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辛勤笔耕作园丁

辛勤笔耕作园丁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最后说,对学生作文作如此认真细致的批改,在如今的大学里似乎已少见了。在批改作文中,最费心思的是如何写篇末总评。例如1989级校友周尚华的一篇题为《小蔷薇》的作文,写法颇新潮,采用意识流,跳跃性、闪回式地记写了一个叫韦云的19岁男生连日来的心路历程。我估计这个学生在中学作文时养成了卖弄辞藻的习惯。批改作文,无非是在改、删、添、评四方面用心思。

江源

2012年,《文摘周报》刊载了一篇题为《三十年前的一篇作文批改》的文章。内容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一位姓王的教授,将自己珍藏的三十年前在川大读大一时,经写作老师批改的一篇作文原件捐给学校档案馆。文章说,这篇作文的批改非常细致,不仅有文字上的修改,连标点也有校正,将三千字的作文删节到两千字,从配发的一页影印图片上可以看到修改之处和删掉的文字。文章最后说,对学生作文作如此认真细致的批改,在如今的大学里似乎已少见了。

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共鸣,也唤起了我许多回忆。20世纪50年代初,我读中学时,我的语文老师对学生们的作文的批改,也是如此认真。我在《亦庄亦谐的授业者》那篇纪实散文中,就介绍了郭宗瑨老师(郭沫若的堂侄)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情况。1979年我到高校任教写作课后,受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启发和影响,效法前贤,对我所教班级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逐字逐句精批细改,时有旁批,篇末均有总评,可以说是页页见红(每页可见红笔修改标记)。在批改作文中,最费心思的是如何写篇末总评。我尽量不用“观点正确”“文笔流畅”“结构完整”这类概念性措词,力求根据各篇作文的具体实际,作有针对性、个性化的评说。例如1989级校友周尚华的一篇题为《小蔷薇》的作文,写法颇新潮,采用意识流,跳跃性、闪回式地记写了一个叫韦云的19岁男生连日来的心路历程。故事说来很简单,韦云因患感冒上街散步,突降大雨,在一家商店门口避雨,正焦急时,一个姑娘从那边走来,撑着一把伞,手里还拿着一把伞。姑娘来到韦云跟前,主动问:“你没伞吧?”这姑娘是谁?是不是同校的女生?她多带的这把伞原本是准备给谁的?韦云是不是借用了这把伞才返回学校的?这些文中都不交代,留下空白让读者去猜想补充,只是说,“这个故事很短,在韦云和她分别时就结束了,只有十几分钟”。可接连几天却逗得韦云心绪不宁,胡思乱想。而在又一天,当韦云真切地看到那个给他伞的姑娘正与一个男青年并肩走着时,感到“他们是那样的相爱”,韦云的爱的憧憬破灭了,却引发了他对爱情、友谊的感悟与升华。这篇作文不以故事情节取胜,而以情绪的细腻真切和文笔的委婉缠绵动人。我在篇末写了约300字的总评,并将此文推荐给校报发表。现将校报刊发时连同刊出的我写的评语抄录如下:

《小蔷薇》写的是主人公韦云一股汩汩流动的情绪和意识,写得清新,写得纯真,写得坦率。作者无意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我认为文中女孩的出现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或者说,是存在作者想象之中,能够借以抒情的意象。初读《小蔷薇》,会以为这是一篇爱情小说,其实不然,主人公对爱的渴望、期待破灭之后,终于悟出了:青年男女之间除了爱,还有友谊!友谊不等于爱,而友谊在今天不是更值得呼唤吗?

对写得不好、毛病明显的作文,我的批语也不护短,有的委婉相告,有的一针见血地指出,甚至有时用词严厉。有位校友进校后的第一篇作文,内容平淡,通篇辞藻貌似华丽,实则不少是生造的词头,用词不当或文理不通的文句比比皆是。开初我还逐句校改,后来觉得改不胜改,便在这些病句下画出红杠,红杠画得太多了,让我边画边摇头。我估计这个学生在中学作文时养成了卖弄辞藻的习惯。我在篇末写的评语大意是:苏轼说,“少小时作文,须令气象峥嵘,色彩绚丽。文章渐老渐熟,乃趋平淡;其实非平淡,乃绚丽之极致也”。华美与简朴,是为文的两种风格,只要用得准确、精当,便都堪称有文采。这篇文章貌似华丽,但文理不通或以词害义之处甚多,这是让人看起来不顺眼的硬伤,给人的感觉是文字上还没有过关。望你今后还是先老老实实把基本功练好。切记:华而不实、花里胡哨是写作的大忌。为了让这位学生有所震动,我给的分数是59分——不及格。下一次作文,这位学生交上来的文章令我惊讶,从内容到表达都相当出色,文风更大变了,可说是判若两人。我给了90分,并在作文评讲课上宣读了该文的出彩段落。这位学生毕业后分到了川东一个大型工厂工作。二十年后,该班同学返校举行同学聚会,他没来,与他同时分到该厂的另一位校友来了。在我与这另一位校友交谈时,此校友特意转致了该校友对我的问候。问及其现在的情况和此次未能参会的原因,答曰,该校友先是在厂子弟校当教师,在报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后来调厂宣传部工作,现在是厂宣传部部长了。因为厂里工作忙,实在抽不开身才未能参会。此校友还告诉我一个“秘密”:当年我给该校友的作文打了不及格分数后,他回到寝室,便将那篇作文用大头针别在蚊帐上“示众”,面上另用一张白纸写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行字。这“示众”材料挂了近一个月,在他下一次作文受到肯定后,回到寝室便将那一叠纸自行取下了。

