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转向及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中后期,工业化进程中的日本在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价值选择上一度陷入迷惘,致使当时的日本教育被称为“荒废的教育”、造就“荒芜心灵”的教育。据官方统计,日本1998年公立中小学生自杀身亡的达到198人。日本文部省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的主张。20世纪末,日本政府专门研究了在中小学开展以体验方式为途径和载体的德育方式。

○李晓红

20世纪中后期,工业化进程中的日本在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价值选择上一度陷入迷惘,致使当时的日本教育被称为“荒废的教育”、造就“荒芜心灵”的教育。随着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日本教育逐渐走向健康和谐的轨道,德育在这三次教育改革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价值择取与引领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实际成效,本文就此作相应的介绍。

一、迷惘与困境: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小学德育遭遇的价值挑战

受以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为核心价值导向的影响,日本战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本体性的价值危机,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随之异化,道德教育不再观照人的心灵,而是隐没了人的个性,缺失了对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关注与引导。

(一)忽视道德教育造成难以遏制的“教育荒废”

战后的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由于对人的灵魂塑造、精神世界的丰富等方面缺乏必要的观照,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浪潮中被边缘化,导致了日本人精神的贫瘠,信仰以及敬畏心、感恩心、同情心等的缺失。这些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日本中小学教育在“经济偏执”“学历偏执”“工具理性偏执”“功利主义偏执”的长期浸淫下,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酿成了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一,校内暴力事件增加。例如,1998年日本公立中小学校内暴力事件共发生29685起,比1997年上升了26%,其中初中生占77.5%。第二,青少年犯罪率提高。日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少年刑事犯罪,尤其是以杀人抢劫为代表的恶性刑事犯罪案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第三,自杀率居高不下。据官方统计,日本1998年公立中小学生自杀身亡的达到198人。第四,退学现象严重。中小学生对学习普遍失去兴趣,不少学生沾上不良嗜好。为此,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教育荒废’表现为拒绝上学、青少年行为不良、儿童自杀、校园欺侮、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等”。不难看出,所谓的“教育荒废”,其实质在于“心灵的荒废”。

(二)隐没个性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其价值本真

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道德教育不仅存在本体性危机,还存在隐没个性的教育价值误导。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漠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漠视,导致儿童的个性被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所忽视。正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的本质是儿童在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中,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自主性没有受到尊重,感到被置于了种种心理的重压之下”。由于儿童的个性与尊严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恐惧乃至抵触和不满与日俱增。当道德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当道德教育远离人性关怀的时候,儿童的完满个性就必然受到戕害。这样的教育不仅严重影响了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充分发展,还必然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三)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缺失的道德教育造成不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儿童

在长期主体性缺失的教育范式下,道德教育忽视了对儿童进行关心他者、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教育引导和道德实践能力的养成,从而造成了儿童的心灵孤独、性格偏执、人际关系冷漠等。其次,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善待他者、包容多元的教育,缺乏对儿童的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导致儿童对生命缺乏理解、对生存缺乏理性、对自然缺乏体验,造成他们的尊重意识极其淡漠,不仅容易伤害其他生命个体、暴力侵害同族同类,也容易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终结自己的生命。同时,他们不仅厌恶自然、掠夺自然,而且恐惧自然、远离自然。

二、坚定而执着的抉择:20世纪末以来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

面对日益严重的教育价值观迷惘与困顿,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偏离,日本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和改进措施,以“扭转基础教育的颓势”。

(一)心灵的教育——直抵儿童的内心世界

为了关照并重塑日本儿童的心灵世界,构建具有新时代适应性与超越性的道德素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在进行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始终是其核心主题。日本文部省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的主张。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培育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强调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培养,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为配合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用于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同时,日本政府和文部省多次下发敕令,要求各地教育委员会认真贯彻道德教育首位的精神,坚决履行道德教育对儿童心灵教育的具体要求,扎扎实实推进道德教育范畴下的心灵教育,并重视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德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改观,促进了青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育,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整体上有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二)个性与人性的教育——造就儿童完满的个性品质

针对长期漠视儿童个性教育的积弊,日本政府提出了丰富儿童个性与培养儿童人性的道德教育主张,并在落实上下足了功夫。

日本教育部门强调,完满的个性是每个人不可代替的基本素养,不仅要完善自我个性,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学会与他人共存共荣,关注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为代表的社群意义上的利益。认为完满丰富且具有日本人特点的人性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同情心、敬畏之心,有对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高度认同,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也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养。为此,日本政府在中小学校大力推动“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运动”的道德教育,明确要求各都道府县必须认真领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有关精神,积极贯彻到学校日常教育之中。同时,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负责道德教育改革的调研分析、方案设计、督促实施、提供指导,并通过咨询报告、行政敕令等方式,积极推动、有力保障道德教育的实施。

(三)体验教育——培育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

20世纪末,日本政府专门研究了在中小学开展以体验方式为途径和载体的德育方式。1997年,日本文部省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计划,1999年,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发表咨询报告,特别强调在“生活体验、自然体验”之中培养儿童。自此,体验式德育便在日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体验教育不仅旨在塑造儿童的生存能力,还注重培育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在生存能力塑造方面,要求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体育与艺术活动体验等,历练儿童的道德意志、坚毅品质,增进其对自然的理解和探险兴趣及本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日本中小学特别重视德育的体验教育,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培养锻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的培育方面,体验教育特别强调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学会尊重人、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节制和克制、学会善待和保护生命。2008年,日本文部省在总结以往德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方针:“道德教育,应该以教育基本法以及学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基础,把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充分体现出来。在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故乡,致力于创造有丰富个性文化的同时,遵守公共精神,为构建民主的社会和国家不断努力。与此同时,要尊重别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爱护环境,开拓进取。为了培养有这些精神的日本人,首先就要把培养他的道德性作为最基础的目标。”

三、“他者镜像”:日本中小学德育对我国德育价值的启示

无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重心,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进一步重视,道德教育应当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切实的加强。

中小学道德教育既要有工具性价值,也要有终极性价值;既赋予儿童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与行为,也赋予儿童内在的道德坚守、道德信仰、价值理想和精神气质。总之,将儿童完满人格的养成作为教育的使命、将坚持树德立人作为中小学德育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和导向。

要实现中小学德育“立人”的本真价值,道德教育就不仅要在儿童生活世界中获取教育资源,为此,学校的德育就有必要不断反思并修正德育的实施过程、方法、途径、形式。要注重德育的多学科渗透,重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和支持青少年德育的良好氛围。比如,日本规定每年7月份为全国“防止不良行为加强月”,11月份为“健康培养加强月”,各都道府县都设立了“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夜间电话教育咨询研究推进会议”“欺侮弱小同学问题的对策本部”“儿童健全育成综合中心”等,以推进与振兴学校道德教育事业。这些经验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

(摘自《中小学德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