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要笃学

教师要笃学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这是最基本的笃学的科学态度。“闻道”,就是通过笃学去掌握教学规律,去为学生服好务。孔子的教导,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颇具现实意义。教师是讲习学问的。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博学于文”。本章主要说明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不离经叛道。再加之以礼来加以约束,博学多才的人就能成为君子,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笃学的科学态度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是孔子教育子路的话,这也是孔子对每一位教师说的话。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这是最基本的笃学的科学态度。教师不可能是万金油,什么病都能治;教师不可能是全才、通才,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知识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的和骄傲,懂的就是懂的,不懂的就是不懂的。懂的要变得更懂,不懂的要变得懂,这就要求我们笃定地学习。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以不知为已知,这不但是自欺欺人,而且是一种非常不负责的态度,丢自己的丑是小事,贻害了学生是大事。

2.“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即真理。笃学的人,要一辈子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闻道”,就是通过笃学去掌握教学规律,去为学生服好务。如此,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否则,不得闻道,即便高寿百年,也枉为人师。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读书人,一位教师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服、吃粗茶淡饭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同他谈论真理了。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于个人的物质享受,不惜一切地去钻营,是不可能有远大志向的,他不可能笃学而去追求真理,这种人是不值得同他讨论“道”的。孔子的教导,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颇具现实意义。

3.“学而不厌”

“学而不厌”是孔子每天都必须自省的三大内容之一。他告诫自己学习要永不满足。“笃学”的一个标志就是“学而不厌”。它不仅是为学,也是为师的基本原则。“学而不厌”就是我们不能产生自满的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了不骄傲,不满足,继续努力,继续前进;失败了,不气馁,总结经验教训,争取下次的胜利。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如何才能“学而不厌”?关键是“志于学”。如果“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心有旁骛,就不可能“学而不厌”。学而不厌也是一种德行的历练,要有学习的定力,一种对事业的不断追求,一种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才可以做到“学而不厌”。

4.“敏而求之”

这是孔子的求知态度。他是圣人,但是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他知道得多,是靠勤奋学习,他评价自己是一个“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求知,没有捷径。天才也得“敏而求”,离开了勤奋敏捷,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追求知识,就是要有屈老夫子的这种态度。对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所立志追求的事业,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哪怕付出生命也不会感到后悔。在求知的路上,不可能不遇着一些拦路的老虎,抄起打虎棒,奋力把它们赶走,前面就是康庄大道。

5.“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孔子有四种忧虑,其中一种就是“学之不讲”,学问不去讲习。教师是干什么的呢?教师是讲习学问的。不能讲习学问,就丢掉了自己的本分,自然是令人忧虑的。这里,孔子的“学之不讲”令人忧虑,有三层意思:一是字面意思,即“学之不讲”“是吾忧也”;二是“学之不能讲”,“是吾忧也”;三是“学之不能讲好”,“是吾忧也。”“学问不去讲习”,是自己的失职,理所当然,忧;“学问不能去讲习”,想讲不给机会讲,更忧;“学问不能去讲习好”,最忧。第二种是他人的问题,第一和第三种是自身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学问不但要讲习,而且学问必须讲习好。如何才能讲习好?必须有本事,有真才实学。

6.“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这是孔子在《论语·述而篇第七》中所说的话。他说:“可能有什么都不懂却在凭空妄作的人,可我不是这样。”“什么都不懂却在凭空妄作”,如果是作为教师,这是最可怕的。孔子说:“可我不是这样。”可见,作为教师的他,暗含着还有其他教师是这样的。二千多年前有这种人,今天,他们的“子孙”还活得好好的。他们不懂教育,不懂教育规律,却在那里“凭空妄作”,甚至瞎指挥,把教育害苦了,把学生害苦了。盖其由,就是他们不像孔子那样,不“笃学”,不去学习,不去把握教育是什么,教育的规律是什么,因此,可悲可叹!当然,孔子这里是泛指。不过,但凡“什么都不懂却在凭空妄作的人”,十个有十个都会犯错误。

7.“疑思问”

孔子在给学生阐述君子“九思”时,第七就是“疑思问”。就是说,有疑难,就应该考虑询问请教别人。“问”是做学问的大道,也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大道。世界上有三百六十行,教师是一行,对于教师以外的“行”,你都是外行。而教师的“解惑”,就是要求你本行以外的很多行,凡属需要的都要了解;而教师要“授业”,也不仅仅是本行之事。所以,教师就有许多疑难。要解难,最好的办法是放下自己的架子,去问,向内行的人学习,以求得“甚解”,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也甚解。不要自许清高。世界上不懂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教师是不可能全解的。但只要有“疑思问”的态度,需要你解决的那个问题,问问,虚心求教懂的人,那么你就能解决“那个”问题。见子打子的功夫并不难。

(二)笃学的方向

孔子给我们指出了很多方向,只要我们按照孔子指的几个方向走就终生受用了。

1.“博学于文”

