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化教学如何体现和落实在课堂中?下面以案例分享的方式进行解读。
一、自主化课堂教学案例
案例一: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条分缕析
最近,我有机会听了两节阅读课,上的都是《水乡歌》。这是一篇热情讴歌水乡美景的赞美诗,语言文字优美,读来让人浮想联翩。对于如何引导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读进文中,走进画一样的诗中,两位执教老师都可谓颇费心机:一位老师将文字与画面分割成若干块,一一呈现在孩子面前; 另一位老师则把孩子带到文字与画面旁,放手让孩子去品味、欣赏。先将两节课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片段节录如下。
教师出示第一段文字: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教例一】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自读)
生1:我从“千条渠,万条河”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这里“千”和“万”说明了什么?
生1:说明水乡的渠和河很多很多。
生2:我从“池塘一个连一个”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一个连一个”说明了什么?
生2:说明了水乡的池塘很多。也说明水很多。
生3:我从“绿水荡清波”中体会到了水美。
师:“绿水”是什么样的?
生3:“绿水”是碧绿碧绿的。
师:“清波”呢?
生3:“清波”是水很清澈,上面还有波纹。
师:是呀!你们看,水乡的水这么多、这么美。让我们朗读并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吧!
(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例二】
师:好好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小朋友自己一定能读懂。
(生自读)
师:刚才读这段话时,你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一幅幅水乡的画面?
(出示水乡图)
师:请小朋友们再将图文对照着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说水乡的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
(生自读,读得很投入)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水。
生2:我也仿佛来到了水乡,我睁大眼睛,想数一数水乡有多少条水渠和小河,可是我怎么也数不过来。啊,水乡的水太多了!
生3:我看到了水乡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连河底的水草我都能看到,有时水草旁还会有小鱼虾游过呢!
生4:我看到的水乡小河和朱珠刚才说的不太一样。河水是碧绿碧绿的,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就荡起一层一层的小水波,太美了!
…………
师:假如现在小朋友们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池塘边,你们最想做什么呢?
生5:我想画一幅画,画下“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绿水荡清波”。
生6:我想弯腰,捧起水乡的清水喝一口,尝一尝它的味道怎样。
生7:我想照张相片,把水乡的美景留在照片中。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什么也没说,你们就自己读进文中去了。水乡的水是这么多、这么美,像画一样。大家想把这段话读好、背下来吗?请认真做准备。
(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情绪高涨)
以上两个教学实录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两位执教者的教学思想观念不同,课堂教学设计有了较大差异,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例一:教师条分缕析,学生亦步亦趋
本教例中,教师从引导学生了解该段大意,到体会水多、水美,再到有感情地朗读,整个教学环节是由老师主宰着一切的,学生不过是在迎合教师去读、去说。教师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每到一个知识点,都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牵着他们往下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的机会。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老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获取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知识吗? 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教师该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然是对话过程,那么在阅读活动中, 当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交流时,教师就不应该不合时宜地介入、打断,要充分相信学生,要给学生实践自主阅读的机会,要让学生先与文本充分交流,再与老师、同学合作交流。像教例一当中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带来的常常是对教学内容的人为肢解和条块分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必然会出现重讲解、重理性分析、重知识等情况。在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丧失了自主性,无法做主动探究,只能在老师的精心牵引下亦步亦趋。这样的教学长此以往,只会泯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例二:教师能放能收,学生自读自悟
本教例中,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象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的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我们没看到一点师“牵”生的痕迹,教学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学生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教师大胆放手,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去自读自悟,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师深谙这样一个道理——学生是阅读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认识,教师才能放得开;也正是有了教师充分的放,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才会在课上产生如此多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设想一下,学生若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还会有“尝一口河水味道”的机会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得清清楚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交流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收不放,学生便会亦步亦趋;教师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6]
案例二:少点设计,多点空间
请看两位教师教授“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的两个片段。
【教例一】
教师出示例4:“某商店一天上午卖出3个花瓶,下午又卖出4个花瓶。每个花瓶的单价是x元,这一天卖花瓶一共收入多少元?”然后指名读题, 出示直观图。
师:每个花瓶的单价是多少元?
生:x元。
师:上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3个。
师:那上午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个x元。
生:3x元。
师:下午卖出几个花瓶?
生:4个。
师:那下午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4个x元。
生:4x元。
师:这一天卖花瓶的钱数一共是多少?
生:3x+4x元。
师:3x和4x各表示几个x?一共是几个x?
生:3x表示3个x, 4x表示4个x,一共是7个x。
师:那么3x+4x就是7个x, 7个x可以写成——
生:3x+4x是7个x, 7个x可以写成7x。
(板书:3x+4x= (3+4) x=7x )
师:思考上面的计算过程,这实际是应用了什么运算规律?
