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宣讲团成员的成长个案

班主任宣讲团成员的成长个案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次宣讲的时间大多为周五下午,各位老师已经工作了一周,极为疲惫,也有看手机的,看书看报的,批改作业的。从宣讲效果来看,30分钟到40分钟的宣讲是最为合适的版本。四年前,我有幸加入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成为班主任培训工作的一名宣讲者。为此,我对第一次宣讲稿进行深刻反思和修改,静下心“看”自己,竟然发现自认为认真准备的稿子还是有很多问题。

举办班主任宣讲团活动,不仅完成了教育署的班主任培训任务,给广大班主任传经送宝,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而且使宣讲团成员自身也受益匪浅,他们对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实现了外趋式到自觉式的转变,开始从经验型班主任迈向理智型班主任,逐步萌发了班主任的专业自觉。

案例17-3

难忘宣讲中的风景

我作为班主任宣讲团的成员,已经两年多了,参加宣讲的场次也逾40场,有在本教育署学校的宣讲,也有到外区县的宣讲;有在公办小学的宣讲,也有在一些民办学校的宣讲,还有几次是为外地代表团宣讲。多次宣讲,让我的宣讲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得到各个学校的欢迎和赞扬,而宣讲中的美丽风景也让我流连忘返。

刚接触宣讲,有点不够自信,毕竟要面对一群群各具才华的同行,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班主任专家,上台之初总不免战战兢兢。于是语音有点颤抖,词忘记了,思路有点凌乱了,一度让我觉得宣讲很艰难,而且还未必有什么好的效果。直到有一次去了一所学校,看到好多老师在辛苦工作之余依然坚持认真地听我宣讲,与我互动,那种专注的态度让我感动。一份责任感油然而生,既然来了,就一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说说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我一直在思索:怎么才能把宣讲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呢?让人听得入神,听得有益,有所收获。经过多次宣讲、反复总结与反思,我在一步一步成长着,也有了一些宣讲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宣讲稿的内容一定要精心准备。

它不能是鸿篇大论,也不能高深莫测,它必须通俗易懂,“高大上”只会让人望而却步。每次宣讲的时间大多为周五下午,各位老师已经工作了一周,极为疲惫,也有看手机的,看书看报的,批改作业的。或许你会说,他们素质不行啊,但那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们从一些不恰当的活动中拉出来。所以宣讲内容一定要精心选择,紧跟当前热点,比如以前谈到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用的较多的是QQ和飞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已经把这部分内容改成了如何利用微信加强家校合作。 内容及时更新,给了听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因此互动的时候异常精彩。

那么如何让宣讲内容精彩呢?我认为理论和案例之间的比例一定要分配好,一般为30%左右的理论加上70%的鲜活事例。理论尽量简单易懂,配合鲜活的案例,特别是一些少见的案例,能很好地激发听众的兴趣。假如案例比较普遍,可能是你我身边都发生的,那么一定要注意介绍一些有创意的解决方法。试想一下,你说的那些方法我都会了,我还要听你来宣讲,这不是浪费吗?所以内容一定要有新意,引人反思。哦,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发生在我的班级时我会怎么做;居然还有这样的方法,有机会我在班级里也去试试。这就产生了共鸣和互动。总之我的宣讲内容一直紧密联系实际。

其次,就是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宣讲技巧。

在语言表达中,幽默是最能够唤起好感的,通常一个幽默的人讲话人家都比较爱听。所以宣讲用语一定要幽默活泼,一些俗语谚语的运用,一种无伤大雅的嘲讽,一种喜感的语气,顿时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一句话,别让人家觉得又是一个老套的专家报告,又是一次无奈的煎熬。宣讲技巧同时也表现在对宣讲内容的自由灵活处理,不要所有事例都平铺直叙,要善于设下悬念,吸引大家往下听。比如我在介绍与一个十分顽皮的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我采用了让他打篮球的方式,但是我在讲的时候一直没有很明确地指出我这么做的目的,当不少听众以为我只是通过活动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时,我才揭示答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消耗他过多的精力。 出人意料的结果在最后揭示,为整个案例的宣讲画上了一个很棒的句号。宣讲技巧同时还体现在个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上,我努力做到口齿清楚,表达顺畅,语言有感染力,该激情的时候激情,该深沉的时候深沉,情绪多变,再配上生动的肢体语言,自然就有较好的宣讲效果。

