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派
中国馆位于世博会规划园区围栏区A片区,北起北环路,南至南环路,西起上南路,东至云台路,占地面积约6.52公顷,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中国国家馆高63米,层叠出挑,形成城市雕塑般的风格,具有地标性质。地区馆高14米,水平展开,延伸城市肌理,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中国馆建筑总体采用不对称平衡结构,既具动感,又四平八稳,显示中国的和谐、稳定。
资料显示,中国馆是上海世博园内最高的单体建筑,总高70多米,俯看整个世博园区的所有建筑。它结构主次分明,下层地区馆水平展开,上层国家馆居中升起,国家馆三大展区全部位于33米以上,最高的国宾级多功能接待厅,位于60米馆顶。普通参观者从宽42米的76级大台阶进入国家馆展区后,直接乘坐电梯上到最高层展区——位于49米层的“东方足迹”,里面从33米开始架空,到60米屋顶,中间展区有三大层,这个平台就是地方馆的平台。
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外形特点的中国馆,线条挺拔硬朗,设计尺度大胆。它的冠顶以45°角向上延伸,形成一个倒三角形,斜度超过任何传统建筑。这一设计其实完全是从现代建筑环保节能角度考虑的,建筑本身是一种倒三角形的(轮廓),是一个自接阳体系,就是自己可以承接住太阳光的,可以起到防热、降温、减少能耗的作用。加上这个屋顶很大,飘出去后差不多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安装了很多太阳能板,这样就解决了一部分用电的问题。还有雨水收集体系,因为用电的高峰期不一样,它利用非高峰时段,用电把水制成冰,等到用电高峰时段,让冰释放出冷气,这是一种新的技术。
中国馆每一侧突出的挑梁也非常有意思,这样的挑梁,每一侧都有31根,按照其面对的方向,表面镂空篆体文字——东南西北,每个字都是一个通风洞,每个场馆的排风进风全靠它。
中国馆挑梁
中国馆展示的形式本身具有象征意义: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这是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总负责人兼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对展馆的内涵所作的描述。中国馆的建筑内涵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它是民族文化符号的聚合。中国馆必须具有中国气象,应当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巨大的斗拱外形、篆体文字装饰、源自古老宫廷的平台园林,所有这些建筑语言默默诠释着中华民族的形式感与文化精神。中国馆的外墙以中国红为主色,选用有代表性的故宫红,实际上是由七种红组成,建筑外立面四种,内部还有三种。我们从外立面自上而下可以看到四种红:顶部为1号红,第一第二根横梁是2号红,中间三条是3号红,最下面一条是4号红。多种红色的组合也寓意着“和谐”、“和而不同”的概念,是多元统一和谐中国文化的表现。
其次,中国馆的外形像一顶古代的冠帽,又像一个量米用的斗,取意“民以食为天”。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縅为来源、并从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不过并没有相互穿插的梁、縅、契等部件。这种造型使中国馆成为一个自遮阳体系。
第三,在中国馆外挑的檐口,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是四个叠篆文字——东、南、西、北。叠篆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周围省区市馆的外墙也饰有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叠篆文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叠篆的选用既标示了中国文化,又具有审美性与装饰性。
第四,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在其屋顶平台上名为“新九洲清晏”的城市花园,则引入了圆明园中“九洲清晏”的概念。其中,“九洲”之首即为国家馆,取名的“雍”,其他八洲则分别取名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建筑的边界则融入了江南园林的概念,以弱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所有这些中国元素都具有象征性:以中国古代建筑中所独有的斗拱造型为展馆的基本结构,斗拱所拥有的层层叠加、秩序井然、看似零散却拥有极强承载力的特质,恰恰体现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强大凝聚力与和谐精神;中国馆顶部采用网格设计,其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设中的经纬布局、九宫格布局以及南北轴线等元素,形成了中国馆经纬分明的建筑特点和结构布局,象征着中国文化讲求和谐,讲求规矩,整齐庄严的文化精神;展馆整体上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出中华民族“热忱、奋进、团结”的人文品格,而在“中国红”的选择上则提炼故宫中红色的运用特点,选取由深到浅四种红色,既加强整体层次感和空间感,又象征“和而不同”的中华智慧。而中国馆的斗冠由56根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原理叠加而成,代表着56个民族,更象征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凝聚。
中国馆的建筑外形塑造和强化着中国特色,概括民众一般的“中国印象”,并且用“出土文物”式的外形强化这一印象,最终用传统的中国形式感把中国馆打造成“城市园林”。这是一次利用建筑传达塑造民族文化形象的成功尝试。有两个因素值得强调一下:一个是传统建筑工艺“三錾斧”的应用。“三錾斧”是一种曾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工艺,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錾、细錾、终錾三个工序,故取名“三錾斧”。这种技艺在制造中国馆的大台阶时被广泛应用。大台阶作为中国馆的标志性景观,76级踏步、宽度达到72米的大台阶的质量与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整体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而这种效果是民族纪念性建筑与宫廷建筑的特征性形式感之一。
其次,建筑本身既具有具象性,同时又是抽象的。从设计初衷来看,中国馆没有简单选用任何一种具象的造型,而是用抽象的形态来表达中国元素。这个造型源自斗拱,但事实上,它不是一个斗拱。斗拱是一种构件而不是建筑,不具备使用功能。而中国馆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建筑,是有使用功能的。它的形式象“鼎”,但又没有鼎的耳部;像“冠”,但又进行了改造与凝练化;像“仓”,但在形式上更复杂。这件作品是这些物象的抽象与概括,从而是对民族形式感的抽象与概括。它体现着一种中国风式的建筑的开端: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