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教师们谈话,常听说学生考试作弊的故事。跟青年们谈话,在浑忘尔我,不需警戒的当儿,也常听说考试时候怎样“打pass”怎样看夹带的叙述。据我所知,考试作弊跟学校教育同时存在;我小时候,新式学校初办,就听见一些投身学校的“洋学生”谈他们应付考试的“作弊技巧”。其实,在兴办学校教育以前,作弊技巧早就很高明了;我曾见寸把见方的皮纸抄本,真是蝇头细字,抄的是五经经文跟注,预备缝在衣服里,带进试场去应科举的。推想起来,大概有了考试制度就同时发明了作弊技巧。往后想去,考试制度存在一天,也许作弊的事情就一天不会断绝吧。
现在学校里的作弊技巧,最干脆的是把教科书带进试场去,待题目揭出的时候,就把教科书摊在大腿上,翻看与题目相当的书页。此外就是把纲要写在小纸片上,或者用铅笔写在砚台的底面、桌面以及身旁的窗檻上,随题查看,就写上试卷。我知道所有当学生的未必个个都干过这个勾当,但是一个学生在校十多年,一定会见着同学间干过这个勾当。至于当教师的,如果服务年期不太短暂的话,一定会或多或少的见着学生做这种并不愉快的把戏。
……
学生作弊当然是学生不好。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临考试需要带教科书抄夹带,岂不是表示所谓“学习”,实在只等于“记诵”?因为记诵不了那么多,于是偷偷的准备着,以便临时查看。临时查看而不被发见,实际不曾记诵的居然得以冒充已经记诵,这自然是对教师对学校的欺骗,在品德上是大缺点;可是尤其紧要的却在把“学习”认作“记诵”,这个错误观念牢记在心,学生自身将一辈子学不到什么。那些不需要作弊的学生天君泰然的跑进试场,写完试卷交上去,结果是七十分八十分,他们在品德上自然一无缺失;可是,他们不过没有冒充已经记诵而已,再露骨一点说,他们不过把教科书之类带在心里头去应试而已,如果考过之后不久就忘掉那些记诵了的,实际还不是跟靠着夹带应试的一样的落空?并且,考过就忘掉确是极普遍的情形。“学过的一些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常常有人说这样的话。读者诸君也可以问问自己,你们的史地成绩理化成绩曾经得到过七十分八十分,现在你们对于史地对于理化的了解还值得七十分八十分吗?如果作不来肯定的回答,那就是还给老师了。取了来又还掉,跟自始没有取(指那些临时作弊的人),实际并无两样。为什么取了来又会还掉?这由于取之不以其道,把“学习”认作“记诵”?
我国真正的学者都看不起记诵之学,因为学问是个人分内的事,为己的事,记诵之学却移到外面去了。这并不是说不要多所记诵,乃是说记诵不过是个开端,跟着就得把记诵的这些东西融化在生活里,成为精神上的血肉,唯其如此,记诵一分就得一分益处;若认记诵为终极的目的,不使他跟生活发生关系,那就记诵虽多,无多益处。学校里的各种科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呢?如果说,“学习了这些东西,记在心头,挂在口头,足以表示我是有知识的人,”那简直可以不必学习。必须认定一切科目都是所以充实我们的生活的,才会诚心尽力的从事学习。如果到了诚心尽力的地步,那么试卷上做到七十分八十分还不以为满足,须要生活受用上,也可以到七十分八十分才有点儿惬意,又哪里肯使用作弊的手段应付考试,以欺骗教师欺骗学校,归根结底却欺骗了自己?
把“学习”认作“记诵”,不是学生自己的不是,乃是历来整个教育方法所造成的结果。各学科常常孤立起来,这科跟那科不相应,这科那科又跟实际生活不相应;这自然使学生觉着入校学习的目的就在记诵这些各自孤立的科目。教学的进行又只限于教科书的范围,教科书上讲到的,得记诵,教科书上没有讲到的,就绝对不去触着它;所谓学习的工作又不出于理解教科书,抄写关于注解教科书的笔记,甚至劳作的科目也还是读教科书,抄笔记,而不必真个动手去劳作;这自然使学生以为书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读书是学生命定要做的事而不是关涉到实际生活的事。再看考试方法,教科书上说我们中国的面积有若干方里,十字军的兴起有若干原因,考试题目就是“我国面积如何?”“十字军之兴起,原因有几?”学生依照书上说的对答,就是满分;这岂不是明明告诉学生,你们的工作就是死记教科书,死记之外,再没有你们的事了?整个的教育方法如此,学生若不把“学习”认作“记诵”,才是怪事呢。
关心教育的人提出意见,指明我国教育在某某方面需要改良。我想最急需改良的是整个教育方法,决不可继续已往的错误,教学生只做记诵之学。方法的改良又有待于认识的转变,要知道现代的学习绝不是记诵之学所能了事;记诵之学,好一些可以造就门门都是甲等的“优等生”,坏一些就造就品德有亏的“作弊专家”,可是决不能造就生活充实的国民;而现在这个时期,正在开始建国大业,需要生活充实的国民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从事教育的人如果没有这一点认识,一切劳力都是白费。
受教育的学生也该认识这一点,记诵不过是个开端,跟着就得把记诵的那些东西融化在生活里,成为精神上的血肉。否则,成绩虽好,只是分数单上好看,于自己并无实益;成绩不好,勉强要他好,至于运用作弊技巧,更是极度的自暴自弃。
1943年9月5日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