再次,宣讲精彩,宣讲前的准备很重要。

常胜将军不打无把握之仗。我在宣讲之前必须十分熟悉讲稿内容,虽然不必字字牢记,但是也要呼之即出。熟悉内容后,我还坚持做到对宣讲的对象做比较深入的了解。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不同,所以理论和事例之间的比例也会根据对象不同而有所调整。对于一些走在教育前沿、科研氛围浓郁的学校我适度地增加理论的比例,但是绝不超过40%;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我减少理论,增加丰富的事例和实用的方法。另外在准备时我通常准备好几个版本的宣讲稿,有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从宣讲效果来看,30分钟到40分钟的宣讲是最为合适的版本。时间过少,我只能讲一些主干内容,很多有趣的内容只能忍痛割爱,宣讲效果会打折扣;而时间过长,会导致听众过于疲惫,即使我的宣讲十分精彩,也会引起反感,毕竟周末了,大家归心似箭。

在宣讲中默默地学习,在宣讲中慢慢地进步。 当我走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我发现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教育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或许当下我们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在尽全力努力着、奋斗着。希望我一路坚持的宣讲,能给他们带去不一样的思考、不一样的理念,能够让我看到宣讲带给我的更美的风景。

浦东新区御桥小学 朱亚明 提供

案例17-4

言 道

听一场精彩的讲座,犹如春风拂面,让人耳目一新,久久不能忘怀,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观念、思维、习惯等。 四年前,我有幸加入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成为班主任培训工作的一名宣讲者。在一次次研讨和宣讲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也学会了很多。

一、幼稚起步

记得第一次踏上宣讲舞台是在浦东新区杨思镇小学。那天教育署王老师在繁忙工作之余特意赶到学校。我深深明白署领导对宣讲工作的重视。虽然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也在自己学校试讲过,但面对坐在下面的领导和教师们,内心不免有些小紧张。

第一次宣讲——“怎样开好家长会”就在紧张的30分钟里结束了。我记得系着围巾的脖子竟然出汗了。宣讲结束,王老师亲切地鼓励我,肯定了我积极准备的一方面,也对宣讲内容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如适当增加案例,尽量脱稿……回到家,我反复捉摸王老师的话。确实,我也曾经作为听者,聆听过很多讲座。有的确实精彩,给人印象深刻,启迪很大;也有的讲座理论过多,平淡枯燥,让我迷惑不解,甚至忍不住要打瞌睡。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大家喜欢的宣讲者,我要为大家带去最实在、最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为此,我对第一次宣讲稿进行深刻反思和修改,静下心“看”自己,竟然发现自认为认真准备的稿子还是有很多问题。

第一,理论多,案例少。做报告,其实和上课差不多,都需要形象、直观。我们面对的对象是教师,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理论比较熟悉,他们缺的不是理论,而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而我的宣讲稿里竟然多处提到教育家、理论家的话,回想起来,估计没几个教师能把这些名言存入脑中。于是,我扔掉了众多“苏霍姆林斯基”,然后紧紧围绕讲座主题,广泛搜集相对应的实际案例。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具体描述,帮助教师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并能很快有效解决问题。

第二,事单一,过冗长。记得在第一次宣讲时,我担心漏讲,结果一个案例反复使用,同时又讲得不够利索,拖沓的语言使下面的教师听得要打瞌睡了。还有一次,讲着讲着,竟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前面一个案例。虽然,下面听讲的教师还是依然专注着我的宣讲,但我深深感到对不起下面的每位听众。 因为我的粗糙,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

第三,怕讲错,照本读。一到讲述到有关理论的东西,我特别怕讲错,所以就会忍不住拿着稿子照本宣读。几次宣讲后我感悟到,书面语言和生活语言是有明显差别的。如果每次都是照着稿子读,会让下面的听众有听读报纸的感觉,眼睛不看听众,我就无法判断出听众内心的真实感受。

二、扎实磨炼

在这四年的宣讲实践中,我先后完成了“怎样开好家长会”“PTO——让家校之间零距离”“形成三位一体教育合力”的宣讲,我在各个学校穿梭,把自己的工作研究和体会与基层的班主任进行交流。通过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更是在一次次反思中改进讲稿,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宣讲。