批改作文,无非是在改、删、添、评四方面用心思。下面说说添的事儿。我在阅批过程中,时不时会即兴发挥,顺其文势添上几笔。这或是为使文章增色,或是为给文章结穴点睛。例如1985级校友,我校“立人奖学金”的捐资者谢立新女士当年的一篇题为《心》的作文,记写“我”上大学登上列车与父亲挥手告别的瞬间,“我”心中翻腾着的酸楚感情和万千思绪。文章起句是“你老了,爸爸”。第三段中写道:“此时我有多少话想对你说呀!以前我从不跟你说话,什么事也不说。常常,我躲在被窝里悄悄地哭泣,有时候你见了也只是默默地走开。十年来,你一直是在补偿着什么,奉献着什么……我却一度认为这是收买,是交易。”文中在概述了父亲对“我”的种种悉心关爱后写道:“我不能不说:谢谢你了。但表面上,我还是没喊过你一声‘爸爸’。”父女之间的关系何以如此别扭呢?原来,“十年前,当我失去亲生父亲,家庭生活窘迫时,你毅然来到了妈妈的身边,来到了我和哥哥的身边。十年来,你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来修补这个家庭啊!”整篇文章情感真切动人,不少文句质朴凝炼。如“当我面对你的饶舌反唇相讥时,你沉默了,饱经风霜的脸上一对凹陷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从你那对瞳仁的光影中看到了大山的坚定和海潮的汹涌”。“此刻,你送我,用双手、用目光送我走向人生的码头,可是,爸爸,我的翅膀还是多么稚嫩啊”!文章结尾是列车启动时,“我”眼泪模糊地把头伸出窗外,向着“我”最亲爱的爸爸,第一次喊道:“爸爸,爸——爸!”批阅至此,我的眼睛也潮润了,觉得就这样平实结尾也未尝不可,可又觉得如果结尾之前添上一笔更有感情冲击力的文学语句,会使文章的分量和境界进一步提升,于是在尾二段“一颗爱心,我将携它远行”后添了“不是雨霁的日子也有彩虹,不是月圆的日子也有潮汐。草木也知春晖,更何况,你和我已有了父女情分”。

这篇作文,我先是推荐给校报刊登了,继后又寄给四川省写作学会,作为正在举办的四川省大学生作文竞赛参赛作品,结果评上了二等奖。谢立新到成都领奖返校后,送给我一个精致的小盆景。她说,送这个礼物是她和她父亲商量后共同决定的。我想,这赠物的寄意是感谢“园丁”的栽培呵护吧。

高校的写作课是在大一时开设的。刚从中学来到大学学中文专业的大一学生,不少人怀着作家梦,写作课是他们第一学年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对自己作文的得分相当看重,这情况尤以1978级、1979级、1980级这“新三届”学生突出。每次作文,我都是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构思动笔。每次作文收上来后,我都是次周即评讲并发还作文。为了在一周内把几十篇作文批改完,加班熬夜是免不了的。这期间,有一些学生会来我住处探问他(她)的作文批改了没有。如没有,对这些上门讨教的学生我便会当面批改,当面指出其得失。对每次作文批改中发现的上佳作文,欣喜之后,我会让学生带话给作者,请其上门来晤谈,交流切磋。批改作文对教师自己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机会,从中我受到的启发也不少。与学生作纸上笔下的思想交流,我常常感受良多。为此,我曾写过三篇《教耕随笔》,先后发表在校报和《杂文报》上。其中第一篇,作为附录,附在本文后。

学生普遍认为,写作课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最有帮助,最富于启发性的是看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听老师在作文评讲课上对同学们习作得失的点评。因此我在这两方面都分外用心,花了大力气。我还作过这样的尝试:选择某篇中上水平、有一定代表性的作文,精心批改之后复印出来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让他们从中领会如何改文章,为什么要这样改的道理。

