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企业都注重团队精神。如果能够拥有一支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都很强的团队,拥有一批彼此之间相互鼓励、支持、学习、合作的员工,那么,企业就会不断地前进和壮大。
南非沙漠里有一种叫沙龙兔的动物,它之所以能在沙漠里成活,完全是因为它们具有团结的精神。沙漠中每两年才会有一次降水,这对于任何生命都是极其珍贵的。每次下雨,成年的沙龙兔都会跑上几十公里,不吃不喝,不找到水源绝不回来。每次它们都会把好消息带给大家。它在返回来时,连洞也不进,因为沙漠中的雨水有时一天之内就会蒸发掉,而这又是生活在此的沙龙兔一两年才会遇到一次的补水机会。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平日很少见到的沙龙兔群集现象出现了。大队的沙龙兔会在这只首领的带领下,跑上几十公里去喝水。而那只成年的沙龙兔,往往会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因为过度劳累而死。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优秀的个人,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依赖下属共同努力来完成战略部署。
一个集体中,不能只有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要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齐心协力,方能取得成功。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多给自己下属创造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承担更多的职责,让下属分担一些责任和压力。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大雁在秋季南迁的过程中,有着一套严谨的管理程序。雁群由许多有着共同目标的大雁组成,大雁在组织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当队伍中途因劳累停下休息时,有的负责觅食、照顾年幼或年长的大雁,有的负责雁群安全放哨,有的负责安静休息、调整体力。在雁群进食的时候,负责巡视放哨的大雁,一旦发现有敌人靠近,便会发出一声长鸣作为危险信号的警示,群雁便整齐地冲向蓝天,列队远去。大雁的集体迁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很好例证。
科学研究表明,大雁组队飞行要比单独飞行提高22%的速度。在飞行的过程中,大雁在天空中大声嘶鸣,这也是它们之间的一种相互鼓励,通过共同扇动翅膀来形成气流,为后面的队友提供“向上之风”,而且V字队形可以增加雁群70%的飞行范围。如果在雁群中,有任何一只大雁受伤或生病而不能继续飞行,雁群中会有两只大雁自愿留下,来照看受伤或生病的同伴,直至其身体康复或死亡,然后,它们再重新加入新的雁群,继续南飞直到抵达目的地。
大雁迁徙的过程,是一个团队协同合作的典范。一个团队中,如果有着良好的管理程序和成员自我约束管理意识,劲儿往一处使,团队的力量一定会无比巨大。在当今社会,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团队精神,提高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团结产生力量,团结能够令人振奋,激发更大的创造激情。“独木难成林”,一个人只有将自己放在集体中,将自己视为其中的一部分,以全体利益为最高利益,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宏伟蓝图。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分别把6只猴子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并在每一间的房子中同时放上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同。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一段时间后,实验者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全死了,只有第二间的猴子依旧好好的活着。
原来,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大动干戈,结果死的死,伤的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然做了种种努力,但毕竟食物太高,难度过大,无法够得着,所以,只能活活被饿死。而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凭着各自的本领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来获取食物。这样,每天两只猴子都能取得足够的食物,因此,也就活了下来。可以说,它们之所以能活下来,关键一点就是两只猴子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取食。如果它们只是凭着各自的力量,没有合作,那么恐怕将会是另一种结果了。由此可以看出,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是极为重要的。
北大教授刘力行在一次接受记者的访问时说,现在的软件产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如今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在这样的工程中,需要人们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事实上,不论是软件产业还是其他产业,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需要具有协作意识,需要团队成员相互团结,相互鼓励和帮助,大家劲往一处使,共同奋斗,这样才能使集体的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