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摘要】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研究中的种种问题,表面上看是因为学生在论文上的精力投入不足、吃紧的就业压力以及教师心力不足与无奈的同情心,而本质上则反映出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的不足、粗略甚或缺失。本文分析提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基于“知—感—悟”三段式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使问题从根源上得以解决。
【关键词】管理类 大学生 毕业论文
作为准管理人才的管理类本科大学生,在校四年的最后一门功课,就是毕业论文研究。说它是研究是因为任何可以称之为论文的,实质上不仅是撰写的产出,而且更是调查分析、研究的成果。因为,论文有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有问题的思考与提炼,有文献的研究与综述,有原因的归纳与分析,更有解决问题对策的最终提出与论述。可以说,论文的产出,不仅有文笔表达基础的功劳,还有知识平台的支撑,其背后更有作者对管理理论功夫与对管理现实的感知、感悟从而构建问题的能力支持,而最具价值的则是对问题原因的理论分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策略能力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篇管理论文最终的落脚点。
结合笔者30余年大学执教生涯及毕业论文指导经验,管理类本科大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确实能使学生针对大学四年中的所学,在知识综合运用、学术与专业实践整合上获得一定的能力提高和思维锻炼。但此意义近年来却被打折不少,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大量存在着“选题大、内容空,研究浅、论述浮、思路乱、观点缺”问题,其普遍外显出的种种表现,使我们有必要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日渐深入的今天,如果不寻求解决途径予以扭转的话,大学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核心能力将大打折扣,也必将严重影响到管理类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形象。
从笔者所参与答辩的历届管理类专业本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以下情形并不少见:
论文选题大而空、空且泛。不少学生不会也不知如何选题,空泛且太过宏观的题目比比皆是。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居然可以是“论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特点”,根本不问管理论文的边界;另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则更大,叫“浅谈中国管理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结果必然是大题小做、空做、泛做。
论文研究浮而浅、浅且飘。不少学生在准备毕业论文期间,面对选题不作破解,甚至连起码的概念都还未建立起来,就匆忙上阵,大写论文。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撰写了题为“×××公司KPI法方法应用初探”的论文,在答辩时,他被导师问及“KPI的英文单词是哪几个?该方法的创立者是谁?当初的意图是什么?其应用的边界在哪里?”等问题,竟然一时语塞。如此作风,写出来的论文一定是不扎实的。
不少学生根本不知道论文研究必须遵循“三部曲”,开篇就是本文认为要如何如何,虽然是开门见山,但为什么要这般“如何”,却不作问题阐述和原因分析的铺垫,何来说服力?当然有的论文还算“不错”,终于能把问题摆出来了。如一位同学的论文在问题阐述中这样表达:“①中国企业极不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②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过于陈旧、方法笼统简单;③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者与被培训者的意愿不高。”但却不是一手调研得来的,也不是二手资料搜集归纳来的,然而却敢如此武断地下判断、构建问题,答辩中当被老师问及依据是什么时,学生竟答:本人认为……还有的论文提出的问题有根有据,让人看了“喜不自胜”,然再往下看,真让人眉头陡皱,论文后半部分的对策中,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竟然并不全包括论文开头提出的问题,不知是何逻辑。
对于以上种种表现,作为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老师不能不感到遗憾,反思我们的教育,原因是多方面的。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从表面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近年来,“大一忙活动,大二忙学习,大三忙拍拖,大四忙工作”成为不少在校大学生的真实写照。迫于就业的压力,有的学生刚进校门就开始操心将来办公桌的位置,大多数进入大四的同学,会花整个学期的时间忙于各职场面试,一头扎进“面试技巧”之中。这种“超前思维”本没有错,但将毕业论文当成副业,抛在一边,应付了事,一心只为找工作,找到工作就先去上班,然后再请假回来作论文答辩,四年学制当三年的做法,显然是本末倒置。
事实表明,未经过充分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训练,学生不仅会丧失毕业前应该有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也会失去对本专业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升,还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参加工作后做管理工作时思维水平“后劲”的提高。可怕的是,很多学生对此一无所知、知之甚少甚至熟视无睹,如此共同的漠视,必然导致那些本来可以在严格要求氛围下有所成就的学生变的庸惰、浮躁、贪玩,用心不够。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连年增长,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转变,学校多为超规模容纳,社会就业压力的传递,使得高等教育资源与需求之间缺口变大,而教育资源是有其固有的周期性建设与成长特点的,特别是高校教育资源中占主体地位的教师资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没有“心智”的长时间磨练和“技智”的长周期开发与培养,几乎是不可能的。显然,优秀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是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最核心、最集中的反映。现有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已严重超额,少的一个学期要指导10多人,多的甚至要指导20多人,此外还有授课、科研等任务,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不足为怪了。而撰写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也正是忙于工作的时候,学生理直气壮,老师满心同情,没有固定的论文工作室,网上远程遥控式的指导语传递确实有点高效,但绝不是当面“耳提面命”式的那种感受所能比拟的。论文指导难度加大,指导成本也随之增加,教师的指导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面对指导老师针对论文中存在问题的责问,不少学生会自觉不足而表情显愧,甚至有的学生在微信上大呼:“撰写论文真是一件非常痛苦难熬的事!”但当被问及原因时,大多数学生则立马理直气壮起来:过去从来没有训练过!
反思我们的教育,大学的课堂上充斥着满堂灌的现象,填鸭式的纯知识传递多过启发式的能力学习,刻板式的单记忆训练多过互动式的思维提升。时间久了,就有了面对繁杂的现象无从下手,不会有较高的理性思维、不会构建问题、更不会寻求基于理论架构作对策思路分析的现象了。
“学生精力投入不足、教师指导工作量与难度加大、教学方式问题”这三大原因,从表面看确实如此。但若要深究,笔者认为,“教不严,师之惰”,这其中所折射出的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却是坚守“教育本分”意识的缺失或不足,是教师细究“启发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学模式,以使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变得深刻的前置思考的不到位。
针对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思路:即专业课程应采取“三段式”问题的导向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本就与管理实践尚少的大学本科生有一定的距离,若只采取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在投影机上学管理,极易导致学生“雾里看花”。而基于“三段式”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将“知—感—悟”的学习节点串联形成认知链。
首先是“知”。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不断提出“为什么”,循循诱导,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提高他们对专业课内容“知”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由此获得管理认知的基础。
其次是“感”。教师在讲授管理知识时,要有与管理实践相关联的意识,通过“概念+管理示例”的模式,使管理概念活起来,有弹性,特别是不易明白的管理学上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迅速感知,加快理解。
最后是“悟”。“悟”是深刻的路径,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久悟必成性,所谓的举一反三的悟性就是思想水平、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从多“知”到常“感”,最终必会喜“悟”,让他们享受专业知识升华所带来的学习快乐。
进行“知—感—悟”的多门课程训练与交互,是带给学生面对需综合专业思维毕业论文时的能力基础储备。而当学生专业思维能力足够或富余时,“心有旁骛”找工作的一点分心、教师多指导一些学生论文的用心,都已不是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