我教过的学生毕业离校后,相当多的人会由于各种原因返校探访。其中不少人见到我会说,我给他们批改过的作文他们至今仍保存着,有的还会当场向我背诵我在上面写下的批语。

我任写作课教学的20年中,由我经手向校报、《乐山报》(《乐山日报》前身)、《杂文报》推荐发表的学生作品,先后有20多篇。

作为写作课教师,据我的体验,花费精力最大、耗费时间最多的倒不是备课,而是批改作文。昔年我能那样进行作文批改,是客观条件许可。那时中文专业一个标准班级的学生人数是45人,教学工作量定得也不算高,我上一个班的写作课(每周四学时),另上一门选修课(每周二学时)就能达到基本工作量定额。我退休后没几年高校扩招,如今的中文专业,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有五六十人,教师的薪酬与课时量挂钩,受经济利益驱动,教师不得不多上课。据说中文专业的教师,普遍的工作量是每周10多学时,外专业还有每周20学时以上的。如此“规模化”的高教办学,教学质量如何能保证?其逻辑结果必然是广种薄收,全国高教教育质量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我想,如果我还没有退休,面对一个班级五六十名学生的状况,面临高工作量定额的压力,我若仍从事写作教学,还能那样精批细改学生作文吗?肯定不能。非不愿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矣!高校教育是回归“精英”教育,还是继续实行“大众”教育?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有成熟的经验,我国过去的教育历史也有传统。何去何从,这本该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人考虑的问题,毋庸我等已退休自应清闲安度晚年的老朽杞忧。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根本。教育质量上不去,一切都谈不上。振兴教育人人有责,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尚有余热可发挥的老人们亦义不容辞,故而本文最后才多饶舌了几句题外之话。

附录

教耕随笔(之一)

小序:余执笔教坛,主授写作。唇焦舌燥之外,长年在一摞摞的学生习作堆中伏案耕耘,尽浇花剪草、披沙拣金之任。对学子呈上的每篇习作,每有所识、所感、所诲,或褒或贬,或详或略,即以朱笔批于文旁篇末。流光荏苒,授业学子一茬换一茬,作文训练周而复始,批阅过的习作已难计数,一切批文俱成旧案,大多不复能记。然亦有某些印象特深者,至今犹谙熟能诵,今择辑其中若干编次于后,以待方家雅正。

(1)一学生以《大材与小材》为题作文。文中云:“大材者,栋梁之木也;小材者,庭园之木也。栋梁之木直挺伟岸,庭园之木虬曲婀娜,二者皆于人有益。吾不能做一柱栋梁之材,就权做一株庭园之木吧。它们都是园丁辛勤培育的成果。”

余批之:“栋梁之木以直挺为贵,庭园之木以虬曲为美。所贵者乃取其实用价值,所美者乃取其观赏价值。为人者直,直挺利世;为人者曲,虬曲媚人。作为社会园丁,所育之材若贵而美不可兼得,宁取贵而不取美。盖利世与媚人,非可等量齐观也。”

(2)有学生对评论界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感到困惑,作文中表露了如下意思:“诗无达诂,人无定评。同一个人,昨天可以把他说得完美无瑕,堪称楷模,今天又可以把他说得劣行昭著,令人冷齿;现在可以在他身上贴金,使之光芒四射,说不定将来也可往他脸上抹黑,使之形象猥琐。评论家们的如簧之舌、生花之笔,大抵皆以时代、政治的需要而转变,我们到底该相信谁家之言呢?”

余批之:“一个侏儒,在晨晖或夕照下也会投射出颀长的剪影。一个巨人,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也会浓缩成小不点儿的影像。但虚幻出的毕竟是假象,唯实体才最真实。”

(3)某学生在作文中记了毕业班分配时的一件事:该毕业班有两个成都籍学生,自填的分配意向都是成都,但分配成都的指标只有一个,于是系支部书记找其中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谈话,说她是强者,分到什么地方都能冒尖,将来另攀高枝的机会有的是。而她的那个成都同乡是弱者,此次若不能分回原籍,以后恐难凭自身实力挤回成都了。支书意在动员这个优等生作点自我牺牲,把机会让给别人。记此事的学生认为这没有体现“优生优分”的原则,进而置评道:“支书之言,妇人之见。”

余批之:“支书之言,慈母之心。两个学生,手背手心都是肉。可见我们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老师并非‘只讲原则,不近人情’。”

(4)某次以《我的职业理想》为题让学生作文,言明要讲真话。作文中,学生的职业理想纷然杂陈,从政治家到科学家,从巨擘作家到影视明星,从百万富翁到武林高手,林林总总,皆社会上吃香走俏的那些职业,却不见有愿当工人、农民、大兵的,亦鲜见有愿当教师的。唯余平日最器重的一个“文学尖子”言他敬重钦佩的职业是老师。文采斑斓一派礼赞之后,文末忽留一行附注:老师,我怕你寒心,才违心写了这个职业理想。

余批之:“如果你真的永远当老师,我才寒心!”

1994年7月19日《杂文报》

作者简介

江源 副教授,1939年1月出生,四川乐山人,2000年2月退休。

前半生坎坷艰辛,做过小学代课教师、民办中学教师,打过临工,当过16年饮食店工人。

1979—2000年,在乐山师专中文系任教,担任写作课和新闻学课教学。

曾任四川省师范专科学校写作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杂文学会理事,曾受聘为杂文报杂文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江源近照

先后发表过诗歌、小说、杂文、随笔、散文、学术论文近300篇。曾获乐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参与主编过三部高校写作教材,其中一部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出版个人著作有杂文学术专著《杂文面面观》、长篇纪实文学《万山不许一溪奔》、杂文随笔集《人与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