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构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机制创新的行动路径

建构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机制创新的行动路径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浦区在加强基层学校课程领导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着力明确改革的方向与特色所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一直是本区创新试验的总目标,也是杨浦区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在项目推进中,区域注重引导基层学校课程领导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为创新试验区建设添砖加瓦。杨浦区区域平台建设为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奠定了实践基础。杨浦区目前已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学业质量监测中心三大平台。

1.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导向应是区域方向上的学校特色

杨浦区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指导思想是强化价值引领,在统筹和定位各项工作的区域方向的基础上,注重学校课程领导的特色建设。 自2009年至今,已开展了两轮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导向日益明晰。

(1)定位区域方向。

杨浦区在加强基层学校课程领导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着力明确改革的方向与特色所在。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一直是本区创新试验的总目标,也是杨浦区教育特色的重要体现。在项目推进中,区域注重引导基层学校课程领导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为创新试验区建设添砖加瓦。 目前,经过前两轮创新试验区行动计划的实施,针对绿色指标“学生学业水平指数”中高层次思维能力(高阶思维)的评价,加之与大学联手进行理论建构,与专业评估机构合作进行实证评估,杨浦区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对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区本理解,逐步将创新试验聚焦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个性的培养上,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杨浦区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性评价模型(具体见图2)。在培养策略上,以区域推进的方式,着力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致力于全体学生得到创新教育的启迪、获得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滋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图2 杨浦区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性评价模型

(2)彰显学校特色。

学校是课程领导的主体。在项目实施中,各基层学校主动拓宽教育渠道,联动高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形成一批符合本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此外,在区域层面的统一管理与指导下,“一校一计划、一校一方案、一校一点评、一校一督导”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形成。在学校课程建设调研中,区域制定研发了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实施与建议、减负增效与责任、教师教学与发展、质量监控与评价、学校个性指标共六项一级评估指标,把学校个性指标作为六大指标之一,说明不仅仅关注区域层面共同的标准,同时还关注学校课程建设的特色。

在促进区域学校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的过程中,区域层面也只是借助大学研究人员、市教委教研室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尝试构建创智课堂的课堂愿景,在具体落实到基层学校时,则注重通过表现样例的开发、学科创智课堂实践指南的编制,引导一线教师立足学校实际和课堂实践,以符合学校文化追求、适合班级学生特点和能够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开展创智课堂的实践研究,开发相应的学科表现样例和创智课堂实践指南。

为提升杨浦区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师创新能力,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杨浦区针对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不同需求,开展了不同学段专门的教师创新能力建设师训课程。它是旨在通过学习创新教育的先进理念,了解创新教育的经典案例,分享出访教师的教育感悟,不断形成教师对创新教育的个人见解,促进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的系列化课程培训。同时,在校本培训上,遵循“低结构”的校本培训课程开发机制,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生成培训专题,并结合培训课程计划调整培训节奏和内容。从而使校本培训能够符合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并使校本培训课程在符合教师实际教育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有计划、有专题地开展,形成长期的系列化、课程化培训架构。这些做法都强化了区校两级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应性。

在督导评估方面,近年来,在对中小幼学校进行办学水平的绩效考核中,教育督导室的指标研发一方面注重体现学校办学的基础指标,如严格规范执行学校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认真落实减负增效工作等;另一方面又大大加强了体现学校特色办学、个性发展的学校发展指标,如积极开展创新拓展日的活动,注重师生体质健康,开展阳光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目的是通过这些考核指标的引领,注重发挥考核指标对学校工作的导向作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同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学段的学校还设置不同的绩效考评制度,百分制中有15分的“特色绩效”考核项目,主要包括综合改革项目和特色创新项目。例如,高中学校要考查学校是否参与市特色高中建设,是否参与区第二轮高中特色创新与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是否规划实施个性化学程研究及走班制教学改革并取得阶段研究成果,是否严格按照上海市、杨浦区教育行政部门文件中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规范实施,是否开设专门的生涯辅导课程且配备专职辅导员等;初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则考查学校是否参与课程领导力项目及国家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否参与“创智课堂”试点项目并取得成果,是否参与市级或区级立项的“创新实验室”项目、创新拓展日项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项目,小班化教育项目,教研联合体项目等;幼儿园学段则看中其是否承担国际联盟带教工作并取得成效,是否承担研究、试点、评优项目任务等。此外,对学校的绩效考核尤其重视学校的“进步指数”。区域进行督导评估工作时,并不是采取传统上“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将任务细化、下达到每个责任人,而给出的督导评估意见与建议也是真正立足于本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全面考量所在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的。