内容实。要完成一次高质量的宣讲,最重要的是“讲什么”。我觉得宣讲首先要能提出一个实在的问题,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给人一些实在的启发。我的宣讲应该体现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因此,我选择了班主任的一项常规工作——家长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同事的工作体验、从家长会缺陷等入手,深入浅出地展开我的观点。实实在在的班主任教育问题,是广大班主任最需要听到的声音。

可操作。作为宣讲团一员,我明白,我的宣讲目的是通过方法的传授,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 因此,教师迫切想学到的就是该怎么做。在一次次宣讲中和教师互动交流,我深刻地体会到,我必须结合理论,教会教师怎么去化解班主任工作中的难题。 因此,可操作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应该结合自己或他人的工作实际,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教师达到这个效果。在“PTO——让家校之间零距离”的宣讲中,我用最直接的方法告诉教师怎么去准备新生家长会,怎么去提高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教师在聆听之后能马上复制并实践,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近实际。 四年的宣讲实践让我明白:一次讲座不可能讲完所有的问题。再长的讲座还是有结束的时候。经验告诉我:讲座内容并非越多越好,拖沓冗长的内容必然导致听众的乏味。所以,我总是尽量选取听众最感兴趣、最想得到的内容,也就是最贴近班主任工作实际的内容。最能让下面的教师感兴趣的,莫过于自己的经历。我常常会把自己工作中曾经有过的挫折、尴尬、失败作为案例帮助阐述我要讲述的观点。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教师特别喜欢实实在在的宣讲。

观念新。每一次宣讲,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提升。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只是重复宣讲,那必然会有落伍的感觉。 因为只有新鲜的内容,才能牢牢吸引下面的听众。 因此,我尽量在宣讲中不间断地注入新鲜的内容,如多结合社会热点。实践证明,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听众耳目一新,深深吸引。

三、蜕变飞扬

会宣讲,还要“活”宣讲。虽然我是整个宣讲团里最年长的一个,但我绝不敢在宣讲中有丝毫懈怠。 四年的历练,我几乎走遍了四署所有的小学。教师的肯定、领导们的赞赏,让我明白,唯有兢兢业业,才能走得更远。在宣讲中,我对自己不断反思,力求我的宣讲能精益求精。

如果说准备了大量丰富精彩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呈现出来,那同样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讲座的关键是怎么讲才有效。讲不仅是一种方式,也是一门艺术。 因此,每次修改宣讲稿时,我总是在语言上动一番脑筋,多做点文章。怎样说,能给人带来笑声与欢乐,甚至美的享受;怎样说,能让教师认同我的观点……作为听众,当然期望宣讲人的语言能够生动幽默,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具有感召力。所以我除了反复练习之外,还经常去观看一些演讲比赛,不断分析别人在演讲中的亮点。我渐渐地能自然、亲切地运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宣讲。教师也更愿意听,更容易认同我所要阐述的观点。

每次宣讲结束,我都要对自己的宣讲作一次反思:仔细回忆在宣讲中,讲到的哪些内容是让教师眼前一亮的,这些要保留,并不断完善;哪些内容丝毫不能提起听众的欲望,甚至于带有催眠效果的,立马删除或重新调整。每次宣讲完,我还能收到一份宣讲学校的反馈表,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很客气,表扬话很多,但我更关注所提的意见部分,及时对不合理处进行修改。

回首自己在宣讲团的这几年,我俨然已“破茧成蝶”。无论是班主任工作的理念还是技巧,我学到了很多。在分享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也收获满满,这是宣讲团给予我的精神财富!我也将继续充满自信地去引导周围的班主任,让班主任之“道”越走越宽!

浦东新区南码头小学 傅静宇 提供

案例17-5

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自2013年9月起,我有幸连续三年被聘为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成员,从“让师爱在智慧中闪光”“优化班级文化,形成积极舆论”,到“有效沟通,从家访开始”,我带着不同的主题先后来到20余所兄弟学校向教师宣讲,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收获和经验。这些来自身边的教育案例、心得体会,受到了基层学校教师的欢迎,在同行中产生了一定的共鸣。

两年多的时光,历经三届宣讲团,有挑灯夜战完善宣讲材料的辛劳,有风雨兼程赶往宣讲学校的疲惫,但更多的是通过一次次宣讲收获自身教育素养提升的欣喜。感恩宣讲团,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一、尝试探索,历练自我

