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材的意义与作用

教材的意义与作用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人”的因素,对教学质量当然具有绝对影响。实际上,除了“人”的因素外,“物”的因素(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也不能忽视。把教师当作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的人有之,但为数不多;素质高的教师亦有之,但能够完全达到超越教材水平的也不多。教材的功能是潜在的,教材的作用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发掘方能实现。

基于课程意识的教学,强调广义的教学,强调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抛弃教材。教材毕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正确地认识教材和对待教材,是保证教学改革质量的绝对前提。

一、教材的意义

教学有三个基本的必备要素,即教师、学生和教材(广义的教材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它们对教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人”的因素,对教学质量当然具有绝对影响。但是,从哲学上讲,过分强调“人”的因素容易把教学引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误区。实际上,除了“人”的因素外,“物”的因素(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也不能忽视。

第一,从教育的普及性和全民性角度来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多数从业者而言,教师是一个专业、一份职业。把教师当作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的人有之,但为数不多;素质高的教师亦有之,但能够完全达到超越教材水平的也不多。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种义务、一份责任、一种经历。对学习感兴趣、以学为乐且孜孜以求的学生有之,但比例不高;天赋高、 自学能力强,读什么都能读得好且游刃有余的学生也毕竟是少数。

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更强调科学、规范,而不是艺术、 自由。为此,教材(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相应的教学参考书等)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成为保证学校基本教育质量的“依靠”和“凭借”。近代教育家、出版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说:“立国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

第二,从教学活动的运行机制来看,作为一种教育途径,教学相比其他途径在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科学习能力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这种优势依靠的主要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就注意到,在教学中总是存在着一个同时吸引师生注意力的“第三者”,这个横亘于师生之间的“第三者”便是教材。教材不但界定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学生学的任务,是教学过程中的真正核心。必须以教材为中心来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现象,被日本教育家佐藤学称为“被动的能动性”。

以教材为教学中心与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不同,它不产生排他性,不走极端,既便于避两论之短,让教学的真正权威——教材更好地发挥核心纽带的作用,又能吸收两论之长,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师生合力完成教学任务。让教材在教学上当家做主,并非让教师靠边站,让教师死教书,让学生死读书。教材的功能是潜在的,教材的作用只有通过师生的共同发掘方能实现。

第三,从教学实践来看,边缘化教材和误读教材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和教学改革乱象的根本原因。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解决教材与学生的矛盾,为此,必须以教材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保障,没有了根基。特别是就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而言,一定要以教材为本,忠实地、全面地教好教材的内容,做到不肢解教材、不脱离教材、不边缘化教材,把教材内容教好,把教材任务落实好,把教材问题解决好。教材就算是个例子,也要把它教好、教到点子上,对例子的补充、延伸、拓展和超越、批判、质疑,都要基于例子本身。

第四,从教材本身来看,教材不仅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更是集中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和学科水平,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和智慧的结晶。教材不是一般的材料、读物,而是专家、学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专门研制和编写的、适合于相应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的文本。

从这些视角来看,教材理应成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和关键。在教学实践中,确立教材的中心地位、基础地位,既要防止把教材边缘化,又要防止矫枉过正,把教材神圣化。

把教材边缘化有两种倾向:其一是塞入、补充大量拓展资料、信息。这些内容貌似“蔚为大观”,可能是学生感兴趣的、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但是,这一做法可能造成贪多嚼不烂,导致学习劳而无功。要知道,教学是有时空限制的,要将课堂有限的时间用在对教材本身的教与学上。其二是匆匆把教材内容教完、讲完,在学生还没有深入理解和领会的基础上,就进行大量的练习,实施题海战术。

把教材神圣化也有两种倾向:其一是教学内容的窄化。只教教材里的内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些教师就反映,教了十年书,脑子里就只剩下教材里的那点知识了。其二是教学内容的圣化。一切以教材的内容、观点和表述为问题的解答标准,为思考的导向标准,教材怎么讲就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记、怎么背,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被格式化了,毫无个性和批判性可言,最终成了陶行知先生所批判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典型。

二、教材的解读

全面正确地解读教材是教师的第一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解读教材,防止误读和浅读。我们既要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批判性的解读,又要防止和克服偏离教材主旨和主流价值观的随意解读;要准确地、深入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充分地学习、领悟、吸收和内化教材的智慧,防止和克服浅化教材的行为,避免只在教材表面上做文章,避免将认识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

