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昔日的光环在人海中被淹没

大学昔日的光环在人海中被淹没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部十二省市高校数占到全国总数的51.44%,中部地区占37.55%,西部地区仅占11.01%。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北京、天津、上海居于全国三甲,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仍相当明显。出生率下降导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是造成高考人数连年下降的主要因素。据相关统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放弃国内中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加。

现在,国家已经放开了“二孩”政策,不过,它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到底能够产生多大影响,我们现在对此仍无法做出结论。该政策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直接影响将会在20年后才能显现。当前,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以及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正面临诸多现实问题。

一、问题之一: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布局

高等学校地区分布结构不平衡。高等学校地区分布结构不平衡反映了我国地区之间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一个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状况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有着紧密联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总体来看,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基本趋于一致,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省市,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人口规模较小的省市,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较小。高等教育的地区布局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格局。东部十二省市高校数占到全国总数的51.44%,中部地区占37.55%,西部地区仅占11.01%。每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数,北京、天津、上海居于全国三甲,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仍相当明显。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区常住人口的统计数据,常住人口排在全国前十名的省份,除四川省外,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浙江等九个省在2011年的普通本、专科院校数均排在了全国前十位。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聚集于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人口大省,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人才分布的地区不均衡性较为突出,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来人才存量就捉襟见肘,二则也往往留不住人才和难以吸引人才,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必须着眼于中国当前和未来所需人才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决定了我国高级专业人才的层次和结构。高校学科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能力不足,致使人才培养供需矛盾问题突显,进而引发用人荒和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按学科分布结构上看,工学、文学和管理学排在前三位,其次是理学、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最后是历史学和哲学。从学科排名情况看,哲学、历史学仍长期处于冷门学科的位置,工学、文学和管理学成为学生选择最多的三大热门学科,理学、医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并未突显出来。

二、问题之二:关于高等教育的生源

高校生源持续缩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该计划拉开了我国高校高速扩招的序幕。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开始了长达10年的迅猛增长,在2008年高考生源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050万,但在2009年高考人数出现了下降,该年高考人数为1020万,2010年降到957万,2011年降到933万,2012年降到了915万。在2012年,从全国范围来看,有12个省(区、市)高考人数较2011年有所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区,此外还包括像广东、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不过,这些高考人数出现增长的地区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全国高考生源持续缩减的趋势。

出生率下降导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是造成高考人数连年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口出生率的分析,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减少30%左右。

除了出生率下降的原因,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进一步加剧了生源缩减。据相关统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放弃国内中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加。

生源缩减进一步刺激高校不断提高录取率以招到足够多的学生。“2010年全国有8个省市高考录取率超过80%,过去‘上大学难’的生源大省的录取比例也出现了快速增长:山东省2010年高考录取率达到79.72%;湖南省攀升至81%左右;黑龙江甚至突破了90%。”上海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仅6.1万左右,实际参加高考人数不足6万,高招录取率逼近90%。

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偏低。温家宝曾在新华社发表的题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署名文章中说:“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在1949年之前,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自社会优势阶层和富裕家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实行新的政策,1952年高校学生中工农子弟的比例达到20.5%,1958年高校新生中的工农子女已占55.28%,1965年达到71.2%。”“北京大学在1960年来自工农子女家庭的学生就达到了64.8%。据厦门大学200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部属重点高校中家庭背景为农业劳动者的学生在本校学生中所占比例为27.3%。另有研究者对2002年北京部分重点大学的实证调查显示,新生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清华大学17.6%、北京大学16.3%、北京师范大学22.3%、北京邮电大学26.0%。”“2013年北京大学招生本科新生3145名,农村学生比例为14.2%。”据《广州日报》的一篇文章报道,清华大学2010级农村生源占总数的17%,而在当年的高考中,考生中有62%的农村学生,2011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下降到总数的1/7。调查显示,近30年来,高校农村生源比例几乎下降一半,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农村与城市的人口基数之比是8∶2。