回想起刚刚成为宣讲团一员的时候,想到自己将要面对一所所学校各具才华、甚至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我的心中不禁平添了一丝不安和焦虑。我反复斟酌讲稿,精心制作PPT,并将讲稿熟记于心。凭借着自己的演讲经验,我走上了宣讲的讲台。教育署王老师听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宣讲不同于演讲,不必字字牢记,照本背诵,宣讲应该是以平实的、生活化的语言,向听众娓娓道来,同时目光的交流、肢体语言的运用,会有效提高宣讲的质量。

在王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我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历练。从宣讲内容的修改,到宣讲方式的转变,我力争通过自己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去吸引听众,与教师产生互动,并通过我的宣讲让教师有所收获,能解决班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宣讲真正的意义。

二、 同伴引领,提升自我

宣讲团经常进行集中培训,分享“资深”宣讲团成员的宣讲经验,聆听他们的宣讲示范,学习他们的宣讲技巧。“我的宣讲内容一直走平民路线,杜绝高高在上。”宣讲团中唯一的男性,睿智幽默的朱老师的一句话使我深受启发。我细细揣摩,认真体会,并在每次宣讲结束之后虚心听取宣讲学校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师道传播者。渐渐地,我的宣讲内容越来越真实、生动、接地气,宣讲过程更加自然、灵活、有底气。

除此之外,通常一所学校“点单”会有两位班主任在同一个下午先后宣讲。于是我便有机会领略其他成员的风采:傅老师的从容淡定,孙老师的沉稳大气,刘老师的机智灵活,裘老师的认真严谨,杨老师的亲切大方,青年教师的年轻活力……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感染影响着我,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三、勇于实践,完善自我

对于一个担任班主任工作20余年的老教师来说,原以为长期积累的那点经验足够了。然而在两年多的宣讲与实践中,我再次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搜集整理自己工作中或成功或失败的教育片段和案例,重新审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整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反思、再实践、再提炼的过程。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整合各种理论与方法,思考如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比如,针对班级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特点,我通过推荐书籍、经验介绍等方法,给家长科学性的指导,并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艺术化地转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从而使其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的班主任专业素养和德育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带班级被评为浦东新区少先队快乐中队。

班主任宣讲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见证了自己的成长,遇见了更好的自己。经验与收获的分享,知识与智慧的交流,让宣讲团走到哪里都传递着教育的智慧与正能量,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相信我们班主任宣讲团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浦东新区联丰小学 周豪丹 提供

案例17-6

致青春

青春,可以是一段岁月。青春,可以是一段时光。青春,可以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青春,还可以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青春,更可以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和宣讲团中的许多经验丰富的前辈不同,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四年,在班主任这个群体中,我只是一位新手。幸运的是,我已成为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中最年轻的成员。对于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来说,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

一、初为讲员,从迷茫走向豁达。

听说被聘为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成员时,我感到既惊喜又忐忑。惊喜的是,那时的我,刚刚踏上班主任岗位两年,没想到能有这份荣幸加入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团队中。忐忑的是,我听说宣讲团是要去区域内各个学校分享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优秀的经验和做法的,不免产生了畏难情绪。初出茅庐的我,面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千头万绪,哪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分享呢?但是转念一想,既然宣讲团愿意吸纳不同教龄的班主任,一定是考虑到青年班主任有青年班主任的优点。青年班主任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强。我可以扬长避短,把选题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为了确定一个选题,我做了大量搜集论证工作,促使自己深入思考。“如何因人而异写好激励性评语”是许多新班主任必须面对也是迫切需要学习的课题。为了写好这篇宣讲稿,我翻阅了大量学生评价方面的文献,参考了校内外许多班主任的学生评语。正是有了这样的机会,才促使我不断反思,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接受磨炼,从青涩走向成熟。

记得第一次宣讲是去浦东新区东方小学,面对一眼望去几乎全是经验比自己丰富许多的同行前辈。此刻,我得到的是一次学习、反思的机会,更是一种磨炼。我知道一个专业的成熟教师身上的那种“气定神闲”“自信淡泊”,是需要岁月的洗礼和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总结、成长才能换来的。对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而言,宣讲就是一次非常好的磨炼机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稚嫩,从而去追求心中的“从容”。在一次次的宣讲中,我不断充实自己的案例,完善自己的语言艺术,从台下教师肯定的目光中,我收获了自信。加入宣讲团的第二年,在专家的引领下,宣讲团的成员确定了八大实务课程的题目。 因为有第一年宣讲学生评价的大量丰富的案例和实战经验,我自告奋勇认领了“具有感受成就感的发展性评价”这一选题,对学生评价的研究进行得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对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而言,能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指导和认可,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与财富。