当前在教材解读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性,即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比如,在数学课上,一道题有十几种解题方法;在人文课程里,一个文本有十几种理解。有的巧妙,有的烦琐;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有的却牵强附会、浅尝辄止。真可谓众说纷纭。如果教师此时只是听而不语,那么一节课上下来,就会造成学生各执一词,不及其余;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应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尽可能地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能力存在局限,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主观性偏差,教师对此必须加以引导和纠正。我们来看《司马光》一文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这种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1: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 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2:我觉得司马光的办法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

师:你们觉得第二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3: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真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

生4:水缸碎片飞出来,也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这办法危险!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其实,这篇课文主要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挺身救人的大智大勇,然而,如此大智大勇的司马光却在老师的“纵容”下被学生们群起而攻之,批了个体无完肤,致使大部分学生对人物的理解严重偏离了课文原意。

我们再来看学生对课文主人公的一组解读与评价。

《狐狸和乌鸦》——“狐狸很聪明!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

《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

《虎门销烟》——“林则徐没有环保意识!几百万斤烟渣被冲入大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对大海里动植物的危害更大!”

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是对文本的误解,它不仅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原意和教学本质,还导致了价值观的偏离,从根本上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虽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绝不会变成“彼拉多”!

因此,教师既要激励学生进行多元体验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主旨并追求共通见解,正确处理一元标准与多元解释、个性解读与文本原旨、独特认识与共性认识、多元文化与普遍价值的关系。

为什么要强调对文本的正确解读?这是因为,任何文本都有作者设定的特定空间,有自觉的创作意图,是具有某种确定性特征的,或者说是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征的,因此,对文本的理解还是有正误、是非之分的,这就要防止对文本的任意解读或明显误读,正如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做随意理解和解释。”[16]“对文本的内容、形式、语言运用、个性特点,可以多层面、多角度理解,答案可以多种,不必强调‘唯一’,但正误、是非,要组织学生辨别清楚,对学生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尤应指出。对文本的明显误读,有时是因为离开了文本的整体性,或文本的具体写作背景,或文本所属文体的基本特征而造成的。任意解读和误读,不是真正意义的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应避免把非语文的内容带进语文课,不从文本出发,而是脱离对文本的反复阅读,用游离于语文本体以外的生活和实践来代替语文。”[17]

三、教材的使用

关于教材的使用,针对当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区,我们要特别强调以下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教材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并经过严格审查,是课程标准的直接而全面的体现。与其他课程资源相比,教材具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家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基础教育树立了一个基本的、统一的标杆和尺度,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必须确立教材在教学中的基本地位,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作用。尊重教材,用好教材,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教好教材。从教学论的角度讲,“教教材”旨在把教材当成教学内容,把理解和掌握教材当成教学目标;“用教材教”旨在把教材当成生成教学内容的例子和凭借,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才是目的。教学的终极目的自然是超越和创新,但是它的起点和前提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本身,毕竟教材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要客体,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教材与学生的矛盾。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从下面的专家解读和名师观点中,我们便能看出教材的重要。

专家解读:了解教材的重要性

课本是进行语文教育的根本依据。课本中的课文,应该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从内容上讲,能符合童心、符合青少年的发展和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启迪学生对未知的追求、对语言美的感悟,能唤起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能激发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能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懂得该怎么做人;从语言文字上讲,不但是规范的,而且是优美的、富于表现力的、经得起分析的, 即“经得起学生的再三咀嚼”的,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对语言美的欣赏、对语言魅力的感悟,能有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18]

名师观点:维护教材的权威性

第一,必须让学生全面学习完教材。课堂教学必须忠于教材,课堂学习内容必须以教材为本,不得以“用好教材”为名,轻易取舍内容。不得打乱教材内在的逻辑体系,不得颠覆教材内在的各种要素,要真正发挥和挖掘教材蕴涵的育人功能。

第二,针对教学实践中有人将“自主学习” 曲解为“选择你喜欢的学习内容”“选择你喜欢的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段落”的现象,我们提出,要让“你喜欢”与课堂告别,要让所有内容都成为学生必学的内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喜欢的课文”“喜欢的段落”,有的连整个单元都不喜欢,有的甚至根本不喜欢语文。如果听凭“你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的所谓“自主性”长期存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予以正确引导。我们认为,“喜欢”本身就充满多样性,有的需要熏陶培养,有的则需要督促养成。“自主学习”不是“自愿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教育除了要有学习的自觉性之外,还应有合乎教育要求的强制性。[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