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月来,我们常觉到一种存在于青年学生间的关于应付考试的严重空气,特别是今夏修完初中或高中学业的人,从春季开学起,学校就为他们排定程序,停授正课,专习考题,有的甚至专预备考试中所着重的英、国、算三科,其他常识都不顾及了,在近暑假的时候,有不少题名为《会考试题汇编》之类的书,代替了正式的课本而流行在学生中间,等到考毕放假以后,另有一类题名为《升学投考指南》的书籍,与许多学校的招生广告同时出现,似乎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中,考试已成为一种专门的技术,需要特殊的训练了。本期“青年文艺”栏丁宁君的《三重关外的回忆》就隐约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事实。但是,这篇文字还告诉了我们更重要的事实,就是为应付考试而造成的紧张空气,对于青年学生常常是有害的。
我们不否认考试在学习上的价值;它的价值在于考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正确与学业知识达到何种程度。为便利计,在现在非普及的教育制度下,它也被用以评定学生的成绩,作为督促学生用功的一种方法。然而,渐渐的这种方法被重视得过了分。教育的成绩不良,学生对于功课没有兴趣,惟一的补救办法似乎只有把考试加紧,于是有了重重的考试;于是学校和学生都把应付考试作为一种严重的功课;于是所谓指导应考的投机书籍便代替了正式的课本和有益的参考读物而占据在许多中学青年的案头了。我们借用今年的一种时髦的说法,现在的教育似乎不是以求取知识为“本位”,而是以应付考试为“本位”了。
上述的弊病不但有许多认真求学的青年感觉到,有不少负着教育之责的人大概也知道的。今年夏间教育部曾经通令各省市教育厅,纠正举行会考时的几项事件,天津《大公报》在社评中和《明日之教育》栏中也都有专文批评考试的流弊,以为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背名词与公式,不是为制造‘活动的百科全书’,而在增强吾人适应环境的能量,启发理智,陶冶情绪,实现更优美的人格”。同时,我们听到不少贤明的教师的口头意见,也以为学生滥用指导应考的书籍(这些书籍当然不免于许多排印上的错误的),单重机械式的记忆,是并无益处的。不过,这些批评的着眼点主要是在现行考试的技术上的缺点,我们更应纠正的是对于考试的根本态度,现在有人要用考试作为一个个的圈儿,把读书人的心拴住。被考者则把它看作一道道的关口,希望能侥幸通行过去:这样还有什么教育的意义留存下来呢?我们竭诚地希望负责教育者注意:考试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一个小小的位置,把它过分的重视,甚至忘却了求取知识的本义,对于学生是无益而有害的。
[1]原载1935年9月1日《中学生》第57号《卷头言》,署名编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