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叠加优势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级

叠加优势提升职教集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级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团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力资源终身发展为抓手,是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下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区域性职教集团。作为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徐汇职教集团由区教育局直接牵头,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并推进运作。为向区内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徐汇职教集团与漕河泾开发区企业协会、徐汇区企业联合会、徐汇区现

一、实施背景

徐汇区内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0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校9所,多年来徐汇职业学校是徐汇优质教育品牌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隶属关系、行业条块分割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中职校之间交流甚少,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够紧密。特别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企业全面市场化转型后,一些行业企业逐步淡化举办教育的社会职能,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断层和脱节现象日益严重,再加上高中入学率的提升,社会对职业学校的期待逐渐降低,职业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与此同时,“十一五”以来,面临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后,徐汇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三产的增加值占比不断提升,其中现代服务业更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亟需丰富的人才资源供给,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提升,职业学校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当地的产业、行业、企业就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增强教育的行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性。面对新的考验和机遇,徐汇职业教育迫切需要以新的发展模式来实现转型。这其中,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产教融合程度不深;二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升级不相适应;三是职业学校孤军奋战。这些问题大多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尤其是一些依托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学校,更加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中职校内涵发展模式。

二、推进举措

在寻求区域职业教育转型路径之时,2009年2月,上海市教委出台了《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由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建,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组建模式,在自愿、协议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组织。”徐汇区教育行政部门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徐汇区域特点,筹备建立徐汇职教集团。

2009年3月31日,上海市徐汇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产业和职业教育集团(简称徐汇职教集团)成立。集团由八家区委办局、四家大型企业集团、八所中职校和八所高职院校组成,是徐汇区依托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合作共同体。集团以建设人力资源强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人力资源终身发展为抓手,是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下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区域性职教集团。集团下设管理中心,配备6名专职教师,开发和推进了校校、校企和校社合作项目,实现集团的实体化运作。

在成立之初,各成员单位就达成共识:徐汇职教集团承担着推进区域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重任,必须站在建设区域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高度,打破行业和区域的分割,突破体制障碍,以集团化联动促进区域内中职校内涵发展,建构适应徐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人才需求的现代化职业教育。

三、机制改革

作为一个区域性职教集团,徐汇职教集团由区教育局直接牵头,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并推进运作。在这过程中,职教集团如同一块“吸铁石”,要凝聚集团内各单位的力量,推进各项改革举措,首当其冲就是要进行机制上的改革。为此,徐汇职教集团进行了两个层面的探索:

(一)在管理机制上,形成理事会管理模式

以理事会、秘书处、专委会为基本组织架构,理事会为决策机构,理事长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发挥政府在统筹资源、协调各成员单位利益关系方面的作用;秘书处为日常协调机构,专委会为执行机构。集团成员审议通过理事会章程后,依据集团章程,理事会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理事会会议)形式,研究、规划、部署集团全局工作,秘书处、专委会依职开展工作。

(二)在运行机制上,形成以项目推进的运行模式

在管理运行机制基础之上,为了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集团构建了项目推进式的运行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协作机制。以理事会章程为依据,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合作,搭建服务企业、惠及民生的教育发展平台。

(2)交流机制。建立区域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校际大教研制度和校企合作专题会议制度等,为职教集团的成员单位之间互通有无提供制度保障。

(3)联动机制。推进校校联动,变孤军奋战为团体作战;加强校企联动,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创新校社联动,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

(4)共享机制。根据成员单位的特点和优势,建立相应的资源库,由各单位根据需求选用,实现资源共享。

四、措施成效

(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拓展职业学校发展新内涵

1.启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针对当前职校学生培养的薄弱环节,启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工程突出“文化育人、提高素养”的总体思路,致力于通过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职教特点的德育文化,提升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和技能型人才。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职教集团建立区域中职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规划和指导区域中职校学生素养教育,并在经费和组织宣传上予以支持和保障。借助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资源,深化业务指导,加强各中职校的联系,三年一轮举办“校园社团文化节”“学生技能节”“学生体育节”展示活动,加强区域中职校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搭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建立“双师互动”机制

根据市教委要求,制订《徐汇职教集团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意见》,鼓励各校专业教师到对口专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或岗位进行专业实践,并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 自2009年以来,每年都有40多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专业实践培训。建立“企业工程师、行业专家进职校”项目,优化中职校专业教师结构。每年有30多名来自业内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到中职校兼职授课,基本覆盖了中职校骨干或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力推动了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建设。

(2)搭建专业成长平台

利用教育系统学术节平台,开展职业教育专题论坛。历年主题分别是:“任务引领、做学一体”“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中英连线——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与现代学徒制的办学探索”,拓展了中职学校新的沟通渠道,为探索职教教师成长规律、展现职教教师专业形象、寻找职业教育适合的发展路径搭建了新平台。

