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紫华 粟 莉
美国没有明确采用“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概念,但非常重视公民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等,方法多样,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有着本质区别,但仍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之处。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考察和研究,以推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一、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
美国的思想道德教育表现出理念的人本主义、方法的融合性、载体的多样性、教育系统的协调性和研究的学科化等特点。
(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美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推崇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关注个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主体性,并不断走向人性化和人道主义。
首先,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来看,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与个体的道德品质、社会信仰结合起来,关注个人本身的发展。政治教育是处在第一位的,为增强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美国政府和高校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大力宣扬现行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开设专门课程,系统地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宪法和公民权利等内容。第二是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美国善于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强烈的“美利坚民族意识”。第三是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学校设有相关的道德伦理、公民课等,目标是教育学生按照美国的模式和道德规范做人,成为合格的美国公民。
其次,从思想道德教育在学校实施的进程来看,是以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为本位。美国在制定德育计划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水平和可接受程度。教育内容以学生不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小学主要教授学生认识代表美国的标志,学习美国历史基本知识;中学生要完成指定的公民教育课程,学习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等;大学阶段教育主要有法制教育、纪律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和专业教育等。
再次,从思想道德教育实施方法来看,主张人本主义的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反对统一的、硬性的灌输,强调学生参与德育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自身的内部力量来体验社会对人的要求,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人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将思想道德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融合和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是美国德育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大原因。
1.学校教育环境
(1)课堂教学。美国各级各类学校除了有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相关的道德教育课外,专业课中注重融合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了解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这门学科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1]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与专业有关的社会伦理问题。教育的融合性还表现在以启发为主的教学方法上。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价值标准或道德模式,而是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从而提高学生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如笔者在美国高校进修“企业、政府与社会”这门课程期间感受到,教师不仅传授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更有特色的是紧密结合企业和经营者如何处理企业利益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
(2)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潜在性教育功能受到美国高校的高度重视。美国的大学校园比较整洁,各有特色,重视在校风、学风、学校历史、校园建筑、校园活动等方面体现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教育理念,渗透美国所提倡的价值观念,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熏陶。高校还非常支持学生在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如校庆、国庆、入学毕业仪式、文艺演出、体育比赛、集会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国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教师示范。美国高校认为,教职工的思想品行是重要的德育资源。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对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强调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应通过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对学生实施影响。注重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不少高校把教师参加社会学术公益活动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4)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服务结合。美国注重在管理、服务中融合思想道德教育。[2]这使得学生在自觉接受管理、服务的同时,不自觉地认同了其中的道德观。大多数高校允许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性工作,学生代表可参加学生会以及学校管理机构工作,更多学生以勤工助学方式参与管理和服务。
2.社会教育环境
在美国,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大到政府大厦、大型广场,小至各种产品包装,随处可见美国国旗。各级政府建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和公园等,这些场馆是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场所。利用各种节日庆典也是美国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贯做法。[3]
3.宗教
宗教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美国有90%的人信奉宗教。宗教可以约束美国人的行为举止,规范其道德操守。在美国的很多旅游点、街道,经常可见各种语言译本、各种版本的圣经和宗教书籍免费派送。很多教徒经常义务传授教义,免费接送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4.立法和政策
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基本上都有法律法规作保障。如大量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涉及方面非常广泛,包括学生的权利、义务等。教育立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形式各样的教育载体
美国将德育作为一种不懈地长期追求,视为培养完美人格和思想品质的过程,也非常重视,并充分运用和拓展各种资源的德育功能,对国民进行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教育。
1.课程。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还包括公民课、道德哲学课、职业道德课、品德课等,还开设文学、历史、美术、音乐、宗教和伦理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同时,把所有课程都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将德育融合于各种专业课中,把学术伦理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2.各类指导咨询机构。美国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学生咨询辅导中心,其工作人员分别对学生给予学习、职业选择、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等咨询辅导,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中推行和灌输国家所需要的道德观念。
3.丰富多彩的活动。美国大学的学生活动中心经常举行各种报告会、电影电视演播、工艺美术展览、体育和文娱活动。学生也组织各式各样的社团,有政治性的、宗教性的、学术性的、文化艺术性的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美国大学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形式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勤工助学、义工、实习等。高中和大学阶段,要求学生每年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并建立学生实践档案,作为升大学和大学毕业的必修项目之一。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生,体验生活艰辛,培养社会责任感。
