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璐
一、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一)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目标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生命,培养社会能力,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爱护人类所共存的环境(见表1)。
(二)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当前台湾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的旋律”“温馨你我他”两大部分。在“生命的旋律”部分,主要有“生命的跃动”“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挑战”“生命的尊严”等内容。“温馨你我他”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全方位发展自己的人格。在初中,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且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以及教师使用的《生命教育手册》。2003年,台湾“教育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规划,正式颁发《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类选修课课程纲要》,详细规定了高中实施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的目标、内容等。2006年,台湾将生命教育正式列入高中正式课程中。2009年,《普通高级中学生命教育类课程纲要补充说明》再次阐述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见下页表2)。2012年,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包含四大主题与十二项核心素养(见表3)。
表1 台湾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目标
表2 2009年台湾高级中学生命教育内容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3 2012年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主题单元与核心素养
二、台湾中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方式
(一)独立课程与综合课程的融合
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的中学开设了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诸如台中市的明晓中学在1998年开始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保证每周两节生命教育课时,编写配套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此外,晓明女中为保障生命教育的实施,还专门培训了一批生命教育师资,同时独立设置生命教育,保证课时,使得晓明女中学生更加系统和集中学习生命教育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命教育课虽然是实施中小学生命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不少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重叠的内容。因此,台湾小学进行生命教育普遍采取的方式是综合课程。因为单独设科使得中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师并不重视生命教育,往往将生命教育的职责归于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这样不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生命教育资源。学校若开设综合课,将生命教育融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能够整合学校生命教育的资源,使相关学科形成合力。基于此,台湾往往采取独立课程与综合课程相融合的方式来实施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网站的建立
台湾有两个关于生命教育的重要网站:分别是台湾“教育部”建立的生命教育学习网(http://life.cpshs.hcc.edu.tw/)及生命教育全球资讯网(http://life.ascc.net/)。这两个网站给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生命教育资源。此外,网站还给中小学生提供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实施生命教育的资源。同时,生命教育网站还设置网络论坛,邀请学者专家就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发展前景等发表开拓见解并提供辅导。除了官方设立的网站之外,不少中小学自行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网站。
(三)品德教育的渗透
2012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颁布《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动品德教育实施计划》,要求将品德教育融入学校发展计划、课程计划、校务评估与督学视导活动及学习领域创新教学统整活动中,结合生命教育、人权教育、公民教育、体育、阅读及环保学习等。因此,各中小学进一步将品德教育方面的相关活动渗透到生命教育中,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也包含了品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四)校外社群的推动
台湾常见的校外社群有“慈济大爱妈妈”“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得胜者教育协会”等。校外社群通过开发生命教育课程,举办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等来推动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如“慈济大爱妈妈”到中小学推行的“静思语教学课程”,“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开设的“彩虹生命教育课程”,“得胜者教育协会”推行的关于生命教育的“得胜课程”。台湾不少中小学都有一位专业的爱心妈妈负责“静思语课程”,举办各式各样关于生命教育的活动等。这些爱心妈妈不讲教条式的道理,而是用故事的方式,伴以视频,让中小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过程中接受相关的教育。“彩虹爱家生命教育协会”主要是提供亲子生命教育课程及活动,此外还提供中小学教师生命教育的研习课程。“得胜者教育协会”建立青少年“得胜课程”、设立生命教育论坛等。2012年,该协会开发的“得胜课程”的教材包括《问题处理》《情绪管理》《真爱守门员》《自杀防治》《宽恕教育》等,在很多学校得到推广使用。
(摘自《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