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一生就是自我塑造的一生

人的一生就是自我塑造的一生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大教授季羡林表示,人的一生就是自我塑造的一生。一个人能有什么样的人生,并不是先天决定的,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但是,这个决定遭到了她丈夫的坚决反对。看到女儿的决心后,黄宜萍的父母最后也表示支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宜萍依旧没有放弃学习,并顺利拿到了幼师合格证、园长合格证。离婚时她争取到女儿的抚养权,并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黄宜萍的康复教育中心从正式上课以来,深受家长欢迎。

人们可能都想过,该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北大教授季羡林表示,人的一生就是自我塑造的一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要看怎样塑造自己了。一个人能有什么样的人生,并不是先天决定的,主要取决于自己后天的努力。

一个二十几岁的乞丐在街上行乞,遇到一位中年人。中年人看了看他,从衣兜中拿出几个铜板给了他,并自言自语地说:“总比偷和抢好。”年轻的乞丐听了中年人的话,心里美滋滋的,想不到世界上还有人肯定他。于是,第二天他又毫无愧色地出去行乞,这次他遇到了一个老农夫,他向农夫伸出手后,农夫上下打量了他一圈,然后捞起自己的裤腿说:“看,我年纪都一大把了,还下地干农活养活自己,你这么年轻力壮怎么干这一行?”农夫的话让年轻的行乞者羞愧得满脸通红,转身疾步远去。当他一口气返回到自己的破茅草房后,耳边依然回荡着农夫的话:“怎么干这一行?”几年后,破烂不堪的茅草屋变成了楼房,一身整洁鲜亮的服装衬托着神采奕奕的面容。一日,他带着妻儿来到农夫的家:“是您让我捡起了自己的人格和自信,是您让我看到了前途和希望。”农夫忙说:“哪里哪里,这都是你自己奋斗的结果,继续努力吧,你的人生会越来越好。”

年轻乞丐幡然醒悟,换了一种活法,并获得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不是“命运”赐予一个人富有或贫穷,而是态度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一个人活着,就要给自己一个目标。而在向目标不断靠近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

在宜春,一位残疾人一手创办起了一所自闭康复教育中心,为很多自闭症的儿童开创了一片温馨天地。这位创办自闭康复中心的残疾人就是黄宜萍。她在下岗前,曾是一家粮管所的助理会计。舒适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给了她安稳的生活,但是她始终按捺不住想出去闯一闯的决心。因为她一直觉得安逸的生活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时间久了,反而会将自己的创业激情磨灭。虽然她知道一个残疾人创业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但她相信,只要永不言弃,成功就在前方。怀揣着梦想,黄宜萍踏上了创业之路,用不屈不挠的姿态向人们证明着残疾人也能在创业上取得成功。

其实,在黄宜萍刚刚下岗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很迷茫,不知做什么好。在南昌工作的一个同学建议她去开一家幼儿园。听了这件事之后,她很吃惊,原来她一直以为幼儿园只有政府才能开,没想到私人也可以创办幼儿园。带着顾虑,黄宜萍来到南昌参观了同学介绍的一家幼儿园。这次参观让她感触很深,觉得办幼儿园是个很有前景的事情。

1992年8月,黄宜萍决定利用父母在东浦建的一栋三层楼房开办一所幼儿园。但是,这个决定遭到了她丈夫的坚决反对。正愁没有启动资金时,大伯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看到女儿的决心后,黄宜萍的父母最后也表示支持。那时,东浦刚开发的小区,到处都在建房子,不好走,为了不影响招生,黄宜萍便挨家挨户去调查。到开学时,幼儿园终于招到了16名孩子,并请到了一个能吃苦又好学的女孩当老师。最初,因为黄宜萍是残疾人的缘故,遭受到了很多的冷言冷语,但这些也没能挫伤她的积极性,反而激励着她继续前进。她把16个孩子分成两个班,黄宜萍带的班上有个叫毕辉的男孩,他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每次放学,毕辉都是爷爷来接。有一天,毕辉的爷爷对黄宜萍说:“黄老师,我这两天接孩子来得比较早一些,站在门外听到你讲课确实不错,你以后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好老师。”毕辉爷爷的这番话,让黄宜萍很受鼓舞,于是,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得更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过去了,幼儿园已经有60多名孩子了。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黄宜萍虚心向幼教的老前辈学习,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第一届幼师培训班。酷暑七月,黄宜萍顶着炎炎烈日,从东浦赶到二中,单趟就是5公里路,外加四十个台阶。而就在这个七月,她父亲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她每天上课前都要去看望父亲。由于母亲同时要照看老伴和外孙女,所以有些忙不过来。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她和弟弟晚上轮流照顾父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宜萍依旧没有放弃学习,并顺利拿到了幼师合格证、园长合格证。

在黄宜萍的精心管理下,幼儿园逐渐得到许多家长的认可,没过多久入园儿童就达到了300名。于是,她又租了一栋楼。然而,事业刚有起步的黄宜萍,不久之后,又经历了人生的再一次打击——和丈夫离婚。离婚时她争取到女儿的抚养权,并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把幼儿园经营好,将女儿抚养长大并还清债务。在这段人生最痛苦、绝望的日子里,黄宜萍总是会找来一些励志的文章看,听音乐,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也给了她很大的精神安慰。

后来的一件事让黄宜萍感悟很深。一天,一位年轻女子领着一名5岁男孩来找她,并跟她介绍了自己孩子的状况。原来这个男孩长到了5岁,还不会说话,送了几家幼儿园都拒收,于是,女子找到了黄宜萍开的幼儿园。黄宜萍留下了这个孩子,并为这个孩子制订了一套教学方案。半年后,这位女子的孩子刘聪安竟然开口讲话了,虽然语言还缺乏连贯性,但这样的进步让他们对刘聪安的康复有了更大的信心。同时,刘聪安的事例也让黄宜萍感到要不断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当她听说父母好友的女儿杨老师在上海从事智障孩子的学前教育,并做得很成功时,她决定趁暑假去上海拜师学艺。到了上海之后,黄宜萍第一次看到了一群特殊的孩子,接触到了治疗自闭症采用的ABA教学、TEACCH教学方法,这让她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从上海回来后,黄宜萍决定开一家自闭症的康复教育中心。而此时在上海从事了六年特殊教育工作的邓老师也刚好回到宜春。黄宜萍从邓老师那里接触、了解了一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并免费给孩子上课。但让她难过的是,一些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有自闭症的事实,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康复期。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筹备,黄宜萍的康复教育发展中心终于成立了,招收3—12岁以下自闭症、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儿童,经过康复教育和智能教育,使得大部分智残儿童进入普通小学或特教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确实无法进入小学或特教学校的孩子,康复教育中心将对他们继续进行职业康复教育,使他们掌握一门辅助就业的技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在老师教育、家长的监护下辅助就业,使他们有基本的生活来源,解决特殊孩子家庭的后顾之忧,为孩子搭起幸福桥梁。

黄宜萍的康复教育中心从正式上课以来,深受家长欢迎。黄宜萍的事业也越做越大,就是这样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子用顽强的意志一次一次创造不同的自我,让自己在重塑自我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