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应尊重事实,在事实中用理性思考问题。“一个人也许会相信许多废话,却依然能以一种合理而快乐的方式安排他的日常工作。”诺曼·道格拉斯如是说。在生活中总有许多真真假假、虚幻缥缈的东西,但是获得美好的人生归根结底是需要尊重事实的。
清华人吴有训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师从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康普顿因在物理学上发现“康普顿效应”而在1927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吴有训是康普顿最得意的门生,在康普顿效应实验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康普顿效应”被正式命名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在证明康普顿效应初期,康普顿发表的论文中只有一种可证明的散射性物质,而且每一项数据都很明确,但是因为证明物质只有一种,显得单一不具有普遍性,不足以令人们相信,有部分物理学家甚至对康普顿效应提出了质疑。面对这样的情况,吴有训果断向老师提出补充试验的建议,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七种散射性物质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最终证明了只要散射角度一样,即使是不同物质,它们的散射效果都是一样的,和物质的种类没有任何关系。通过这样的实验数据,吴有训和导师联合发表了一篇名为《经轻元素散射后的钼K射线的波长》的论文,向人们证明“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论文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学术界的轰动,那些怀疑“康普顿效应”真实性的物理学家在事实面前哑口无言。这样的成果在具有“求实”精神的吴有训先生心中是毫不满足的,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效应的真实性,他又做了几组实验来证明,随后发表了《康普顿效应和三次X辐射》,再一次证明康普顿效应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对此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吴有训不仅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甚至还发展了它,成为人们公认的物理学界专家。对于“康普顿效应”,吴有训并没因为它是老师发现的,就毫不怀疑它存在的真实性,而是脚踏实地从事物的本质出发,运用科学的实证方法去证明它的真实性,从而也让自己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吴有训这种求实的态度告诉人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尊重事实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盲从,应当从客观实际出发,证明其真实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帮助你收获完美的人生。
只有尊重事实,才能客观地认识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历史中的一个个发明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有史料记载,日本很多的古建筑都是仿造中国的。日本有座古老的建筑叫奈良寺,它是唐朝时期木结构的建筑。但在中国还没有发现一栋唐代的木结构建筑时,日本人就嘲笑中国自称有五千年的历史,连一座唐代木结构的古建筑都没有。清华人梁思成和林徽因不相信,中国地大物博,不会一座木结构的建筑都没有。于是他们就到图书馆,大量查阅资料,找到很多历史线索。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是《敦煌石窟图录》里有两张壁画,壁画绘的是五台山的全景,上面有每一座寺庙的名字,其中的一座寺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佛光寺。据《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地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香客稀少,这样的情况不是更利于古建筑的保存吗?于是他们循着足迹奔向五台山。五台山道路崎岖,行走非常困难,经过几天的艰难行进,他们终于到达了佛光寺。只见建筑的木构、雕塑、石刻、壁画、碑文等共同形成了一道古色古香的完美景色。他们对古建筑的每一处亲自查证,如斗拱、梁架、雕花等等,最终摸清了寺庙屋顶结构,而这种结构只在唐代的绘画里面才能找到。因梁上住着很多蝙蝠和臭虫,让他们难以去找到这座古建筑的修建日期。后来,经过一番努力,林徽因在一根梁柱的根部发现了淡淡的墨迹,上面隐隐约约可看出有唐朝官职的称呼,在外面石柱上刻有“唐大中十一年”等字样。他们回到北平后,发了一篇文章叫《寻找古建筑》,告知世人我国唐代的木质建筑至今还保存完好的消息。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很多人就慕名跑到五台山去求证真伪。而佛光寺的存在让日本人的流言不攻自破,事实胜于雄辩,流言和大言不惭在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人的一生遇到流言蜚语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面对那些不实的恶言,不要去理睬它,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事无常形,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但是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人生的发展有时候会让人们防不胜防,但只要汲取清华人“求实”的姿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在职场中、在学习上都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你有“求实”的决心和毅力,就能获得正能量,没有人能打倒你,正所谓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分内之事,就可以帮助你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如鱼得水,收获你想要的完美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