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欲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这种欲望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解决问题。竖笛社的孩子们就常常做这样的尝试。
银都小学音乐教师李寅于2005年9月着手学校竖笛特长队的组建。首先在四、五、六年级全面铺开竖笛教学。教学中学生系统地学习了竖笛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很快被这小小的乐器迷住,楼道中、教室里天天响起令人愉快的竖笛声,单音、旋律直至乐曲,学生的进步非常明显。尤其是银都小学的小班化教学有很大优势,使教师能够对个体高度关注。但是在教学进行中,老师也发现有极个别的孩子不能接受这种乐器,在深究原因后发现是选取的乐曲趣味性少了,难度偏大。于是李寅老师通过上网、看书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自己编写了一些简易的竖笛乐曲,并进行了竖笛分类课堂教学,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竖笛分声部教学法,学生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第二学期,李老师开始着手组建学校竖笛社。竖笛社招收50人,学生报名非常踊跃。在每天的训练当中,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竖笛演奏的方法和技巧。随着音乐知识的增加、技巧的娴熟,很多学生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只练习一些老师教授的乐曲,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
六年级二班的钰培同学非常喜欢《森林的歌声》这首名曲,可是在竖笛社训练时老师却没有教过这首曲子。凭着自己对竖笛的热爱,他决定自己在家里学习,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这首名曲的谱子。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经过自己的一番思索,他决定尝试用乐曲来帮助自己听谱、记谱。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反复地练习,他终于把这首曲子的乐谱记下来了。
六年级四班的美琪等几个同学也有这样的探索意识。在平时的音乐课上,李老师教过孩子们一些谱曲的基本方法,于是这几个孩子在掌握了竖笛合奏的技巧后,就准备自己谱曲了。毕竟还是孩子,不可能谱出完整的曲子,他们对这一点也认识得非常清楚,就选了一首大家都非常喜欢的曲子《洛列莱》,根据乐曲的主旋律编配第二声部。一到下课休息时间,这几个孩子就会凑到一起,不断地练习、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由于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竖笛,因此竖笛社训练效果明显,一学期下来完成独奏乐曲十余首,四部合奏乐曲八首。竖笛社代表学校特长队在接待美国、俄罗斯、挪威、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教育考察团的访问时进行了演出,并在成都市“器乐教学研讨会”上公开展示,在学校举行了“春之声”专场演出等,得到一致好评。看着孩子们的进步,家长也支持有加。在家长开放日后,六年级的家长说:“我们从来没有听到孩子们这么美妙的音乐。”并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认真学习竖笛。韵韵的家长在给学校的来信中提到:“感谢学校让孩子们学习竖笛,让他们体会到了音乐之美。”许多家长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竖笛社。孩子们在写给老师的新年贺卡中也多次提到竖笛,美琪同学甚至将所学过的乐曲名称连成一段美丽的祝福送给老师。
在竖笛社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探索新事物的需求得到了实现,个性得到了彰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