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对目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一点感受和思考
乔 进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目前,高校承担着适应中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国家的基础性、前瞻性以及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任务。在中国“科教兴国”战略中,高校正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加强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科技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较新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过去人们认为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只是上传下达,组织项目申报,进行项目中期管理以及完成检查验收项目等,仅仅是上级主管部门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一个联系机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认识已发生变化,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由普通的服务性质正在转化成以服务与管理并行的模式。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必然要以人——研究者为对象开展工作。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事实上就是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造科研条件、组织科研协作队伍、不断提高研究层次和成果水平的工作。
一、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认识
科研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管理的诸多元素,从大的方面说,包括计划管理、项目管理、科研开发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成果管理等;从小的方面讲,仅项目管理就有项目的立项、论证、开题、中期检查、后期管理、成果报奖和成果推广等。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看到,科研管理不光是纯粹意义上的管理,它应该是机制灵活、制度完善、调整便捷、一体多元的全方位管理体系。然而,现今在高等院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研轻管理现象,如有些人视管理工作为填填表,跑跑腿之类的行政事务;有些人认为科研管不管,工作照样做,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些人认为,科研成果的取得,是科研人员刻苦钻研,辛勤劳动的结果,与管理人员没有什么关系。如此种种,挫伤了科技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忽视科技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建设
科技管理人员作为科研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实践活动中,从宏观管理到微观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包含着他们所作的贡献。研究工作对管理工作的依赖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各学科、专业间的渗透与交叉越来越多,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多个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协力攻关的结果。而把这些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并集中其科研智慧以形成强大的科研合力,没有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并灵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是不可想象的。中外无数事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高素质、高水平科技管理人员不仅有能力从大局出发,对本单位的重大研究发挥组织引导作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科技进步,而且还能大大减少因项目申请不当而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和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一些高校科技管理人员更换频繁,使管理工作连续性不强,处于低水平运转。这种状况亟待改进。
(三)对科技管理人员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在一些高校,多年形成的“一流人才搞教学科研,二流人才搞管理”的偏见根深蒂固,因此在职称评定、人才选择和资源的配置上,往往会形成重视教学科研人员而过分忽视科技管理人员的现象。据广东省对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在高校科技管理队伍中,大多数科、处级管理干部是从教学和科研人员中选拔而来的,其中处级干部占92.6%,科级干部占61.5%。这种主流职业对本职专业的冲击,在高校管理、编辑和行政管理等专业上同样普遍存在。
二、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服务作用
科技管理是人们对科技活动过程进行有目标的分工协作的指导、激励、组织和协调。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在科技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与桥梁”作用。组织和发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技活动,指导科技投标和申请各种科技奖励,是科技人员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桥梁”。二是“信息传导”作用。管理人员将与上级政府部门了解到的各种科技信息,及时反馈到科技人员中,指导科技人员调整科技活动。三是“导向”作用。为了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科管部门制定一系列科技奖励政策,并负责有关政策的实施,对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四是“反馈”作用。科管人员通过与科技人员的接触,将对科技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科技相关政策的建议反馈到主管领导以及政府部门,以便对科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对科技政策进行调整。五是“协调”作用。科管人员可协调科技活动中单位之间和科技人员之间的关系,使科技活动能顺利开展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提高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技能
要建设和培养科技管理创新队伍,实现科学的现代化管理,就必须提高管理队伍群体的素质和服务技能。提高管理队伍群体的素质和服务技能是建设一支新型科技管理队伍的当务之急。
科技管理是一门科学,只有懂得科技管理客体和对象的规律性,才能做好科技管理工作。为了加强管理,使管理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科技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发展的浪潮,认真学习最新科技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到管什么懂什么,不说外行话,提高管理水平,搞好科技管理创新。同时,学校领导和科技管理部门领导要为科技管理人员创造深造学习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全面提高高校科技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一方面要选择高素质的通才来充实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在岗人员素质能力的培训,使每个管理者具有科研管理的道德规范、处事方法、思想趋向等,并提高管理人员获取信息的能力,使管理人员迅速成长为适合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要形成竞争意识,发扬协作精神,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培养管理人员竞争观念,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在竞争中增加群体的内聚力。要加强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将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成为一个能激发大家积极性的团结奋斗的集体。
◎参考文献
[1]陈翔,等.对高校科技管理队伍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金建新,刘庆.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创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
[3]张爱华,王晓萍.简论高校科技管理与创新[J].云南科技管理,2006(3).
[4]孟渠成,等.强化高校科技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J].引进与咨询,2003(2).
[5]邹良玉,李东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