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区域项目是围绕浦东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年度工作重点,以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切入点,针对浦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设计,着眼于解决浦东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带根本性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等重大问题,第四教育署创新班主任培养方式的内涵项目基本改变了原本因浦东面广量大,面上多以学分为特点、普通培训为主的理论化、统一化和单一化的格局,形成了以教育署层面问题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班主任创新培训机制。同时,也为建立并实现区域内“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和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行政主体的助推
在项目的区域化实施推进过程中,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主体发生了悄然变化,即由以区层面为任务驱动主体的“240”“360”教师通识培训,逐渐转变为以教育署为任务驱动助推的项目化、个性化和务实性培训。从行政职能、管理维度、管理效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内外部保障,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署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行政管理功能,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化实施。教育署行政主体的助推,有利于建立解决当前班主任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优秀资源匮乏、专业发展意愿不强和辖区内校际间队伍发展不均衡等现状的教育署区域保障机制,为实现对当前各种教师专业培训的及时补充和引领推进区域层面形成教师培养的创新机制,打开了全新的局面。
(2)培训策略的转变
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有效采用了顶层规划、整体布局、项目引领的工作策略,构建出健全的培训体系。首先,从总体设计上,采取了“基于问题需求、补充培训资源、开发培训课程、创新培养机制、面向群体发展”的整体思路,为项目实施予以准确定位;坚持“标准+规范、选拔+推荐、比赛+展示、共享+辐射、反思+提升、共性+个性”的工作原则,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从方案制定上,在项目的培养目标、培训机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科学、合理的系统架构,制定了内容全面详尽又易于操作实践的项目实施方案,凸显出基于署级层面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培训体系;表现出培养目标更聚焦现状需求、培训机制更利于群体发展、培养方式更具多元创新、培训内容更接地气等鲜明的项目特点,为项目后续的顺利推进,清晰地勾画出了一张推动区域层面班主任专业提升、获得群体发展的宏伟蓝图。
(3)培养方式的转变
成功打造了“全员培养”和“骨干培养”两条复线培养模式,探索出了优秀后备骨干的再成长机制和全员发展的成长共同体机制。一是形成了“骨干培养”通过论坛实战选拔、宣讲团面上辐射、反思提升和班主任工作室合作学习、课程研发及“全员培养”主要依托班主任校本研修的两条点面辐射、螺旋式、分层化的培养路径;二是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通畅的班主任自培体系:首先是“基层学校输送优秀后备、提供一线案例和问题困惑——区域骨干开展务实研究、传播先进经验——共享培训资源、获得专业提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自培模式;其次是“模拟宣讲—内部切磋—巡回宣讲—评价反思—考核评议”班主任宣讲团成员间的同伴互助式自培模式。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基层学校的班主任群体,还是区域骨干班主任,两者均能通过参与源自一线、源自身边的农家菜式课程培训,获得专业发展的满足。最终,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班主任的培养目标:即学校班主任全员培训由“事务型”班主任到“经验型”转型;区域骨干班主任培训由“经验型”到“引领型”“研究型”转变,较大地满足了师资队伍结构性的转型需求。
(4)培训主体的转变
实现了培训主体由专家到班主任、由被培训者到培训者的悄然转变,形成了特有的交互培训模式,成功构建了“专家—骨干班主任—基层班主任”交互式培养网络。既有以专家引领和一线班主任案例诊断为主体的论坛培训,又有以骨干班主任介绍成功经验、传播先进事迹为主体的宣讲培训,也有以专家和骨干班主任深化研究为主体的班主任工作室培训,还有以基层班主任自主培训为主体的学校班主任校本研修。在不同平台、不同类型的培训中,较好地实现了专家、骨干班主任和普通班主任三者既是培训者,又是被培训者的角色互换,有效架设了专家专业引领骨干,骨干务实培训基层班主任,而基层班主任又提供一线需求和鲜活案例给专家的培训路径,三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作用,收到共培共育的实践与提升效果。
(5)管理机制的转变
从管理机制上看,建立起了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改革要求和教师个人需求,富有区域特点全方位、立体化的中小学班主任培养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基于问题的思辨式论坛班主任培训机制,初步构建了班主任论坛“征集案例—筛选案例—组织报名—论坛比赛—组建班主任宣讲团”五步法实训模式;优化了班主任宣讲团和工作室的各项机制,分别形成了“论坛比赛—学校推荐—署级考核—聘任聘用”的选拔机制,“个别辅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研修机制和“优势化选题、专业化指导、精致化撰稿、互动式反馈、菜单式选择、巡回式宣讲”六环节运作机制;强化了班主任校本研修机制,建立了常态化培训制度,使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极大地保证了项目区域化实施的效果,发挥了教育行政部门项目化推进的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