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1:记忆点是什么
你记住的内容,比你意识到的要多
到目前为止,前面的赛博学习问题更多地关注你对重要观点的理解,而不是对具体信息、细节的记忆。我们之所以将记忆信息这一部分内容放到后面,不是因为信息和细节不重要,而是因为如果你连材料都不理解的话,你是很难记住相应信息的。
你以为自己所做的不过是提问题、回答问题、组织信息和创造图表,但其实你已经将很多信息牢牢地植入了你的长期记忆中!
能帮你记忆的就是好方法
每个人记忆技巧不尽相同,根据需要记忆的具体信息,每一个尖子生都有他们自己偏爱的记忆方式。不过,所有这些记忆技巧背后的原则都是一样的。不要去担心这个记忆技巧是不是很笨,或者是不是很没逻辑,唯一重要的是这个技巧是否能够帮你记忆。
被动重复的方式真的没用
传统的记忆方法要求你不断地重复同一个信息,直到你牢牢记住,也不管你到底明不明白。你希望,只要你复述或者阅读某个内容次数够多,你的大脑就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去消化相应的内容。但不幸的是,被动的重复是最低效的记忆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最无聊的方式。
你的记忆力完全没问题
记忆力并不是与生俱来而且无法改变的,记忆是一项技能,同其他技能一样,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数千年来,人类所用的那些记忆力训练技巧同样也可以为你所用。这些技巧,或者也可以说是“窍门”,其实并没有提高你的记忆力,它们只是提高你使用记忆力的能力。只要你的大脑各方面正常,你就能够通过学习来提高你的记忆。
大脑需要一个记忆点
如果你在记忆某些内容的时候遇到困难,说明你所用的方式不是你大脑能够有效处理的方式。这里的窍门在于找到一种方式,将这些信息与某个你很容易记住且能够轻松回忆起来的事物相关联,那些难以记住的信息就可以借助那些容易记住的信息的搭载,顺利进入你的记忆。
小学低年级的老师们大多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用看图识字的方式来教新字词的原因:当一个学生认出一个苹果的形状和颜色的同时,他会一起将对应字词的形状和笔画记下来。
帮助记忆的四个窍门
尽管你的大脑会因为抽象概念或者是分散的信息而犯难,但在处理下面这四种类型的信息时,它却十分得心应手:
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方式,将那些分散的信息及抽象概念与你已经知道的某个内容,或者是某张图片、某种模式、某种节奏、某个故事联系起来,那么记住这些内容简直易如反掌。
记忆的十个关键点
我们已经讨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基本原则,总的来说,上面提到的四个窍门都是基于以下十个关键点。
关键点1:首先要尝试去理解。
关键点2:发掘记忆点——一张图片、一种模式、一种节奏、一个故事。
关键点3:建立联系。
关键点4:贪多嚼不烂,把嘴里的嚼烂了再去吃碗里的。
关键点5:充分调动情绪。
关键点6:尽可能多地调动你的各个感官。
关键点7:借助周边环境。
关键点8:边睡边记。
关键点9:不用则忘。
关键点10:定期测试自己。
关键点1:首先要尝试去理解
在赛博学习问题中,把关于记忆的内容放在偏后的位置其实并不是一个偶然。对你来说,那些有条理、有逻辑,而且又能够被你理解的信息往往会比较好记。确实,如果某个内容是逻辑上讲得通的,又或是能跟你已知的某个信息联系起来的话,你基本上都不需要特意去记这个信息;麻烦的通常都是那些分散的、联系不起来的信息和观点。
如果你不能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去组织信息的话,你可以用任何你能够做到的方式。不要认为这句话毫无意义,同样地,就算你不能够去组织整理信息,在你尝试的过程中,你也始终保持着与材料的互动,这也能够帮助你记忆材料。
只要你理解了信息,你往往可以自己重建那个信息。你可以做做下面这个练习:
重建遗忘的信息
假设你不记得林肯进行葛底斯堡演说的日期了,但是你记得演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在87年前……”如果你知道林肯所指的,是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的话,用1776加上87,你便可以知道演说的发表时间是1863年。太棒了!你重建了一个你不记得的信息——甚至是你从来就不知道的信息!
当在记忆信息的时候,你可以不断地问自己,如果忘了的话,我会怎样重建这个信息。这个明智的策略会促使你思考以及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当你在考试中真的不记得某些内容的时候,这个策略对你来说就很实用。
关键点2:发掘记忆点—— 一张图片、一种模式、一种节奏、一个故事
有足够证据显示,左脑储存信息的方式与右脑不同。很明显,左脑处理的信息有文字、数字、信息的一部分及逻辑信息,而右脑更擅长于图片、完整的信息、节奏以及情绪。在学校里,我们过分依赖左脑。如果你能够调动你的右脑,你记住的内容会更多。你可以将所学内容图表化,或者是寻找相应内容的模式及节奏,又或者是结合你的情绪编故事。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点3:建立联系
将新信息与旧信息联系起来其实是理解信息的一部分(关键点1),其实任何联系都是有益的。如果你所建立的联系没有逻辑的话,不如让它离奇一点——越奇怪、越反常、越古怪的联系,越好记忆!
