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儿童民间游戏对环境的依存性与独立性同时也说明,环境并非简单地直接决定浙江儿童民间游戏,而是要经过“儿童”这一中介变量而起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是一种“意向性”(5)存在,处于和不同人的意向性关系中的环境是不同的,并且环境的价值和意义是因人而异的。因此,环境首先需要通过“儿童”这一中介变量的作用而被“儿童”赋予相应意义,进而再对儿童的行为(包括儿童民间游戏)产生作用。例如,秋天时节飘落的树叶,对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儿童而言是开展“斗老将”(6)游戏的“宝贵游戏材料”,那时的儿童在这一环境中就会开展诸如“斗老将”之类的儿童民间游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的“落叶”对目前的儿童而言却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垃圾”,此时的儿童也就不可能在这一环境中用被他们解读为“垃圾”的“落叶”开展儿童民间游戏。总之,儿童是环境对浙江儿童民间游戏产生作用的中介变量。
这在对长兴县某村“跳房子”游戏的个案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研究发现,生活场地和“跳房子”游戏场地之间并非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儿童生活场地虽以自然景色为主,人工景色为辅,但此时“跳房子”游戏场地却以水泥地为主,并且是以屋内水泥地为主。此时,儿童虽在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仍是自然景色——泥地,但此时儿童会成群结队去有水泥地的孩子家一起“跳房子”,或者放学后在学校的水泥地上一起“跳房子”。在访谈中了解到,泥地比水泥地更便于玩“跳房子”游戏,因水泥地太平坦,石头容易打滑,而泥地比较粗糙。因此,儿童生活场地并不直接决定儿童游戏场地。真正决定儿童游戏场地选择的是儿童赋予生活场地的意义。换言之,生活场地必须通过儿童的解读之后才能间接影响儿童对游戏场地的选择。
有学者就指出,“只有全面、深入、细致地刻画儿童游戏存在、发展的生态学‘情境’,才能‘还原’儿童游戏生活的‘真实面貌’。”(7)这需要至少同时考虑以下内容,包括材料、社会关系、真实世界的生活经验、游戏决策、时间。(8)虽然这里强调要刻画生态学“情境”,还原“真实面貌”,但还是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一种研究者视角中的“情境”、“真实面貌”的倾向。例如,“材料”的具体内容包括“此情境提供了哪些游戏材料供儿童选择?这些材料潜在地暗示了一种什么样的游戏结构?这些材料是否预示某种特定的游戏类型(如过家家等)?这些游戏材料是否有利于儿童创造性的发挥?”(9)这里的叙述角度显然不是儿童,而是研究者,这从“提供”、“暗示”、“预示”等词语中可以明显感受到。
因此,要想真正深入分析影响浙江儿童民间游戏历史演变的因素,关键是刻画出浙江儿童视角中的“生态学‘情境’”并分析其对儿童选择与开展儿童民间游戏的影响。这就要求首先实现研究视角从成人向儿童的转变,其次还要深入理解儿童视角中的自然环境、生活学习等的意义及其对儿童选择与开展儿童民间游戏的影响。研究视角从成人向儿童转变的实质是,将儿童民间游戏置于儿童文化而非成人文化的范畴中进行研究。“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10)“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转变的生长的。”(11)儿童文化的独特性增加了儿童民间游戏研究的难度,这就要求研究者——成人必须时刻注意“悬置”自己的文化,进而真正深入理解儿童文化,最终才能真正理解作为儿童文化范畴的儿童民间游戏。好在每个成人都是从儿童发展而来的,“成人的世界、成人的生活、成人的文化,是在儿童时期所建构的身心水平基础上持续进行的经验重构”(12)。正是这种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成人理解儿童、理解儿童文化成为可能。
————————————————————
(1) 包蕾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社会科学,2009(6):67。
(2) 王金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中国人口科学,2006(5):27。
(3) 同(2):29。
(4) 陈连山:《游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5) “意向性”一词本是经院哲学的用语,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直接来自他的老师布伦坦诺。简单地说,意向性就是指意识活动总是指向某个对象,不存在赤裸裸的意识,不存在将自身封闭起来的意识,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或对象的意识(注意: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没有“主体”与“客体”,只有“意识”和“对象”)。意识的意向性克服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因意识离开了它的对象、离开了世界也就成了无,就没有了意义;同时,对象、世界也不能没有意识,离开了意识,对象、世界同样也不具有什么意义。因此可以说,意识就在对象中,同时对象就在意识中。(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59页。叶朗:《现代美学体系》(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8页。)
(6) 秋天落叶时节很多地区儿童用树叶的叶柄玩的一种游戏,每人各持一根叶柄,十字交叉向各自方向用力拉,谁的叶柄断了谁就算输。这种游戏在很多地区流行,并且使用的材料与具体玩法也类似,但在不同地区的名称却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地方(如江苏、浙江一带)称为“斗老将”、有的地方(如东北)称为“勒筋儿”、还有的地方(如北京)称为“拔根儿”。
(7) 吴航:《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新趋向:从分类学到生态学》,学前教育研究,2008(5):59。
(8) 同(7)。
(9) 同(7)。
(10)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11)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12) 同(11),第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