4.传媒手段。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出版、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昼夜不停地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文化观、美国是世界领导者的观念等。高校里不断扩大《校刊》对学生的教化作用,建立相应的教育中心为学生专门办报纸。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高校更是瞄准其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关道德品质教育的咨询、评估和讨论,设有论坛供学生与专家进行交流,展开辩论。有些电视台设专门的宗教节目,昼夜不停地播放。[4]
(四)教育系统的协调性
在美国,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学生的情况和教育计划。美国的政府、学校、家庭和各种社会机构已日益结成了一个互相协调、自觉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形成了对广大的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体现了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
在美国思想道德教育中还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务求课堂学习与环境教育的目标一致,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一致,校内的价值观念、伦理准则与社会上要求的道德标准一致,如此一以贯之,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经验才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五)德育研究的学科化
美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很好效果,也与他们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科化研究密切相关。美国学术界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对象,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法学、行为科学等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对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手段、效果等进行或分科或综合的研究,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和各种理论流派。[5]学科化研究的成果已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采纳,给予了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以有力指导,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丰富成效。
二、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没有很好体现“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内容上,忽视个体价值;在教育进程上,缺乏层次性和连贯性;在教学方法上,多运用直接灌输和讲授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缺乏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要借鉴美国德育的人本主义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强调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发展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上不应是一元的、封闭的、空洞的和强制性的,要坚持思想道德素质内在构成的多样性、层次性与整体性。在强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注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应是全面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并存,不能只关注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等高层次内容,还要趋向生活化,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要加强学生的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面向生活、面对科技时代,培养道德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需要性。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内容,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二)扩展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
美国思想道德教育注重隐形与显形教育的结合,挖掘一切可能资源成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我国应积极拓展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強化融合渗透、丰富载体、营造环境、改革方法。在高校,一方面,要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渗透进各科教学;另一方面,应注重发挥隐形教育的重要作用,搞好校园文化等建设。通过军训、文化学术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文明宿舍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道德实践能力;将反映学校传统的校园建筑、名人塑像、纪念碑石等物质形态及校训、校徽,作为学校教育导向,激发学生进步成长;开展优质服务,创设和利用优良校风、学风和教风,净化和熏陶学生心灵;通过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道德认知、判断水平;通过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门机构,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我们应努力营造一个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方法的单一性。所用方法主要是直接刻板的说教、灌输等,强制受教育者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应创建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建立各式合作学习组织,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在学生与他人的相处中培养其优良品格;把抽象的道德原则具体化为行为技巧,通过活动道德教学模式,内化成学生的内在品格。
(三)完善教育体系,增强教育合力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美国思想道德教育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所有教育载体都发挥作用,目标指向一致,形成巨大合力。我国应树立全面德育的理念。在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全面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进程中,把社会、学校、家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大系统,调动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工作单位等共同参加、承担任务,形成人人、时时、事事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大气候。
在高校内部,要真正落实“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建立起以德育教师和学生工作干部为骨干,全校齐抓共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四)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经验,还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向专家学者型队伍发展。将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既有利于他们学术与工作水平的提高,也更能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科的发展。
应积极探求道德发展的规律性,加强道德研究和理论建设,使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日益得到提高。美国近百年道德教育发展史表明,每次德育改革,无不是在对旧德育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所产生的新理论往往在实践上促进当时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目前,我国的德育研究缺乏理性的批判,主要还停留在对以往经验的分析、总结上。因此,应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积极探索和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德育理论,为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6期]
【注释】
[1]郭耀红、张磊:《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载《前进》2005年第4期,第45~46页。
[2]南岳、刘畅:《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们的启示》,载《辽宁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第35~36页。
[3]邓洁琼:《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理论观察》2003年第1期,第56~58页。
[4]姚云云、刘金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分析》,载《继续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第101~103页。
[5]陈立思:《关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28~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