总而言之,杨浦区在加强基层学校课程领导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清晰地认识到改革的方向与特色所在,不仅仅强调学校课程领导要指向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而且强调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督导评估体系的建设要充分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引擎是区域平台建设

毋庸置疑,要在区域层面加强、提升基层学校的课程领导必须有区域平台的支撑。杨浦区区域平台建设为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奠定了实践基础。因而,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中,区域层面要注重充分利用已有的优秀资源平台,推进各项研究工作的落实。杨浦区目前已建立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学业质量监测中心三大平台。

(1)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建设。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既要规范执行国家课程,满足国家课程实施的要求,又要创造性地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为此,杨浦区在2010年3月成立了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按照《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三年规划》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及包含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等在内的其他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发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区域共享课程,产生了区《小学博物馆课程》以及市青少年科学院沪东分院组织院士与中学生大手牵小手的“双进入”活动等项目,同时在高校附中及控江中学、杨浦高级中学等试点学校建设了一批创新实验室和相关课程,如上理工附中的机器人实验室、财大附中的金融实验室等;另一方面,还注重挖掘区域优质校本课程资源,以课程资源建设中心为平台,将这些课程资源集聚和辐射,进行区校联动式的共建共享,如中学的《心灵体操》《漫游心空》,小学的《儿童哲学》《玩游戏,学科学》等课程。为使此项工作有序、规范地运行,制定了区中小学“创新拓展日”共享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相关文件和运作机制,分别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完成了三批入库校本课程的征集、整理和专家评审工作,产生出了区域中小学校近60门区域中小学课程共享的优秀校本课程,进一步丰富“我的创智天地”课程资源库,以满足不同学段不同潜质的学生成长的需要。同时,杨浦区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构筑区域性拓展型课程资源平台,通过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2)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成立于2009年4月,是杨浦区建设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依托高校合作共建的主要项目之一,是由区教育局行政推动、区教师进修学院业务推进,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重要平台。同时,也为教师重新跨进大学之门,汲取丰富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杨浦区通过共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加强基础教育与高校的衔接,实现了共享双赢的目的。区域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推进发展的方式,力争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探索创新型师生培养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对教师培训的组织、设计和评估功能,不断探索创新区教师培训的新体制和新机制。按照“改革创新、科学管理、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整合区域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开放、灵活、多样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和评估,制定年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的管理,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建设精品区本课程;采用全员培训与分层分类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校本研修与校际合作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高一层次学历进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满足各学段、各学科、各层次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此外,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还要负责本区中小学(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推荐、评审、考核等事务性工作。

(3)学业质量监测中心建设。

2011年11月,杨浦区成立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心。监测中心由杨浦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双重领导,中心下设管理组、研究组和专家组。由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教研室、德研室、科研室、信息中心以及教育局高中科、义务教育科、服务科、招办和督导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管理组;成立由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质量监测中心研究小组;组建杨浦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工作专家组,由高校专家、市教委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和区专家组成。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支持系统、评价系统和报告系统。支持系统是指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领导决策和人力资源的组织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各监测点相应的支持系统。评价系统是指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估的指标体系、质量的测量系统以及分析评估系统。它是整个工作系统的核心部分。报告系统是指对各监测点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结果进行反馈、报告的规范和运作系统。

总的来说,杨浦区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心、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学业质量监测中心一方面在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完成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另一方面也注重平台间的系统联动,比如说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入库的优秀课程需要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的支持与帮助下,完成对其他学校相关教师的培训研修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区校间的共建共享,使优秀的区本课程和校本课程资源能够让全区广大中小学生切实感受到其魅力,收获成长。而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监测则始终贯穿课程资源整合、教师研修等过程之中,成为强有力的实证证据,从而为下一步的工作推进提供依据。三大平台为研究推进过程中各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扎实的操作基础,而区域在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利用好已有的优秀资源平台,以此推进各项研究工作的落实,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3.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最佳切入点是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形塑学校文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对学校课程理解与规划的重要方式,更是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重中之重。在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建设中,课程建设机制是机制建设的重心。针对各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如课程建设指导思想不明确、课程方案落实不到位、课程资源利用不充分、课程实施质量缺乏监控等问题,过去几年中,以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为基地,通过区域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学校课程规划的编制及区校联动式课程开发机制的有效运作,杨浦区在区域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思路、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初步构建了一个整合区域资源、课程结构优化、课程门类丰富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创智课程”系列。回顾这一探索历程,学校课程建设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组织变革的先导性。

