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时代的欧洲困境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持的《2007—2008年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在2007年全美48112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约30%为外籍留学生。其中,“输出”人才最多的国家及地区分别是中国大陆(4714人)、印度(2075人)、韩国(1434人)、中国台湾(694人)和土耳其(521人),五地的留学生相加占据了当年全美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近两成。(Doctorate Recipients from U.S. Universities: Summary Report 2007—08[R]. 2008:12, 168.)我们不妨拿中国颇为重视国际教育的一流高校清华大学作对比:截至2009年年底,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总数约71300人(其中硕士生约55200人,博士生约16100人),而外籍研究生则为895名。(清华大学官方网站相关介绍[EB/OL]. http://www.tsinghua.edu.cn/qhdwzy/rcpy.jsp. )综观全球高校,恐怕只有美国才能招徕如此之多的外籍人才。事实上,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就读于美国的高校,并以优质的科研条件和诱人的物质待遇将他们留在美国,正是美国国家战略中的一个“隐蔽战略”。高等教育体系的成功运作不仅为美国引来了千金不换的高端人才,还为它赢取了留学生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美国,无疑在如今全球化的高教市场中享有那块最大的“蛋糕”。
众所周知,全球化具有丰富的含义。首先,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牵涉了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它一方面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则提出了挑战。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步步为营,在全球经济中塑造了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而在美国主导的市场话语权之下,如何多分一杯羹则成了各国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时,全球化更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世界范围的高速通信使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别日渐缩小而联系则更显紧密;身处地球村中,一国想要领跑世界,不沦为他国的附庸,就必须拥有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而这两者都离不开“高校”(本书中,“高校”泛指各种高等学府,而并不仅限于综合性大学。)二字。在此背景之下,各国高校面临的不再仅仅是与过去的自己比赛,抑或是与国内的其他高校竞争,而须应对来自全球各地高校的挑战;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壮大自己的实力。
放眼当今世界,英、法、德等西欧传统大国无论是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都已无法单独与美国抗衡,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日本,同时还面临着中国、印度等新崛起的大国的挑战。作为现代大学发祥地的欧洲高校也已风光不再——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日益向往更为“诱人”的美国。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体系之一)显示,全球大学前50强中有34所美国大学,而整个欧洲大陆只有7所,其中2所是法国大学。(笔者此处特意将英国的高校排除在外,因为英国的大学模式与美国比较接近,而与欧洲大陆大学的模式不同。)现在,如何提高大学的排名,将打算赴美深造的学生、学者吸引到欧洲来,已然成为欧洲各国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因为这不仅有利于欧洲科研力量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还有助于欧洲各国捍卫自身的利益,彰显其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
面对美国高校的强势,欧洲的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着两种选择:接受独占鳌头的美国模式,抑或寻求独具特色的欧洲模式。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欧洲的高等教育是无法进行彻底的美国化的:回顾历史,美国大学的建立始于英属殖民地时代,有着深厚的地方根基及强烈的地缘自豪感;美国的高等教育以市场为导向,私人捐赠、学费等都是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然而在欧洲,尤其在法国等传统欧陆国家,大学通常由国家统一设立;免费的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福利,中央政府投资并主导着公立高校的财政。这种不收学费的传统势必影响高校财政的独立,从而导致公立高校将持续被国家掌控,全盘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模式并不可行。有鉴于此,欧洲国家,特别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陆国家,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二、联合一致抗美:“博洛尼亚进程”
欧洲联盟(Union européenne, EU)作为一个独特的超国家实体,自其诞生以来便常常以区域一体化的方式来应对各种国际竞争,在高等教育问题上也不例外。1999年,欧盟正式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旨在通过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促进欧盟内高校的校际交流,使欧洲成为一个“无疆界”的广阔区域,学生和教学、科研人员可以在其中自由流动;同时扩大欧洲高等教育的全球影响,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法国作为欧盟最重要的成员国之一,参与“博洛尼亚进程”自然是其高等教育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法国的高等教育战略就是欧洲高等教育战略的一部分。
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是由多国政府共同发起的,并随着每一届成员国高等教育部部长会议的召开而不断完善。最早在1998年,《索邦宣言》就已发表了相关意见,但当时只有德、法、意、英4个国家通过了这一声明。1999年,29个欧洲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从而确定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创建。此后,一系列的部长会议陆续召开:2001年在捷克布拉格,2003年在德国柏林,2005年在挪威卑尔根,2007年在英国伦敦,2009年在比利时卢万,2010年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奥地利维也纳。这些会议使“博洛尼亚进程”得以持续和完善,并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现在,“博洛尼亚进程”共有47个欧洲成员国。这里应当指出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有关归属的问题:许多人以为“博洛尼亚进程”是欧盟内部的创制,但事实上,在47个参与国中,只有27个是欧盟国家。
为了使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规划更为直观、明确,各参与国的高等教育部部长们还制订了10项计划,并围绕着3条指导性纲领展开:
1.引入一些具有相似目标的组织:
(1)建立一个清楚并可互相转换的学制体系;
(2)该体系必须建立在“学士—硕士—博士”三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基础上;
