青年研修者”的角色,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感兴趣的学术领域进行自由探究。研修项目在招生阶段便体现出跨学科的特色,驻院学生必须由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专任导师进行指导。学习小组成员也是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同学,甚至是不同国度的国际伙伴。学校还将向驻院本科生优先开放各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本科生与境内外高端学者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并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资助驻院优秀本科生赴海外交流。
(二)高校“T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校“T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原则。引入用人单位的全面参与,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培训伙伴关系。未来,市场和企业对识别机会、链接顾客,并且快速开发满足需求产品的人才可能比纯粹的技术专长更为热衷。即便自身没有,也可以从世界各地招募到原创性的开发伙伴。因此,通过标准化的培训方案所培养的人才,将无法满足极其广泛的市场巨大需求。于是,企业与大学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培训伙伴关系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顺应市场变革和技术变革的方式,开展诸如由工作实习和进修课程组成的短期基础培训项目,强调可转化技能的理工科学习等。校企之间培训伙伴关系的建立,尤其是在一些极富创造性的商业领域将更容易成为现实。通过促进学习和实施适当培训的方式组织工作,可以旨在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企业认真思考员工在教育、经验和技能集合上的差异,从而增强个人和企业双方的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创新类课程通常设置在通识教育或专业任选课程系列中,由学校老师完成。这样的设置对普及创新理念、补充创新知识、引导创新发端具有很强的作用,但是,学生转换到社会实际问题、企业实践应用仍然存在一段距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普遍缺乏大量具备一定教育水平和技术基础的员工,企业纷纷采用自建夜校、技校的方式,延请教师、工程师走上讲台,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当下,考虑到高校课程设置的历史性和统一性,的确存在与实际企业应用相“脱节”的情况,但是,这种脱节并非理论上的脱节,不过是应用上的不足。为此,高校可以利用慕课、公开课等现代手段,与知名企业、企业大学展开合作,由企业方、专业人士制作课程,纳入学生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直接与企业大学课程、企业新员工培训课程、储备人才培训项目等衔接,在第二课堂、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习环节等方面传递企业信息、技术信息和岗位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使准毕业生或致力于希望去该企业工作的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尽快了解相关领域的市场发展状况,该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与实践类课程、第二课堂、创新竞赛项目设计进行衔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类课程中来,培养出更多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市场状况的“T型”创新人才。例如,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与世界上很多大公司,如英特尔、谷歌、宝洁、斯伦贝谢、LG、三星、Elsevier等联合创办实验室,请企业开展专门竞赛和开发教学大纲,直接参与到本校师生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
总而言之,高校应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通过各种途径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人才个性化培育模式及相应的集成模块,这是应对高等教育发展完善、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必由之路。
[1]李木洲.大学是时候研制个性化招生方案了[EB/OL].[2016-04-21].www.chsi.com.cn/jyzx/jysp/201604/20160421/1529878745.html.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