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举行读书运动,从报纸杂志上可以看到许多讨论读书指导读书的文章。
“九一八”事件发生以后,全国青年非常激动,大家想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对付国家的厄运;可是有些学者却告诉他们一句话,叫作“读书救国”。“读书”两个字就此为青年所唾弃。青年看穿了学者的心肠,知道这无非变戏法的人转移观众注意力的把戏,怎能不厌听“读书呀读书”那种丑角似的口吻?要是说青年就此不爱读书,这却未必。
读书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种是批判的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处的,取它,否则就不取。又一种是随随便便的态度,从书上学到些什么,用来装点自己,以便同人家谈闲天的时候可以应付,不致受人家讥笑,认为一窍不通。
顽固的人对于经书以及笼统的所谓古书,是抱第一种态度的。他们或许是故意或许是无心,自己抱了这种态度,还要诱导青年也抱这种态度。青年如果听从了他们,就把自己葬送在书里了。玩世的人认为无论什么事都只是逢场作戏,读书当然不是例外,所以抱的是第三种态度。世间唯有闲散消沉到无可奈何的人才会玩世;青年要在人生的大道上迈步前进,距离闲散消沉十万八千里,自然不会抱这种态度。青年应当抱而且必须抱的是第二种态度。要知道处理现实生活是目的,读书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许多手段之一。不要盲从“开卷有益”的成语,也不要相信“为读书而读书”的迂谈。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这点意见虽然浅薄,对于被围在闹嚷嚷的读书声中的青年却是有用的。
刊《中学生》杂志55号(1935年5月1日)
署名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