孔子在《论语》中两次提到“博学于文”。原文之一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第六》)意思是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本章主要说明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不离经叛道。而不离经叛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广泛地学习古代文化典籍;二、用礼来约束自己。对于为人之师的君子,更应“博学于文”。“博”指广博;“文”指古代文化典籍,即孔子用于教学的《诗》《书》《礼》《乐》及史书典籍等。一个人通过对这些的学习,拥有广博的知识,并且训练出精明通达的办事能力。这些知识中蕴含着做人做事的大学问,很多时候,善于学习的人,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习者一般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见识的广阔,道德修养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再加之以礼来加以约束,博学多才的人就能成为君子,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见识浅薄,知识贫乏,不懂礼数的人,不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2.“见贤思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说:“看到贤德之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贤”,贤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省”,反省,内省,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贤与不贤,对个人来说,都是财富。向贤者看齐,就是向贤者的德行、才能看齐,学习他们高尚的品质,学习他们经世的才能。这是作为一位教师的基本的品质。教师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必须“见贤思齐”,从贤者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很多时候,贤者就是一盏指路的明灯,让在黑暗中前行的你,有了光明,有了继续一往无前的勇气。孔子成为至圣先师,和他向贤者看齐是分不开的。在《论语》中,他列举了很多他心目中的贤者,比如泰伯、伯夷、叔齐、比干、周之八士、左丘明、管仲、晏平仲、子产、宁武子、子文、微生高、史鱼、柳下惠等,对他们都有溢美之词,是他心目中的学习榜样。

见不贤而内自省,更为重要。一个看到别人的不足而加以比较,从而“内自省”的人,他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其实是在向“贤”靠近了。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会促使自己贤。没有内自省功夫的人,他永远是自以为是、自以为美的人,这是很可悲的。

3.终身学习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同上)

这两章都是孔子自评自己是如何终身学习的。五十岁是古人老年开始的年龄。孔子说:“再给我增添几年寿命,到了五十岁学习《易经》,可以不犯大的错误了。”孔子自己还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就知道天道的规律了。《易》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知天命”的书。《周易》虽是古代的卜筮之书,却具有切近的现实经验和辩证的哲学思想,追求天人的对应交感、阴阳的相辅相成、穷理近性的变通;同时,内容上广泛地记录了西周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具有史料价值、思想价值,而且对人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连起来叫“韦编”。由于孔子晚年喜读《易》,多次把《易》的“韦编”弄断了,可见用功之深。这正是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

更难得的是,孔子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勤奋学习中,简直连衰老到来都不知道。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旧的知识浩如烟海,不学习不行,不终身学习不行。

4.向专家学习

在《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中,记载他“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的情况。孔子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老聃即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著《老子》即《道经德》五千言,凡八十一章。正如孔子评价老聃所言,老聃博古通今,知道礼乐的来由,知道道德的归属。老子是智慧的化身,他的《道德经》是人生智慧与成功的大道。所以,他以老聃为师,向他询问古礼。在孔子离开的时候,老子还向他作了临别赠言,他告诫孔子:君子要懂得审时度势,如果时运到了,就应该趁时而起;否则,就随遇而安。有大德的人,看上去是一副愚笨迟钝的样子。所以,你应该去掉骄气、贪心和过大的志向,因为这些皆无益于身心。孔子谦恭地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导。”

在向老子问礼的同时,他还请教了周王室的乐官苌弘,亲身体会到了音乐的巨大感染力,认识到政教与乐教的关系,更加肯定了“乐”与“礼”不可偏废的观点,为自己的“礼”“乐”教育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向学生学习

孔子有一句传世名言,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他指出,年轻人是值得敬服的,怎么知道将来的人们不如现在的人们呢?基于这样的观点,他时时与弟子们讨论问题,在发言中修改自己的错误,肯定弟子们独到的见解。

在《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中,记下了子夏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赐能敏而不能诎,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孔子向颜回学信,向子贡学敏,向子路学勇,向子张学庄,使孔子兼有这四个学生之长,而避免了他们之短,这是他们四人侍奉于孔子而没有二心的原因。孔子善于向每位弟子学习他们的长处,而规避他们的短处,这种取长补短的方法,不但学到了东西,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这应成为每位教师铁的教条。

6.向历史学习

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学识渊博精深,其主要原因是他善于向历史学习。他几乎对当时的重要历史文献都有所涉猎,并且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对“六经”进行了科学的考核和订正,从而才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他的“人性善”,他的“仁政”“德政”“孝政”“礼政”等一整套理想主义的治国理念,都是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得到升华的。

在《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尧曰”章中,主要记载了古代贤王尧、舜、禹、汤、周武王的言论,孔子在学习他们的言论中深得启发,从而发表了他的一些为政的论述。可见,孔子对历史的重视。

孔子向历史学习,也同他“观先王之遗制”结合起来。南宫敬叔在为孔子“观周”向鲁君建言中指出:“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他说:“现在孔子要到周的国都去,观看先王遗留下来的制度,考察礼乐所达到的程度,这是大事业。”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教师必须向历史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