(3)而且与博士教育和欧洲科研体系挂钩。
2.尽力实现:
(4)流动性的提高;
(5)终身教育和培训;
(6)大学生与大学的自治;
(7)欧洲区域的吸引力的提高。
3.特别要依靠:
(8)保障教育质量方面的合作;
(9)在欧洲内通行的文凭的发展;
(10)欧洲学分转换体系和毕业文凭的补充说明(或毕业文凭的解释性附录)。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博洛尼亚进程”的成功促进了欧洲各国的教育改革,并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中起到了杠杆作用。在整个进程当中,参与国共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外交方式”,即允许在各国政府间建立一项欧洲政策,并凭借各教育参与者(政府、高校、大学生、教师)的共同力量而非某一个国家的法律标准来实现目标。因此,任何方案的形成过程都与所有的参与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欧洲大学联盟(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 EUA)和欧洲大学生联合会(European Students’Union, ESU)。法国大学生全国联合会(Union nationale des étudiants de France, UNEF)和法国大学生总联合会(Fédération des associations générales étudiantes, FAGE)都加入了欧洲大学生联合会。
三、从卑尔根到布达佩斯—维也纳
定期召开的成员国高等教育部部长会议探讨并解决了许多在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2005年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举行的部长会议主要加强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试图保证“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质量。会议通过了有关质量认证的“欧洲标准与指导”(Europea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ESG)。自此之后,任何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欧洲企业——无论是评估公司还是委托公司,无论它们是以某项工程还是以某所学校为目标——都必须遵照“欧洲标准与指导”进行注册登记,只有通过质量认证的企业才能继续参与“博洛尼亚进程”的相关项目。这使得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工程标准更为透明、清晰,也保证了各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从2008年的秋天起,“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注册工作”(European Quality Assurance Register for higher education,EQAR)已逐步开展。截至2010年春季,总共有19家公司进行了登记,其中有7家是德国公司,剩下的分别属于西班牙、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奥地利、保加利亚、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国。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博士学位和高等教育与研究的联系。会议认为,欧洲统一的学位文凭应该从硕士阶段拓展到博士阶段;要优先发展可应用于科研或需要借助科研的教育专业领域,这既是出于加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竞争性的考虑,也是为了使高等教育体系与科研体系更加严密。为此,在2005年的奥地利萨尔茨堡研讨会上,欧洲博士文凭被第一次提及。2006年12月,由法国与欧洲大学联盟联合筹办的法国尼斯研讨会更为深入地探讨了这一问题。此后,欧洲高等教育区内博士教育的建设就可以将这些在研讨会上制定的规则作为依据。
与此同时,“博洛尼亚进程”的覆盖范围之广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欧洲参与者们开始试图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推广这项进程,并期待引起它们对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的兴趣。在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欧洲多国部长于2007年齐聚英国伦敦,探讨了针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战略。新的战略将依靠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普及化,参与国之间的高度合作、政治对话,以及毕业文凭认证度的提升。
2009年在比利时召开的卢万会议所围绕的主题是:人员流动率的大幅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就业以及“博洛尼亚进程”的社会影响。47国的教育部部长在会上强调了4个必须关注的要点:因地制宜地完善高等教育改革,尽量细化、深入到每个大学的内部;更好地解决学生和教师面临的各种困难;更多地就“博洛尼亚进程”的目标和成果进行交流;确认面向高校的公共权力部门的职责。会后,第一版《博洛尼亚政治论坛》出版发行,这是此前未曾发表的欧洲高等教育区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对话集。根据会议综述记录,虽然“博洛尼亚进程”在欧洲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为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成功建立尚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随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博洛尼亚进程”在2010年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是年3月,年度部长会议和第二届博洛尼亚政策论坛先后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共有72个国家参加了本次论坛,除了欧洲成员国之外,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非欧洲国家也都派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一同到会,中国也首次正式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欧洲47国教育部部长共同签署了《布达佩斯—维也纳宣言》,宣布欧洲高等教育区正式开建,这正好符合2001年布拉格会议设定的成立期限。《布达佩斯—维也纳宣言》明确指出,要建设一个以信任、合作和尊重文化、语言与高等教育体系多样性为基础的欧洲区域。会后,第二版《博洛尼亚政治论坛》也获准发行,这是未曾公布的各国之间的多边对话集。卢万与维也纳的两次政治论坛不仅通过签订和实施具体计划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定期交流和合作,还明确了加强欧洲高等教育区和世界其他国家之间合作的决心。可见,欧洲将继续沿着一体化的道路不断探索;联合已使欧洲的高校重新获得了全球的关注。
对于“博洛尼亚进程”的参与国来说,2010年以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现已广泛展开的高等教育改革:即保证有关教育质量认证的“欧洲标准与指导”的实施,参与进程的企业的注册工作的稳步展开,高等教育及其毕业文凭的定位,与就业接轨的终身教育和培训的推广,以及欧洲高等教育区内部的流动性提升与民主化。不过,在展望202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新面貌的同时还必须优先采取4项行动:第一,进一步思考终身教育与培训的社会意义;第二,以培养知识技巧和能力为中心,使学生所受的教育能为他们带来就业的优势;第三,开设更多的国际性教育机构,加强作为欧洲高等教育区之重要特征的人员流动性——为此,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至少要让20%的学生能够享有去国外学习或培训一段时间的机会”;第四,通过开发、利用新媒介工具,使得有关高等教育机构的信息更详细、更透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