三、“高人”为友,从入门走向专业。

在工作实践中,新班主任初为人师缺乏经验,一旦遇到突发问题,常常会深陷其中不得其解。单单靠自己“闭门摸索”难免要走许多弯路,碰许多钉子。加入宣讲团后,我从宣讲团里许多优秀的班主任那里汲取了大量教育教学的智慧与营养。 以“高人”为友,可以借鉴他们成功的工作方法来优化和完善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些前辈的育人理念、沟通艺术、带班技巧都值得我推敲和反思,这是一个不断修炼教育内功的过程。宣讲团前辈们的精彩报告和精心准备透出了其对工作的热爱,也促使我作为新班主任在入职初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自我反思,不断吸纳好的经验做法。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蜕变的过程。很庆幸,在自己努力向成熟班主任靠近的过程中,可以有这样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能够在这样一个交流经验、碰撞心灵的舞台中绽放自已无悔的青春。

浦东新区临沂二村小学 孙妮 提供

案例17-7

在宣讲中成长

2013年10月,我幸运地被第四教育署聘为班主任宣讲团成员。从此,我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我去了二十几所小学进行宣讲。一路走来,经过历练,我在慢慢成长。

忐忑。刚被聘为宣讲团成员的时候,我真是受宠若惊,觉得自己工作刚满5年,班主任工作也只有4年,已经成为教育署宣讲团成员,心中充满感激,但与此同时,心中也充满忐忑,自己毕竟是一个很年轻的班主任啊,经验也不是很丰富,诸多难题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挡在我面前。虽然自己上的公开课并不少,但作为一名宣讲团的新成员,不知何为宣讲?虽然文稿已经写好,但是心中着实没有底,甚是忐忑,怕上台后出洋相,不知所措。

成长。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难题都需要面对。幸运的是,整个过程都有教育署王老师的精心指导,还有其他宣讲老师的温暖陪伴。记得还未开始宣讲时,王老师就请前几期优秀的宣讲团成员进行宣讲展示,对于我来说那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了。朱老师幽默的语言,付老师的侃侃而谈,孙老师丰富的案例等,几位资深宣讲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了解了宣讲的一些技巧和细节,如宣讲前要准备好PPT,宣讲前要鞠躬介绍等。

但是,纸上谈兵是永远学不会的,这一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后反思,反思后再实践的过程。记得我刚开始宣讲“班主任的沟通艺术”时,王老师足足连续听了我四次试讲。耐心的指导给我莫大的帮助,我修改了一个又一个案例,使之更典型;修改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小标题,使之更清晰;修改了一次又一次的幻灯片,使之更高效。每次宣讲结束后,每所学校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来自一线班主任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渐渐地,我在宣讲中成长,我开始自信了,我喜欢把自已的经验与他人分享了。

享受。宣讲团是一个成长的平台。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变得自信了,变得有话可说了。我知道,并不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和我一样幸运,能够与署内其他学校的教师一起探讨,聆听其他学校的做法和建议,这样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因此,每一次宣讲我都很珍惜,我希望自己的宣讲能和大家有共鸣或者碰撞。虽然每一次我的宣讲内容相同,但是每一次的感受和收获却不同,我享受着宣讲的过程,我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回想起宣讲的过程,苦,但有快乐;累,却觉得值得;甜,因为付出有了收获。可以说,与宣讲团同行,我经历了忐忑、成长与享受。至今我都不敢想象,我会站在众多年龄比我大、经验比我丰富的教师面前宣讲,曾经的我并不是一个胆大的人,曾经的我并不是一个侃侃而谈的人,曾经……如今,看到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我真心感谢宣讲团这个平台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与宣讲团同行,我希望继续走下去。

浦东新区澧溪小学 杨蓓丽 提供

案例17-8

足印深深,伴我成长

“生活不仅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作为一名班主任宣讲团成员,一年多的经历告诉我,生活如此,工作也如此。得过且过,止步不前,留给自己的只能是“眼前的苟且”。宣讲团这个大家庭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有自己的“诗和远方”,让日积月累的脚步留下坚定有力的足迹。