(二)以培训资源库为载体,以对象需求为导向,构建区域职后教育新体系

1.创建职业培训资源库

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形成旅游、酒店管理、信息技术、物流、数控、模具、机电技术应用、材料工程、化工、建筑、市政工程等各专业的培训,并且职业院校开放实训中心的功能及培训项目资源库。积极开拓、整合市、区各优秀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企业提供了建筑工程类、劳动人力资源类、现代物流行业类、劳动关系服务类、消防安全类等近百项培训项目菜单,还提供各类证书培训和讲座课程,为区域内大型集团企业提供培训服务。

2.开展需求导向的培训服务

为向区内企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徐汇职教集团与漕河泾开发区企业协会、徐汇区企业联合会、徐汇区现代服务促进中心等行业协会合作,深入企业,召开多次校企合作座谈会,了解企事业单位需求,介绍徐汇职教集团的资源库课程,发布培训信息,下发培训菜单。其中由集团牵头的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为徐家汇商城量身定做的办公文职人员培训课程,区业余大学与上海日用五金公司合作的企业管理培训部,华东电脑进修学院为中国信息产业部软件测评中心开设的职前定向培训等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企业的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目前,职教集团面向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公务员、街道社工推出菜单式职后培训课程共计232门(表2-1)。

表2-1 职后培训课程表

(三)以行业专业为依托,以合作委员会为纽带,搭建服务区域发展新平台

徐汇职教集团以学校专业为纽带,以区域行业企业为依托,成立了徐汇职教集团旅游行业专业合作委员会和数字娱乐技术行业专业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政府部门领导、企业高管、职业学校院校长,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徐汇职教集团作为专业合作委员会的召集人,定期召开会议,确保工作正常运行并给予经费保障。

在这一新平台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产业行业政策、职工培训政策等信息,行业专家可提供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行业最新动态,校企双方可整合双方资源,共同开展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职业院校的开放实训中心向企业开放,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培训、人才输送与企业对接,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与行业专家、企业工程师进院校双方良性互动等,从而较好地实现了行业对专业学习的有效指导,以及专业对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拿徐汇职教集团旅游行业专业合作委员会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行业各领域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旅游产业和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该委员会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使区域旅游职业院校专业与区域旅游行业、旅游企业实现对接,以提升旅游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例如:和区旅游促进会、徐汇职业高级中学联手举办“2012年上海市旅游饭店行业服务技能大赛赛前强化训练班”、举办展览讲解员初级培训等。

(四)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提升素养为关键,拓宽职业教育发展新领域

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徐汇职教集团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下审视自身发展,主动寻找新的生长点和发展点。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职教集团又融入徐汇社区教育大背景下,成为区域“大教育”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职教集团发挥职业院校的课程优势,针对街道、社区、居委干部,社区居民及社区中小企业、两新组织提升业务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开发了近百门课程,向街道、社区提供菜单式课程资源服务。例如开设“我的公民意识”之“和谐家庭建设”和“居民礼仪”讲座,面向社区居民开设家庭厨艺培训、DIY西点培训班等,都在社区居民中产生了热烈反响。

为履行社会职责,宣传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走进社区,让社区广大学生、家长、居民对职教有关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职教集团在2012—2015年连续4次参与徐汇区十三个街道(镇)大型教育指导咨询活动。

五、体会思考

通过近六年的实践,徐汇职教集团进一步明确了区域职教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把握了职教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规律,也进一步理顺了成员单位的关系,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困惑。

思考一:建立由区域职教集团牵头,相关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平台与合作机制是打破条块分割和供需信息不对称的十分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所扮演的第二政府角色,及在本领域的影响力,是合作机制必不可少的保障。但是,由于先天缺陷,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的区域职教集团对区域内的行业、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号召力还是有限的,需要得到上一级政府的更有力的支持和协调。

思考二:职教集团坚持职前职后一体,以合作共赢为原则,在“学校发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校社合作”四个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在政府指导下的职业院校、企业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然而在各个成功案例背后,行业企业包括学校对政策的依赖性依然很强。如何把握政策发展趋势,研究出台更有前瞻性的发展举措,进一步提升集团的发展能级也成为职教集团发展的一大难点。

思考三:在整合社会、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资源开展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的过程中,徐汇职教集团的工作既有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公益性,又具有市场的灵活性,“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成为职教集团的主要工作特色。顺应这一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如何健全职教集团运行机制,规范集团化办学的准入、退出和过程评价制度。

职业教育领域的变革不仅是教育变革,更是一种社会变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建立和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后徐汇职业教育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转型,不断提升联盟基础性能力,努力打造品牌,使之真正成为区域内最具创新性、最有活力的职教大联盟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基地。

(撰稿人:邹胜群 审稿人:沈 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