在杨浦区推进学校课程领导的建设中,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室以及力图实现教研室功能转型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为支持各类学校的课程建设,在区域教育基地、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等校外教育实践活动资源和学校之间积极、主动地开展中介联络工作。再比如区域的课程资源建设中心,作为区教研室这一传统平台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联合各大课程资源提供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实验工作,等等。这些都表明,随着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逐渐实现和课程运作系统的改变,教研室正发生积极的职能转变。作为地区课程发展中心,教研室开始承担参与决策(研制符合地方课程发展需要的各种政策和制度)、专业引领(主要是国家课程有效实施、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指导)、质量监测(运作基于课程标准的质量监测、实施基于数据分析的报告与建议)等角色。进一步说,教研员正努力成为专业的课程领导者,教研工作的重心也由传统的执行教学政策和开展教学研究走向发展地方课程政策和研究课程发展。杨浦区的课程建设之所以开展得富有成效,应该说教研室等部门因应课程变革的需要发挥了积极的先导作用。组织职能转变是教育变革的核心,亦是变革成功的重要标志,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组织的变革为加强学校课程领导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2)课程建设方向的明确性。

作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区依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稿)》的规定,明确提出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创智课程”系列,并对其内涵、特征、核心理念、构成要素、开发机制和支持体系做了明确的阐述。特别是对创智课程理念的阐述较好地反映了区域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关系,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凸显“注重学生参与、践行集体审议和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思路。这对引导各学校的课程建设,避免陷入为开发而开发的课程建设误区是有益的。在区域课程建设方向的指导下,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建设,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以及基础教育内部学校和区域共同开发的课程资源库。该资源库通过良好的机制运作,目前正成为区域内各学校课程建设的原创源,为不同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相应地也为不同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开放而又多元的学习机会,从而促进了学生智慧的发展。

(3)课程建设网络的贯通性。

杨浦区的课程建设可谓是全区卷入式的,区域各类课程建设力量的交叉融合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课程建设网络。在横向上,区域基础教育外部的教育资源:周边的高等院校、少年宫、少科站等校外教育场所资源以及各类教育基地资源,联同区域教育系统内部的校内外教育机构、家庭等教育资源都积极参与各类课程及其相应的实验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满足学校课程建设的需要及不同潜质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纵向上,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围绕学生的创新素养开展了相应的特色课程建设,初步形成全学段相互衔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拓展型课程系列和创新个性培育课程。而后由课程资源建设中心、资源提供校和教研室负责开展具体课程建设的实验工作,通过在校本课程共建共享课程联盟校的实验,总结课程实验效果,对区域共享课程进行质量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加以改进,以便使之进入区域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在全区范围内获得推广。总之,通过纵横贯通的课程建设网络的运作,不仅创智课程资源库和科教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等区域课程建设平台得以建立,更关键的是这些平台所承载的课程的质量也得以提升。

(4)区校两级课程建设的双向激励性。

虽然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学校,但杨浦区在区域层面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有力地焕发了区校两级课程建设的活力。一方面,区域致力于发挥课程资源整合和服务功能,建立学校特色课程培育机制,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指导与服务,建立区校联动、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机制、公共服务平台配送机制,畅通课程资源共享的渠道;课程建设评估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校课程向区域共享课程的转化,同时通过建立共享课程的培训制度、共享平台的使用制度以及共享课程实施质量监控制度等;强化学校层面共享课程的实施水平,提升共享课程的校本适应性。另一方面,学校对共享课程的需求与选择作为区域反思共享课程建设状况的信息来源,能够为区域共享课程的范围拓展和质量提升提供方向,从而提升区域课程资源建设平台的研发和服务能级,推动区域课程建设平台的不断更新。区校两级课程建设的双向激励性使学校课程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为学生学习机会的改善提供了契机,对促进杨浦区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以及区域课程建设的均衡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根本任务在于课堂教学的转型

课堂是课程变革的主阵地。课堂转型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深化的重点。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要聚焦课堂,因而杨浦区在过去几年中以“创智课堂”理念为引领,不断推进课堂转型和教学变革,致力于改变区域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高耗低效现象。课堂作为课程变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端,要撬动教师改变是极其困难的。更何况以往区域在推进课堂转型和教学变革时多采用行政推动和集体培训的方式进行,这种外部推动机制的实施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因而如何探索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的新机制就成为区域组织面临的重要挑战。总结区域过去几年的探索,我们可以发现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机制的创新主要体现为:

