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跃林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民族高校除具有一般高校的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文化更具有多元性。西南民族大学现有56个民族的师生近3万名,其中在职教职工分属28个民族,少数民族教职工占32%;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的60%以上;有30个国家的留学生350余人,存在着校区多、民族成分多、留学生多,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多元文化在这里激荡碰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内核,构成文化的生命力和张力。因此,每种文化都有不可剥夺的存在理由和独特价值,都应受到尊重和宽容。也就是说,在大学校园里,无论地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无论是学科文化还是非主流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不能用主流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去替代它、挤占它”[2]。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发扬优良传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倡导社会核心价值,坚持校园主流文化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呈现其主流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往往成为指导人们共同生活的核心价值。校园文化也不例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等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3]校园文化的根基在于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西南民族大学从民族自豪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入手,引导、坚持和倡导校园主流文化,让各民族大学生看到中华民族的根基之所在,对自己的民族产生热爱之情、自豪之感、钦佩之心。
二、弘扬优良传统,实践“和合偕习”精神
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建校之初党和国家就对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的前身)寄予了厚望,第一任院长、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的王维舟说:“要使我们学校成为平等、团结、友爱、和睦的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4]60年后,西南民族大学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多民族文化融汇的大家庭。西南民族大学建校60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总结提炼出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合偕习”。“和合偕习”源自《管子》:“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5]意思是“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奋斗,这样的国家、民族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是任何力量也无法撼动的”[6]。民大人将“和合偕习”的学校精神作为立校兴校之魂,深深根植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的改革和发展中,为国家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边疆巩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与时俱进,树立“五讲五做五风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主题
在坚持“二为”办学宗旨的基础上,西南民族大学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特别是针对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藏独”“疆独”“台独”“法轮功”等加紧对我国进行分化渗透,对学校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较大冲击的现实,提出了“五讲五做五风尚”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主题,以“五讲”[7]为主线,突出宣传教育重点,增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五做”[8]为导向,开展系列活动;从五个层面着力,推动校园形成“五种良好风尚”[9],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和合偕习”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实践。对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使师生形成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各民族师生关系,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保证了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以民族团结为基础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师生的高校,不同文化、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心理素质、不同宗教风俗在一起交流碰撞,如何达到和谐?费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将自己的美与别人的美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实现理想中的大同之美。我们在实践中,就是要让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通过抓好“一条主渠道”,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抓好“两校培训”,即党校培训、团校培训;抓好“三类宣讲”,即领导干部宣讲,专家学者宣讲,学生骨干宣讲;抓好“四项教育”,即校党委中心组(含二级中心组)学习教育、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新生学前教育、新进教师岗前教育;抓好“五大阵地”,即宣传舆论阵地、团学教育阵地、社团文化阵地、宿舍生活阵地、后勤服务阵地等五大阵地,引导各族师生树立“三个离不开”意识。
五、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发展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一项主要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的民族高校更是责无旁贷。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明确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凸显办学特色。旨在通过“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和“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和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展示西部民族地区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可以说,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秉承“二为”办学宗旨,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有力地推进了校园文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六、以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藏族、彝族和维吾尔族等民族周末歌舞晚会,藏历年、彝历年、“三月三”、古尔邦节等各民族重大节日庆典等已成为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亮点,深受师生欢迎和好评,甚至在各在蓉高校中也享有美誉。尤其是2005年西南民族大学实现56个民族学子大团圆后,各种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相互了解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56个民族师生贺中秋、庆国庆”活动、“56个民族是一家”摄影展、“56个民族服饰”丝绸立体工艺画展览、民族知识竞赛,等等,在构建和谐校园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以特色社团建设为重点,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学校近年来支持和帮助成立了如“大学生民族交流协会”“民间艺术发展协会”“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大学生联谊会”等富有特色的学生社团,开展融思想性、娱乐性于一体,参与面广、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构建和谐向上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做出了贡献。
学校的很多学生来自民族地区,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学校开展了“阳光助学”活动、设立“爱心援助基金”,以“送温暖、助成长、树栋梁”为指导思想,先后开展了“爱心勤工助学”“贫困学生免费就餐”等多项活动,为品学兼优的民大学子送去了一份份温暖的关怀。此外,还为因疾病、遭遇意外、解决生活需要、参加校外活动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资助的同学提供了爱心援助。“阳光助学”活动实施几年来,已资助贫困学生2000多名,受到了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校领导、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不断充实和壮大爱心援助基金,使受助范围不断扩大,让更多优秀贫困学子得到帮助,让每个人的爱传播四方,惠及他人。
七、开展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
学校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办学宗旨,将传播爱心与民族地区教育、学生成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世情,在社会实践(调查)中“学知识、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强责任”。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扶贫,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大力服务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开展地震灾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科研实践基地,助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开展旅游人才专题培训,增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为成都军区培训“藏汉双语”人才,巩固国防建设;服务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和帐篷新生活,切实帮助藏区广大牧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空间,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加强校园环境美化,努力构建高雅、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硬件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是校园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引导师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西南民族大学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工作,结合民族高校的特色,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建筑、景观的设计中,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风景如画,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中体会民族传统文化。近年来,学校新、老校区因和谐优美的环境而多次荣获四川省、成都市“园林式单位”“示范性园林式校园”等称号。新校区更是以“特色化、数字化、园林化、生态化”享誉省内外高校,2004年获得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通过精心组织富有民族高校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各族师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对和谐之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了和谐稳定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从这里走出的各民族学子,又将和谐包容的种子,传播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注释】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姜美珍、王敏詹、文理:《从文化多元看构建和谐校园》,载《中国教育报》2005-09-26第2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4]《西南民族学院校史(1951—2001)》。
[5]《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6]李健:《和合偕习自信自强——西南民族大学育人模式初探》,载《中国教育》2005年第1期。
[7]“五讲”的主要内涵包括:讲“一个硬道理”,即“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讲“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讲“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讲“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讲“五观”,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8]“五做”内容包括阅读一本有关民族团结的好书,办一件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举办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开展一次专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建设一个基地,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争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实践者、先行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9]“五风尚”即“五种良好的风尚”,是指从维护祖国统一的层面,形成“珍视祖国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发展繁荣大好局面”的良好风尚;从维护民族团结的层面,形成“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坏民族团结为耻”的良好风尚;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层面,形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良好风尚;从遵纪守法的层面,形成“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良好风尚;从弘扬学校精神的层面,形成“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良好风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