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这种教育隐含的一个预设是:学生的爱(心)是先天就有的,只需要进行“爱什么”的教育就能达到爱的教育的目的。传统的“约束性德育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规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并主要以口头传授的形式予以实施,这是缺少体验的道德教育”。

对于“什么是爱”,至今仍未有统一的认识。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认为,爱是人类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需要。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也认为,爱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人性的重要方面,人之爱是确立人道的人际关系和人道社会的途径。我国的伦理学专家王海明认为:“爱是一个人对给予他利益和快乐的东西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心理反应。”我基本赞同这个定义,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利益和快乐”必须是个人所乐于接受的,否则,并不一定产生爱。概括起来,人们对爱的理解有以下两方面共识:一方面,爱具有互给性,即一方付出爱,也期盼获得别人给予爱的回应;另一方面,爱是能产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行为的。这是因为,一个人不管多么自私,都或多或少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快乐和利益,从而或多或少有爱人之心,这种成为自己快乐之因的心理反应,会驱使自己相应地为了他人的快乐和利益而劳作,所以,爱人之心会导致无私利他的行为。

儒家认为,人类世界应该是一个有爱的世界,这个爱是从亲子之爱扩充出来的,进而扩及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爱,这就是“仁”,也就是相互和谐。实现仁的路径就在于推己及人,即孔子的忠恕之道。仁者都有一颗善良博爱的心灵,能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和谐共生。在人际交往中,爱是联结人与人关系最深层、持久的链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爱能唤醒和感化人的心灵,使人视自然为自己的利害相关者,进而使人与自然互惠共生;人类社会更不能没有爱。一个缺失爱的社会将何以为继?一个缺乏爱的个体将何以为生?“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人存在于关系的世界,人就是在关系的世界中找寻人生的意义。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有意义的关系的世界必定是充满、洋溢着爱的世界。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不论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都离不开存于每个人心中的爱的联结。爱是人的意志与情感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社会和谐最需要的凝聚力,构筑在爱之上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缺少爱的和谐将是最大的不和谐。

爱是至善的体现,爱是做人的根本德性,对爱的体悟和践履是人的实践生存样态。爱的潜能依赖教育特别是德育来激发。毕竟,德育是一种育人之德性的活动,它是指向人内心的,它的核心价值体现,就是要在人的头脑中植下善根,使人养成良好的德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和德育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爱的教育是德育的应有之义。

当前,这种以爱为核心的学校德育存在着肤浅化、仪式化等问题,仍然受到知性德育(或“约束性德育”)的禁锢,仍以简单灌输既定道德规范知识为主,以学生能够记诵各种道德知识为目的,而忽视了在学生内在心灵中培植爱(心)。如:我们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都是让学生记诵国歌、历史知识等,告知学生“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而不容许学生有任何质疑;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也大都变成了某种固定化的仪式,失去应有的庄严与神圣。这种教育隐含的一个预设是:学生的爱(心)是先天就有的,只需要进行“爱什么”的教育就能达到爱的教育的目的。其实,教育学生“爱什么”固然重要,如果学生没有被以恰当的方式把自身爱的情感、爱的需要激发出来的话,那这种所谓的“爱的教育”是很难收到理想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德育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和爱的需要,唤起他们爱的行为,这是当前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

实施爱的教育要秉持一种大德育观。即凡是对人的德性的教化有益的教育都属于德育的范畴。德育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它是一种渐趋植入人的灵魂深处的深刻而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教育。它让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它的实现途径不仅仅局限于专门化的学科教育(包括德育学科),也不只是通过所谓的“德育渗透”。从根本上来说,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这里的人既指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也指历史中的人、理想中的人、文本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都是关于人的课程,各种课程都以不同的方式、形态,融入了人的意志、利益、价值等因素。从伦理、教育的角度来讲,人化世界的理想状态必然是一个趋善的世界、和谐的世界。一个善的、和谐的世界的建构则需要用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爱来编织,而如何激发、释放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情感,进而使之生成并绵延不绝,这就需要给人们施以爱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爱的教育资源,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之外,还在于其他课程之中(包括隐性课程等)。爱的教育就是要使体验者在人与人的对话、交流、共鸣中,深刻体悟人类爱的力量,唤醒个体对爱的信仰和践行。

爱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都是爱的教育的体验者。二者在教育教学的交往互动过程中,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彼此地位平等。这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教师要善于用那种自然流露的、纯洁而可亲的爱,满足学生爱的心理需要,促使学生获得前进的内驱力。同时,作为具有丰富情感表达的学生,他们在爱的感染、感召下,会主动释放爱、回馈爱。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对爱的心理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以此架起师生间、生生间情感和思想沟通的桥梁,构筑起爱意浓浓、情意绵绵的和谐的教育生活场域。

爱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一种体验性方法。传统的“约束性德育把活生生的道德实践转换成规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并主要以口头传授的形式予以实施,这是缺少体验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很难在师生的心灵深处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离理想的德育目的相距甚远。体验式德育重在创设一定的真实、客观的道德情境,使作为体验者的教师和学生经历感动,对道德规范发生切己的理解和领悟,以提升自身的人格力量,生成一定的道德境界。

爱的教育内容包括对爱的内涵的理解、感悟和爱的表达两个方面。在实施爱的教育过程中,对爱的内涵的理解、感悟是基础。也就是说,爱的教育的重点仍在于激发学生和教师(教师既是体验者,也是引导者)爱的情感,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领悟爱的价值。体验者只有对爱产生情感上的理解与共识,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对爱的感受,也才能学会真正地表达爱。爱的表达有不同的分类,按对象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对世界之爱、对自然之爱、对社会之爱、对集体之爱、对祖国之爱、对民族之爱、对他人之爱、对自我之爱等;按内涵的层次分类,可以分为尊重之爱、理解之爱、宽容之爱、期望之爱、责任之爱、同情之爱、感恩之爱、奉献之爱等。体验者通过亲身体验各种爱的表达,更能坚定他们践履爱的信念,他们的德性也会因有了爱而更加完善。

爱的教育是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爱、珍惜爱、释放爱、拥有爱,懂得爱的方式、实践爱的行为,使每一人都能够成长为拥有爱心、心怀天下的“大写”的人。由于各种知识背后其实都有人的因素,所以,爱的教育必能使学生赋予所学各种学科知识以生命的意义。使各种学科知识体现出鲜活的价值,使知识的学习与个体生命的成长融为一体,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坚定求知的意志、增强求知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