一年多以前,当我被学校推选参加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时,起初只把它当成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没有投入太多的热情。然而,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求胜心”使然,一路闯进决赛,才让我真正领略到这并不是普通的任务。署领导的高度重视、工作团队的专业认真、参赛选手们的专注严谨,都深深震撼了我,促使我的态度和行动有180度转变,最终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宣讲团的成员,并且在这短短的一年中,有幸与多所学校的班主任做过交流。我交流的主题是“延长教育的‘保质期’”,这篇宣讲稿获得了几所交流学校教师的肯定与鼓励。 回想它的诞生,真可谓是“十月怀胎”,得之我幸,却来之不易。 因为从一个想法诞生到一篇宣讲稿的完成,花费的可不只我一个人的精力,而是四署的方老师、王老师,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宣讲团各位伙伴共同智慧的结晶,努力的成果。

回顾这段宣讲团的经历,自己获得的最大的财富,就是它激发了我的思想,焕发了我的精神面貌。这笔财富不是“金矿”,因为金矿总有取尽用竭的时候。它如一根“金手指”,帮助我“点石成金”。现在,每当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时,我总会问自己“就这样了吗?”“还可以怎么做?”这种问题总是逼迫我去思考,去探索,永不止步。

在“延长教育的‘保质期’”宣讲过程中,我听到了一些一线班主任的反馈。大家对我提供的一些班级管理方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表示愿意尝试。这一方面使我很受鼓舞,另一方面又令我对自己产生质疑。 自己的班主任经验是否放之四海而皆“有效”?对当下的班级有效,对未来的班级还有效吗?这一场关于“保质期”的宣讲,在执行方面是否也存在它不可延续的“保质期”呢?

我不断地自我质疑,不断地努力解决自己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走出了“新路”,这条路因“质疑”铺得更远,也因“质疑”铺得更坚实。而这种不断质疑的精神,正是我在宣讲团获得的最为宝贵的财富。在这个队伍中,从来就没有“最好”,任何自认为“完美”的答案背后,我们都能追问出新的问题,都能开拓出新的道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团队培养我们一种“发展”的眼光——在学习过程中,任何知识都是变化着的,前一秒认为新鲜的东西,后一秒可能就陈旧了,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宣讲过程中,前一所学校的情况与后一所学校一定有所不同,所以不可以拿着同一份宣讲稿“照本宣科”,要敏锐地捕捉到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做出及时调整。

“高标准、严要求”,才有“大进步、多收获”。虽然,我的宣讲活动暂告段落。但是,我仍旧时常翻看自己的宣讲稿,根据目前班级的状况修改一番。 同时,发现宣讲稿中有些内容还需要补充和细化。比如,在班级管理中,我之前比较侧重于“整体”,而对“个体”的关注度相对较少,能否在“个体”的培养中发展出新的有效方法,将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也许,这个新的思想之种,在我未来的班主任工作中又将落地生根,迎来新春。

感谢第四教育署的指导教师们,感谢宣讲团的每一位伙伴,感谢这段难忘的美好岁月。愿足迹长留,友谊长存。

上海市吴迅中学 李道军 提供

案例17-9

在感性中寻找理性的自己

2014年5月,我有幸参加了第四教育署的班主任论坛比赛,随后成为第四教育署班主任宣讲团中的一员。在这一年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审视、认识、完善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在感性中寻找到了理性的自己。

我?

“我的班主任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小惠老师,请你留下来,我们再聊聊宣讲稿。”我恨不得钻入地洞。其他宣讲团的成员都已胸有成竹,就我宣讲的主题还没定下来,更不要说撰写成宣讲稿了。迷茫、自责、尴尬……五味杂陈。教育署方老师耐心、细致地和我聊天……我心里充满了内疚:我把方老师“留”下来了。

“对了,主题就定为‘小惠老师增高之秘密吧!’”方老师激动地说。我眼里闪着光芒。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通常只是想着我应该怎么去做,却往往不深入想想为什么这样做。人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加以改正,才会不断进步,工作效率也会逐步提高。这就告诉我们:要在日常感性的班主任工作中寻找理性的自己。

我……

之后的班主任宣讲团活动中,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多长了个“心眼”,努力“搜索”“挖掘”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理性的一面,努力和那个理性的自己相遇。

每次活动,方老师及专家总是认真、细致地为我们做指导。从宣讲稿的撰写、宣讲的技巧、PPT的制作、再到每一位成员的宣讲演练,每次组织的活动都很实在,每次活动都会让我有所启发、有所收获。每次有疑惑时,我总会第一时间请教方老师。方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细心、耐心地指导我。

除此以外,我努力地在其他宣讲团成员身上学习宣讲的技巧和班主任的工作技巧。我从李老师那里学到了幽默、淡定和一些实用的PPT技巧;从项老师那里学到了班主任工作收放自如的技巧,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时对于学生过于严苛;从沈老师那我懂得了要适时地鼓励、表扬学生;从戚老师那里学到了如何巧妙地应对青春期的孩子等。每一位班主任都是一本“教育集”,从中我收获良多。

我!