生:运用了乘法分配率。
师小结:根据运算意义,这里的3x+4x是3个x加4个x,结果是7个x,也就是7x。
就本教例而言,这种设计在理解和把握教材方面,应当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也是明显的: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主宰了课堂,教师一问,学生一答,学生跟着教师跑,缺乏主动性。这种课堂教学失去了学生的主体性,掩盖了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僵化了鲜活的学情。
2.不利于面向全体。由于学生学习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很快找到答案,而另一部分学生还在思考,这时教师不可能等到全班学生都想好以后再安排交流,结果导致中下游学生还没想好,全班就开始讨论了,于是他们只能停下来听别人说。这样就形成了优等生唱主角, 中等生唱配角,学困生当群众演员的局面。一节课下来,学困生没能解决掉一个问题,结果困难越积越多,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困生。
3.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分析得过细,提出的问题过小,思维距过短, 固然能使学生易于应答,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能保障教学环节有“序”进行,但也容易造成如活跃的想象、模糊的体验、会心的沟通、不可言传的意会等学习体验的缺失,从而淡化了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功能。
【教例二】
教师出示情境:一位商店老板上午卖出了3个花瓶,下午卖出了4个花瓶。晚上回家不会记账,你能帮他计算这一天的收入吗?
(学生思考,讨论)
生1:我觉得可以列表记账。
生2:我觉得采用列表的方式只能记下花瓶个数,不能表示出总收入是多少。所以我认为用未知数x来表示每一个花瓶的价钱比较好,那么这一天的收入就是(3+4) x元。
生3:这样表示很好,可还是不容易记住。我认为用7x元来表示更简洁。因为上午3个加下午4个,共7个花瓶,就是7x元。
生4:老师,我想补充一点。3x+4x=7x其实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率:3x+4x= (3+4) x=7x。你们说对吗?(边说边来到黑板前写下公式)
…………
就本教例来说,教师只提一个问域很宽、解距较长、思维度较大的问题,并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其特点是很明显的: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这样的问题能够给学生以充分、 自由的选择空间,能够引发学生参与讨论,训练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这样的问题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并给予学生较长的思考时间,为他们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差生感悟知识点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2.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导”得太多,学生就只能依赖教师;“导”得太少,教学就变成了放鸭式。只有当学生在向教师指定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或考虑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够时,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才显得十分必要,这时“放”才能够真正为“学”服务。
3.突出了数学教学的情感因素。数学学科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强调数学文化对个体的塑造,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数学文化的内涵,去感悟美,表达美。
要做到教师少点设计,学生多点空间,第一,教师要改变观念,将陈旧的“呈现—接受”模式转变为“诱导—探索—发现”模式,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第二,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第三,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如果评课看重的是教师的表演,注意的是面面俱到,那么教师只能照“案”宣科,课堂教学改革也就很难深入。[7]
二、自主化教学改革案例
(一)徐州市的“学讲计划”
江苏省徐州市的“学讲计划”立足现实问题,用“学进去,讲出来”这种最简单、最质朴的表达方式概括了教育教学的本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做了独特的根性的解读。它抓住课堂,抓住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抓住师生关系和学生主体等核心问题,回归到教学的本意。在实施过程中,他们从做“加减法”开始逐步推进。第一,减一点老师的包办,加一点学生的自主。第二,减一点无效的灌输,加一点有效的实践。第三,减一点老师的霸权,加一点学生的表现。第四,减一点刻板的说教,加一点情感的交流。当然,还可以有很多这样的“加一点、减一点”,就看每个老师自己的需要。“学讲”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学讲”推进三年,最令人欣慰的是那种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看到,很多学生上课时眼睛是发亮的,很多老师重新找到了职业的幸福感,更多的校长开始关注课堂,走近学生,更多的学校因为关注到“人”而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
(二)张学新的“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它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实质上,它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的内化环节,使学生吸收讲授内容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对分课堂通过对内化和吸收过程的强调,实现了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整合:讲授是为了基于独立思考的内化,而内化的成果则通过社会化学习在讨论中得到展示、交流和完善,从而既保证了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讲授法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权威,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而讨论法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学生的权利,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对分课堂重新分配了教学中的权利与责任,赋予学生应有的权利,让学生承担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最大的尊重,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氛围,也因此使课堂变得和谐、舒畅、充满乐趣、生机勃勃。对分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顺应人性,释放人的潜力,张扬个性,孕育创造,为探索后工业时代的教育范式提供了新思路, 自创立、推行两年来,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注释】
[1]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 (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6-57.
[3]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教育思想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2(11) .
[4]朱瑛.对新课标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3 (10).
[5]钱加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现象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2).
[6]林春曹.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条分缕析[J].中国小学语文论坛,2002 (6) .
[7]何正龙.花费心思不如留些空间:关于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思考[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8)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