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主要是教学设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分为四个模块:授导型教学的设计,探究型学习的设计,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讨。
一、创建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授导型教学的设计,探究型学习的设计,教学实施计划的设计这三个模块,它们的培训流程可以归纳为图6.12。(研习的案例见附录四\案例1、案例2、案例3、案例4)
1.确定主题
在培训中,对于规划、创建教学设计方案,我们采取课题研究的培训方法。以设计探究型学习方案为例,首先要求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一个主题,并与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探讨所选主题的合理性。参与者可以按照表6.1确定主题。
图6.12 教学设计培训流程图
表6.1 主题设计表
2.收集信息
然后,参与者要为自己所选择的探究型学习主题查找相关资源,以进一步充实探究型学习的设计方案,参与者可以通过网络、光盘、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找资源(见表6.2)。
表6.2 搜集的资源列表
3.创建方案
在此基础上,参与者根据自己所选定的主题,利用MiniQuest模板(见附录二),设计一份探究型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案。
4.展示作品,交流经验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的设计作品,并汇报小组讨论的要点,与其他小组交流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及存在的问题。待每个小组汇报完成以后,请大家围绕教学设计方案和设计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对方案进行讨论,共享讨论结果。
通过课题研究这种培训方式,激发了参与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所掌握的教学设计知识更容易迁移到参与者的教学实践中。而且,参与者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探究型学习的体验,使得参与者对探究型学习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刻。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讨
这一部分内容在《教程》中作为模块7,该模块向参与者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不同定义和理论内涵,并通过案例研讨使参与者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表现方式,以及整合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最后,参与者将应用这些知识改进在模块4、5中的教学设计成果。
在以往的培训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主讲教师在讲台上讲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知识,从概念讲到模式,从模式讲到方法策略,然而,受训教师在台下听得却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理论知识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可操作性差,教师们需要的是可供模仿的案例。
在我们的培训中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方式方法的学习,我们都是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我们所采用的案例除了常见的文本形式之外,还有视频的形式。比如,在“研讨技术整合的问题与策略”这一活动当中,我们要求参与者研习“在网络资源中迷航”等五个案例,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分析其中存在的技术整合问题,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
【问题现象】在网络资源中迷航
周老师感到很兴奋,因为她发现了一个“好”网站,上面提供了很多整合技术的课程和相关资源。结合她将要上的“脊椎动物”单元,周老师找到并下载了一门课程设计以及整合技术的工作表。该单元的工作有两个技术整合活动:找到并列出有关脊椎动物的信息网站列表;在学习完网站上的内容后写一篇有关脊椎动物的小论文。
上课那天,周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关照学生在浏览网站时多做记录,以便参引这些网站来写论文。然而,由于课程设计中有太多关于脊椎动物的信息和网站,学生反而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访问哪个网站,该看哪些信息。此外,许多网站内容对这些孩子来讲显得过难,内容不易理解,因为它们是为成人或高年级学生而设计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尽管做了记录,也写了论文,但最终效果却不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