(1)课堂变革愿景的公共形塑。

对课堂变革来说,形成变革共识是极为困难的,相对于怎么改的问题,为什么要改,改成什么样等问题更具根本性。杨浦区在推进学校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的过程中深刻意识到形成共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多方思考、观点角逐的过程。为此借助课堂变革动力系统、信念系统的运作机制,区域动员各方力量,集一线教师、教研员和大学研究人员的智慧于一身,建构了既扭转区域课堂弱势,又体现课堂转型国际趋势的“创智课堂”理论框架。并通过感召系统的运作,在区域层面增进各类人员对创智课堂理论框架的研讨交流和思维碰撞,促使创智课堂成为区域课堂变革的公共话语,从而促进教师由观念理解向行为阶段转化的过渡。实践表明,在充分吸收各校先进经验、教研员观点表述、教师观念表达和研究人员观念建构等各方智慧基础上形成的创智课堂理论框架,作为区域课堂转型和教学变革的愿景,形塑了区域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公共追求,为深化和落实创智课堂的变革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变革机制的系统设计。

在顶层设计上,杨浦区区域课堂转型和教学变革机制四大系统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其整体性。四大系统环环相扣,整体运作,充分体现了课堂转型和教学变革机制的创新性。首先,从动力系统开始,一项变革为何要发生,在区域层面面向全体教师的危机表述揭示出“为什么要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课堂变革由此得以启动;其次,注重对创智课堂的内涵挖掘和愿景形塑,借以形成和运作信念系统,阐述课堂变革应该朝什么方向改;再次,强调大学研究人员、教研员、一线教师等不同群体之间的观念碰撞、智慧共享以建设感召系统,有助于进一步坚定不同群体对变革的认同感与使命感;最后,从深入各学段各学科开发创智课堂表现样例、调动各学科教研员开发创智课堂实践指南、从试点校实验校向全区整体推进、持续监控并反思等方面着紧用力,运行实践与导向系统,用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实践表明我们有能力去改。因而,课堂变革机制的系统设计超越了以往只关注如何去改的单一路径,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为什么要改、改成什么样、如何改和怎样再改,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强化变革的合理性,真正揭示变革的合理化历程,促进教师认同变革并积极投身变革之中。

(3)多种政策工具的使用。

政策工具是政府为达成政策目标所采用的不同机制的组合。杨浦区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机制采用多种政策工具推进变革。以Hood等人的工具分类为例,政策工具通常可分为:权威型工具(Authority)、信息型工具(Nodality)、财政型工具(Treasure)、组织型工具(rganization)。其中权威型工具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合法权力发挥影响力;信息型工具指政府在信息网络中通过“中心”运作的能量发挥影响;财政型工具指政府通过资产或可替代性资源发挥影响力;组织型工具指政府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实体组织发挥影响力。在课堂变革的推进中,杨浦区综合运用上述多种政策工具推进变革。具体而言,不仅通过《杨浦区创新试验区新三年行动计划》这类政策文本引导变革,而且通过建立“创智课堂”网络平台,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专业支持和展示平台,同时为试点学校的课堂变革实验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并借助区教研室、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联谊会、教研联合体等组织的力量推进创智课堂建设。虽然这些政策工具运用的方式有所不同,强弱亦有差异,但对推进区域层面的课堂整体转型都产生了深入的影响。

(4)有效解决课堂变革与政策落实的中间落差。

以往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历史证明,导致变革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变革从未被实施过。杨浦区在推进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课堂变革政策落实的中间落差,不仅自上而下地采取上述多种政策工具,而且通过开发创智课堂的表现样例和编制学科创智课堂实践指南,自下而上地搅动教师变革实践的发生。特别是采取自中间而下的策略,借助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联谊会、名师工作室、教研联合体、党性实践共同体等区域各类专业机构或团体推进创智课堂建设。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团体的引领作用,使教师的课堂变革行动获得专业支撑,保证课堂变革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专业团队由于对创智课堂理念缺乏理解和认同,加之某些不确定的原因而走向课堂变革的反面,成为课堂变革的怀疑者,甚至是绊脚石。

5.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关键在于督导评估

为了适应新时期促进上海基础教育实现“五大转型”和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发展要求,杨浦区从区域督导评估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在新型教育督导评估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育督导评估行动方式,创新区域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构建“绿色引领、评价整合、目标一致、学段贯通”的特色区域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与工作平台,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营造了支持性的教育文化生态。