假设你现在想记住: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212华氏度,而212正好是你当地的电话区号,你可以用一个记忆点(关键点2)来将这两个信息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情境:你把电话扔到沸腾的大海中。这并不是一个有逻辑的联系,但是通过将新信息与你已知的信息联系起来,你会很容易记住这个信息。像2-1-2这样抽象的数字,很难在我们大脑中留下什么印象,但是类似将一部电话扔到沸腾的大海中这样的画面反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点4:贪多嚼不烂,把嘴里的嚼烂了再去吃碗里的
你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能维持大概30秒钟,而长期记忆能够维持数十年。
不用你做任何事情,新的信息会自动存储在你的短期记忆中。举个例子,你打电话给咨询台,询问一个你马上需要拨打的电话号码,这个信息会存储在你的短期记忆中,如果你不主动地去记忆这个电话号码,很快你就会忘记这个号码,因为你的大脑很快“决定”这是一个不重要的信息,并马上将其删除。为了确保你能够真正记住一个信息,而不只在那一两分钟内记得,你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将这个信息转移到长期记忆中去。而要做到这一点,打造记忆点(关键点2)以及使用相应信息(关键点9)都是很好的方式。
然而,在将信息转移到你的长期记忆之前,相应信息只能够储存在短期记忆中,但短期记忆的空间是极度有限的。
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乔治·阿米塔奇·米勒发现,大脑只能够存储七个信息,在此基础上,提供或者再接收一两个信息,已经是极限。如果你一次要吃下七个信息,在这些信息被处理并且转移到长期记忆之前,某一些信息可能已经被删除掉了。
当然,你不需要去数你正在记忆的信息个数,这个规则只是强调,在增加新的记忆内容之前,要确保你需要记住的信息量必须是你能够应付得来的。
关键点5:充分调动情绪
如果你能够调动你的各种情绪,你对信息的记忆也就会相应简单一些。将信息个人化,尝试着将课程中的信息与一些你关注的内容联系起来。一些有趣、古怪、夸张甚至是不雅的记忆方式比起一些你完全不感兴趣的方式要容易记忆得多。
关键点6:尽可能多地调动你的各个感官
在你记忆信息的过程中,你调动的感官数量越多,你越有可能记住相应的信息。在记忆信息时,你主要使用的感官有三个,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记忆。
前两个感官是被普遍使用的,但千万不要忽略你的肌体运动知觉记忆。在你忘记电话号码的时候,你却惊讶地发现你的手指“知道”要按哪些数字,这其实就是你的肌体运动知觉记忆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这包括你喜欢怎样使用你的各种感官。学着利用你最“得意”的感官,去掌握信息,而至于哪个感官最“得意”,可能也取决于你所要记忆的内容。某一些信息,你会用看的方式来进行记忆,而对于其他一些,你可能采用听的方式。
不管你主要使用哪种感官,能同时使用三种不同的感官最好。一边写一边大声复述一个信息,这样做能够同时使用你的视觉、听觉和肌肉运动知觉。甚至就算你没有在学习,你也可以训练这个能力。你会对突然间拥有的强大记忆力感到惊讶。
关键点7:借助周边环境
记忆信息的时候,不时抬抬头,记下你周边的环境:墙纸、窗外的树木、地毯上的咖啡渍等。这些关于你当时周边环境的记忆会跟你正在学习的信息一起被记下来。如果你不记得某个信息,你可以想想你是在什么情境下学习这个信息的,这会刺激你的记忆从而帮助你记起相应内容。一种简单的味道——煮咖啡的香味或一阵海风,就能够将你带回到一段你以为你已经忘却的时光,这种情况是否发生过很多次了?