在专家的指导、队友的帮助、自己的努力下,我渐渐地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多理性的认识,最终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我!原来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我!”宣讲稿“小惠老师‘增高’之秘密——做一个‘高保真多媒体式’的班主任”也随之撰写成功。

我要感谢自己——还好没放弃。在宣讲团的各种活动中,我基本做到了能够完整、流利地进行宣讲,明白了宣讲的要点是要努力抓住听众的耳朵、观众的眼睛,学会了如何恰当地运用课件中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和观众进行互动、沟通。

更重要的是:我重新“解读”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从每天零碎、烦琐的班主任工作中理出了头绪,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对于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学到了颇多班主任工作技巧,吸取了很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领悟了许多班主任工作的精髓。 同时,也让我在对自己的解读中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及时更正、及时改善,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更加成熟。

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继续努力、奋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尊严留给学生,会真诚地讲故事的“暖师”就是我。做一个“高保真多媒体式”的班主任就是让学生站在小小的我面前用仰视的心态俯视我的秘密。

我始终警告自己“在路上”……

上海市东林中学 惠雯倩 提供

案例17-10

学无止境 甜蜜相伴

回顾在宣讲团这一年的心路历程,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甜蜜。

不过,“甜蜜”来得不容易。记得初写文章时,挖空心思搜索素材,一旦有空闲时间,脑子就飞快运转,把工作中的一些得失翻来覆去琢磨,企图能挑出可用的东西,甚至睡梦中会突然惊醒,然后反复思考这些材料该如何组织。那时不仅不甜蜜,内心还充满了焦虑和挫败感。煎熬很快过去,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这一切都得益于“学习”。

一、学习理论知识,为宣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驱散心中的“雾霾”,只好埋头于学习中,沉浸在各教育名家的智慧中,从中受益匪浅。比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以及他提出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等主张,如醍醐灌顶,引起了共鸣,并尽快运用在工作中。 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对孩子的态度也与以往不同,能平等地与他们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 当然我的转变也获得了相应的回应,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班级的氛围更温馨和谐了。

这一阶段,查资料、找理论、学经验,忙忙碌碌,却收获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越是深入学习,越感到自己知识贫瘠与眼界窄浅,所以这一时期我的收获是:不仅增强了理论的学习,而且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略窥一二后的小小满足,真是甜蜜!

二、学习实战经验,触发工作灵感

为了有目标的学习,我还买来了《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99个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等书,从这些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中学习经验,获得更多的启发。 当然在宣讲团的一年时间里,要说最好的老师,还是一起经受磨炼的同伴们。多少个日子里,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倾听,我们还是彼此灵感迸发时的见证者、思路堵塞时的疏通者、疑难杂症的终结者。一路相伴,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也从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经验。比如杨老师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原来往往被我们流于形式的班级主题活动,还能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做法。在实践中,看着孩子们被有趣的游戏环节所吸引、感染,心里涌出浓浓的甜蜜!

三、接受专家的度身定制,发现更好的自己

宣讲阶段,虽然已经历过了多少次默默的背诵,可是因为紧张、不自信,我的宣讲可以说是语无伦次、支离破碎,此时教育署方老师等专家给予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他们认真地帮我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适合我的风格,在一次次磨炼下,我终于能自信地站在了宣讲台上。挑战自我的感觉真是甜蜜!

要说这一年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对我而言,不光是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的提高,也不光是自己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总结自己的班主任经验,不再像以前那样“闭着眼赶路,走到哪停到哪”,每天忙个不停,却鲜有提高。不断学习他人的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开拓管理思路,丰富工作内涵,增强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和在这条路上继续钻研探索的信念,相信今后的道路一定有甜蜜相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的个性特点越来越明显,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固守着以往的教育经验和方法,终究要被淘汰。为了紧跟时代的潮流,我要不断学习,学习新思想,学习新经验,在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工作,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上海市清流中学 戚娜 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