(1)专项督导机制导向明晰。

为了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接市教委教研室的“绿色指标”,杨浦区立足本区教育发展实际,认真研制教育督导考核指标,在“绿色引领”的价值取向的驱动下,着力构建了以“绿色指标”为导向的专项督导机制。尤其要重视杨浦的教育短板(学业负担)与教育特色(高阶思维)在绿色指标的区县调研报告中呈现的量化结果。具体言之,涵盖了旨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助推区域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的有效教学专项督导,旨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督导,旨在提升学校课程领导水平、完善区域课程品质的课程领导力专项督导,旨在健全学生身心人格、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建设专项督导等多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由此,杨浦区教育督导评估实践卓有成效,区域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杨浦区十分重视实现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区本化实施。例如,为真正了解本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杨浦区于2015年6月对本区小学五年级、初中七年级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全样本调研,还创造性地研制了“杨浦区中小学生作业负担6大指标”,分别为:学生对教师布置作业的设计指数、评价指数、反馈指数,以及学生对老师布置作业的认知指数、情绪指数、行为指数。

(2)评价衔接机制纵横贯通。

教育要创新发展,教育评价的创新必须先行。为此,杨浦区尤为注重发挥教育评价的改进和发展功能,依循“评价整合”的理念先后进行了“幼小衔接评价机制改革研究”“小初衔接的课题研究”“联盟学段衔接机制改革研究”“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初高中衔接项目”“基于与高校衔接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并在充分吸收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构建了横纵贯通的以学段衔接为重点的教育评价衔接机制。一方面,从横向铺开,梳理我区各学段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方式、功能、价值等,形成相对稳定的评价项目,推动区域整体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型和创新;另一方面,从纵向深入,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引领区域学校个性化开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实施。由此,杨浦区推进了多元评价导向的区域教育评价改革,正在逐步实现从单向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转变。

(3)学业质量监测机制综合统筹。

为了整体把握学业质量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杨浦区大力推行区域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改革,进而构建了综合统筹的学业质量监测机制。通过联合区内外相关教育专家、研究机构,杨浦区牵头成立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心,组建了专业性研究团队和工作平台,为区域学业质量监测提供了人力和物力支持。同时,杨浦区教育局聘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知名专家研究团队进行专业指导,拟定了区域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的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监测量表、工具,开发了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评估、分析、反馈和指导系统。由此,杨浦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推进了“绿色指标”的区本化实施。

(4)学校办学绩效考核机制因地制宜。

在革新的督导评估理念指引下,杨浦区教育局着力构建了因地制宜的学校办学绩效考核机制,不仅重视考核学校办学的基础因素,同时重视考核能体现学校特色办学、个性发展的发展性因素;不仅重视考核基础教育系统内的绩效因素,同时兼顾考核社会绩效因素和长远绩效因素。对此,杨浦区教育局极力避免对区域各学校办学绩效进行“一刀切”和整齐划一式的考核,尤为重视考核各学校的“进步指数”和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办学实际采取了因校而异的考核方式,并注重发挥绩效考核对学校办学发展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各学校围绕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展开办学实践探索,因地制宜打造办学特色进而创建特色学校。由此,杨浦区革新了学校办学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6.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聚焦点是教师的能力建设

经过努力,杨浦区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开放性的教师培训格局,所开展的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特别是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成立为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组织保障,实现了教师研修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质的飞跃。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发展中心在队伍结构、研究水平、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水平尚不能完全满足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培训资源(区内、兄弟区县、高校、国外)整合的范围和深度距培训能效提升要求还有差距。在上述认识基础上,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设上注重了以下方面的探索:

(1)导向上的双重创新性。

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要有懂创新、能创新的师资队伍。而适应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师创新,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指的是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教师创新,可见此处的教师创新素养具有内在的双重性。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上,要求将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与教师创新素养的提升作为双重导向——前者是间接导向,后者是直接导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将“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教师能力建设”师训课程作为区师训工作的重点,在落实上以双重创新为导向,首先注重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开发实施针对不同学段教师的培训课程,其次将课程维度划分为“创新意识与素养、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实践与方法”三个维度,这就既照顾到了创新素养本身的要求,又融入了服务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视角,从而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构建起贯通中小幼、横跨三维度、汇聚必修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其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计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既有牢固的基础,又有充足的弹性,这本身就符合创新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