在你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闭上眼睛,休息一小会儿,好好记住你身体的感觉。这能够帮助你的大脑,在你正在尝试记住的信息与你的肌体运动知觉(关键点6)之间建立联系。
在学习的时候,听一些柔和的背景音乐,对你的记忆也是有帮助的。跟气味一样,音乐也能够将长久以来被忘却的记忆带回脑海中。我说的是柔和的音乐,而不是重金属音乐。
关键点8:边睡边记
我们的大脑在睡觉时明显地在处理和储存信息。如果你在睡觉前,复习那些你正在学的知识,起床后你会发现你记得的内容还挺多的。起床之前,你可以在床上躺几分钟,想想看你能够记起多少相应的内容。
关键点9:不用则忘
相较于常用的信息,那些你不常用的信息被忘记的速度会快得多。对信息的使用,并不是指被动地一遍一遍地重复相应信息,而是对其进行评价、思考,以及通过不同的方式利用该信息,这也正是赛博学习问题一直以来让你做的事情。
关键点10:定期测试自己
你可以通过经常主动回顾信息的方式来测试自己。那些你经常回顾的信息,当你真正(在考试中)需要的时候,要记起来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没能马上想起相应信息的话,不要灰心,正因为这种情况,你才需要记忆点。
不要以为能够辨别信息就是已经记住了它。这是传统的学习方法“阅读—划重点—重读”的众多陷阱之一。你要确保,在你不看笔记,不从中获得任何线索的时候,依旧能够想起相应的信息。要记得为自己创造一个与感官相关的记忆点,来帮助你回忆相关信息。
还有另一个常见的错误做法:学习新信息之后立刻测试自己,这不过是在查看你的短期记忆。你在一两分钟内还能够记得相应信息,并不代表在下周的考试里,你还能回忆起来。
记住,很多信息的遗忘,都是在你接触到新的信息之后发生的。与其在学到新信息之后马上测试自己,不如马上开始使用这一信息(关键点9),在一两天后再进行测试,之后再慢慢延长复习的间隔时间,从一周一次,到一个月一次,再到几个月一次,复习的时间越分散,效果越好。
不要太把测试自己当回事。比起偶尔花较长时间来测试自己,利用零碎的时间经常对自己进行测试,效果反而要好一些。利用那些空闲的碎片时间来测试自己,如洗衣服的时候、小吃店排队的时候、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的时候等。这是对你空闲时间的一种有效利用,你应该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这个习惯。
总结一下:记忆的四个步骤
我们可以将以上十个关键点总结到记忆信息的四个步骤中去:
第一步:看看你是否能够理解相应信息,或者能否根据你已知的信息进行重构。
第二步:从各方面思考相应信息,直到你找到某个显著的特征作为你的记忆点(图片、模式、节奏或故事)。
第三步:尽可能多地调动你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及肌体运动知觉),从而强化记忆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第四步:使用相应信息,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不断练习来回顾相应内容。
针对《岩石》回答问题11
请先完成下面的练习。
1. 火成岩由熔融的岩石形成,沉积岩由分解的岩石层状堆积形成,而变质岩由经历了变质的岩石形成。
2. 绝大部分岩石由以下元素构成(按比重排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3. 玄武岩分布在海底。
4. 石灰岩由海洋生物的贝壳和骸骨形成,而且能够变成大理石。
5. 侵蚀是由冰川、掉落的岩石、风中的颗粒物及流水引起的。
完成练习十一
重申一下,记忆信息的方式并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有一些大概的规则。不管是什么方式,只要能够帮助你记忆,就是一个好方法。不过,这一章前面所提到的十个关键点,确实能够帮助你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
1. 火成岩中的“火成”两个字让我想起“燃烧”,所以,这就是我的记忆点。通过这个联系,我可以记得,火成岩是由融化的物质形成;我已经知道沉积物是一些细小颗粒,所以沉积岩对我来说比较好记;变质岩让我想起生物学中昆虫的变态发育,也就是一个结构改变的过程,所以这可以是我记住第三点信息的记忆点。
2. 这一点中的化学元素都是我熟悉的,所以我只需要一个记忆点来帮助我记住这些元素的顺序。这些元素的英文分别是Oxygen, Silicon, Aluminum, Iron, Calcium, Sodium, Potassium, Magnesium,我的做法是取这些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或者头两个,因为硅跟钠的英文首字母是一样的),然后按顺序造了一个英文句子:Oranges sipped and in canned soda pleases many。对我来说,想象和记住这个傻傻的“小故事”比记住八个完全不相关的元素容易得多,而且,我可以利用句子中单词的首字母,很容易地重构这个信息。
3. 玄武岩的英文是basalt,我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往海湾(bay)倾倒盐(salt),形成海湾盐(basalt)。
4. 关于这个信息,我想象了一下:一小块石灰岩,它是由海洋有机体的圆形贝壳形成的,当这块石灰岩变硬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大理石。
5. 我想象自己在一个刮大风的冬天,走在海湾边,这时我的眼睛进沙子了,然后我一不小心踩到一块冰,摔倒在一块石头上面。这又是一个听起来傻傻的故事。不过通过这个故事,我能将四个无关的信息(即移动的冰川、掉落的岩石、风中的颗粒物以及流水)相互联系起来。
你的记忆点跟我的肯定多少有些不一样,但只要能帮你记忆信息就可以了。
总 结
练习、练习、再练习。用不了多久,发掘记忆点对你来说会变成小菜一碟。那些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的人,可能只是没有好好地利用他们的记忆力。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复相应内容其实是最不管用的记忆方式。
在这一章里,你读到了关于高效记忆的十个关键点——这些技巧能帮助你的大脑记住你需要的信息。它们也像是一些记忆的窍门,需要记忆信息的时候,你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如果你能够将某个信息与一张图片联系起来、找到相应模式、有节奏地说出这个信息或者是用它编一个故事,那么你就能够让这个信息牢牢地记在你的长期记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