重点高校农村与城市学生数量的比例与我国农村与城市的人口基数比例反差太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和社会不公,反映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机会要远远小于城市学生。众所周知,像“985”“211”等重点高校集聚了全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那些具有较强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势社会阶层子女,占有较大的份额,而农村学生所占份额在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最多的农村学生,也集中了最多的高校贫困生。重点高校凭借其资源优势效应和高额成本费用,再加上其在全国各地录取名额的不均衡机制所致,阻隔了农村学生的优学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学生改变自身阶层身份的机会,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难以提高,长此以往将固化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形成阶层之间的断裂和鸿沟,加剧社会精英的城乡分化,对于社会的阶层之间的融合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984年教育部开始实行的保送生制度是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保送生制度的高校以重点高校为主。当前,重点高校的保送生制度在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存在着机会不均等。生活在城市的非农户口学生,更容易获得保送、加分优惠以及自主招生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想成功获得保送、加分优惠政策和自主招生资格,学生家庭要承担相当的经济、文化成本和时间成本,而持农业户口的学生显然处于劣势。据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分析,城市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机会几乎是农村学生的3倍,直辖市考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是农村考生的5.1倍,来自省会城市的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可能性是郊区农村学生的11.1倍。

为了提高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2013年5月国务院决定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就此,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2013年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从招生规模、招生区域、招生高校等方面,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高考招生规模。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显著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的比例。我认为,应建立全国城乡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的长效机制,全国各省市根据本地城乡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发展及比例情况,合理配置城乡招生比例,使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三、问题之三:关于高等教育扩招

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意图主要在于拉动国内经济,而没有过多地考虑到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以及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结构性需求。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高校规模的盲目扩张和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12万增加到631万,人数增加了3倍,而每年市场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仅是人数增加的1/4左右。每年岗位增加约36%,而毕业生却增103%~120%。”我认为,就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现状而言,社会更需要的是普通劳动力和中等及高等职业技术方面的劳动者,这方面的劳动力需求要远远大于对普通高等教育所“生产”的大学生的需求。扩招“生产”出过多的大学生,实际上是被既定的经济结构所排斥的。有论者不顾中国国情,简单地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受教育率和我国作比较,往往得出我国要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尽快提高高等教育受教育率的错误结论。殊不知,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支撑其具有较高比例的高等教育受教育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普及教育的基础厚实,即初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非常高,而且,中等职业教育也较为发达。反观我国,义务教育刚刚实现全面普及,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传统观念的固有影响而发展缓慢,在此情况下,若过度发展高等教育,将对整个社会的人才生态链造成结构性破坏。因此,我国当前应该加强发展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应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强化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

一些高校即将面临生存危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增幅却在逐年放缓。以2006—2012年为例,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825万人,年均增长137.5万人。毛入学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了30%。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增加了479所,年均增加80所。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增加了575所,年均增加96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了425所,年均增加71所;本专科招生数增加了142.78万人,本专科招生数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是在2008年,比2006年增加了41.74万人,此后招生数虽逐年增长,但是增长幅度却在逐年放缓,2012年仅比2011年增长了7.33万人,这预示着在目前高等教育招生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已经减缓,高等教育规模已达到了一个高峰值。

2012年4月20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公立学校本科不再扩招”。从1999年的开始扩招到2012年的停止扩招,13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扩招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和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扩招一般是针对社会紧缺的热门专业,造成在高校内部系科和专业之间的失衡”,对于高校内涵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还造成高校在教学设备配置、师资配置和教育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身处困境。例如,一些高校为了扩大规模,负债现象严重。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生源的逐年萎缩,学费收入的逐年下滑,可支配资金随之减少,不少高校出现入不敷出甚至资不抵债的局面。“截至2012年,广东50所省直公办高校贷款为98.69亿元”,“吉林大学曾自曝负债30亿元”。可以预见,由于高校生源持续缩减和停止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面临的生源危机、财政危机、内涵发展问题会接踵而至,其中一些学校不可避免会面临生存危机,甚至遭到市场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