(2)结构上的纵向整合性。

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是一个纵向涉及多个层次和学段,横向包括众多机构单位的庞大系统。以往的体系建设往往是各个层面、学段、机构单位分别推进,各自用功,造成衔接上的不少问题,重复浪费现象也比较突出。进一步优化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必须克服这些弊端,加强不同层次、学段之间的衔接。杨浦区在多项培训机制的建设中对此做了有效尝试,例如在校本培训机制建设方面,立足“体验与实践”类课程,建立区域和校(园)两级校本培训机制,通过在区域层面建立、完善校本培训课程的过程管理平台、分享交流平台以及区校两级的校本培训评估激励机制等。一方面推动校本培训课程建设的专题化、系列化、规范化,另一方面激励不同学校(园)之间分享经验,共享成果。此外,我们还在见习教师培训中逐步建立起涵盖“区域层面、学校层面、教研(备课)组层面、带教教师层面”,贯通中小幼的一体化培训课程体系。这些都极大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纵向整合性,减少因缺乏衔接造成的损耗浪费,提高了培训效益。

(3)实施上的按需适应性。

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为成人学习者,能满足其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项目最能激发参与动机,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设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按需设计,避免单纯地自上而下。为此,确立了“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分类培训、按需施训”的工作原则,加强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研。根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形式,为教师提供菜单式培训课程,让教师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在具体的组织机制上,按照“需求问题化、问题专业化、专题课程化”的思路,促动专业发展工作由单一指导型向研训互通型转变。通过走进学校听课、调研、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一线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炼研究课题,开发培训课程,使得研究、培训、问题解决、专业成长四位一体。

(4)资源上的开放共享性。

区域层面教师专业发展所能起到的最为独特的作用莫过于资源的集聚性。区域可以在统揽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对外的开放,集合、扩大可供利用的资源,对其加以梳理、分类、补充、合并,对最为优质的资源予以整理共享。因而在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建设上,特别注重在区域内优质发展资源的发掘、整理上狠下功夫。例如通过研制推进《区域推进初中教研联合体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的跨校教研平台,形成由联组教研、区级大教研和学校个体教研构成的有效教研三大支柱,既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又提高其覆盖面;还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由区教师进修学院牵头,以复旦附中、交大附中、控江中学、杨浦高级中学等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依托,联合区内各高中成立的以服务、指导、协调为目的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高地,集聚优质资源,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此外,杨浦区还有着上海市起步最早的小学教育集团,拥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作为一个松散型多法人的联盟,它的有效运作更大程度上也是有赖于课程建设、教研联动、资源共享和师资的柔性流动等。综合来说,杨浦区通过建立学前联盟园、小学教育集团、初中教研联合体、高中教育联盟和学科高地联动机制建设,以及建立少科站、少年宫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与学校联合共建机制,实现了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各合作团体为实现“均衡、优质”的教育目标,在“辐射引领、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下开展工作,研究依托高校办学,通过引入课程、培训师资、资源共享、文化熏陶等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和方式,在办学理念、课程延伸、学制贯通、招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优质资源广为辐射,涌现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有内涵”的特色学校。

7.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重点在于机制的联动运转

的确,从区域层面加强学校课程领导需要立足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课程资源建设中心、学业质量监测中心三大平台,为区域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校课程建设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依托于“创智课堂”建设,实现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但是,这四大机制之间从来都不是分头推进、各自为政的,而是一个整体,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彼此砥砺,相互促进。例如,课程建设机制的运行因为需要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内在地要求教师专业发展;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本身也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起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四者的关系可用一个“飞机模型”(参见图3)来表示。

其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是杨浦区创新试验的总目标,是各项机制建设,乃至所有教育革新努力的总方向;机身两翼、尾翼则由各项机制建设组成,承载、驱动我区教育“飞”向总目标。

图3 区域加强学校课程领导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型

各项机制中,课程建设机制是主体,因为无论哪方面的革新或机制建设,最终都要通过课程而对学生的经验发展起作用,也要通过课程将彼此连接在一起。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课堂转型与教学变革机制是两翼,课程对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转化为现实。

督导评估通过教育发展过程的方向性考察和动态评估反馈,使教育革新避免发生线路的偏斜或重心的偏移,保障整体运行的平稳有效。

总的来说,实践模型的构建一方面强调四大机制在促进学生创新素养发展上的作用各有侧重,另一方面也强调其整体性,因为任何一种机制,不管其作用多么巨大,也无法单独把教育革新带向目的地,只有协同运行,方能取得最大成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