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将儿童民间游戏参与者的性别分为三类,即男、女、男女均可。具体地说,游戏者性别为男,表明该儿童民间游戏只允许男孩参与;游戏者性别为女,表明该儿童民间游戏只允许女孩参与;游戏者性别为男女均可,则表明该儿童民间游戏对性别没有特别要求,男孩、女孩均可参与。为了便于考察儿童民间游戏的游戏者性别特异性,即是否只允许某一特定性别的儿童参与,将游戏者性别分为特异性性别和非特异性性别,其中男、女属于特异性性别,而男女均可属于非特异性性别。研究主要从浙江不同地区和不同童年生活地类型两个维度,对浙江儿童民间游戏者性别进行了分析。
表3-13 三个历史时期游戏者性别的地区分布表
表3-13表明,无论从总体看,还是从三个历史时期看,男女均可在浙东、浙西、浙南、浙北和浙中五个地区中所占比例均居首位,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浙南地区所占比例达到了100.0%。
从表3-13中可以发现,无论从总体看,还是从三个历史时期看,男、女在不同地区的比例分布差异较为明显。
总体看,男在五个地区的比例差距最大为11.8个百分点,虽然从绝对值看并不大,但若考虑到男在不同地区所占比例均较低这一情况,则这一比例极差也已是相对比较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男在当前五个地区的比例差距最为明显,比例极差高达36.3个百分点;即使在比例差距最不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其比例极差也高达9.3个百分点。
总体看,女在五个地区的比例差距最大为6.7个百分点,考虑到女在不同地区所占比例均较低的情况,这一比例极差也已是相对比较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女在20世纪70年代五个地区的比例差距最为明显,比例极差高达20.8个百分点;即使在比例差距最不明显的当前,其比例极差也高达8.9个百分点。
1.游戏者性别的城市—农村分布: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均一直最低,其比例关系在城市与农村经历了基本形态相同的演变过程
表3-14表明,特异性性别在农村中所占比例除了当前高于在城市中所占比例外,在其他两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均低于在城市中所占比例。相应地,非特异性性别在农村中所占比例除了当前低于在城市中所占比例外,在其他两个时期均高于在城市中所占比例。
表3-14还表明,包括男、女的特异性性别在城市与农村中所占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均一直为最低。相应地,非特异性性别在城市与农村中所占比例在三个历史时期中均稳居首位,并且即使最低的也占到了66.5%。
表3-14 三个历史时期游戏者性别的城市—农村分布表
图3-18显示,特异性性别在城市与农村经历了基本形态相同的演变轨迹,即“V”型,但是在具体演变形态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首先,特异性性别在城市经历了一个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的“V”型演变轨迹,而在农村则经历了一个左低右高的非对称的“V”型演变轨迹。其次,特异性性别在城市与农村的演变轨迹的变化幅度存在量的差异,其中在城市的演变轨迹中两端点和顶点相差14.6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而在农村的演变轨迹中两端点和顶点相差13.4个百分点和15.9个百分点。这同时也表明特异性性别在城市中经历了一个相对而言是先快后慢的演变过程,而在农村中则经历了一个前后变化幅度相差不大的近乎对称的“V”型演变过程,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到当前在农村中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在城市中的变化幅度。
图3-18 特异性性别在城市与农村中所占比例的演变轨迹图
2.游戏者性别的内陆—沿海分布: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均一直最低,其比例关系在内陆与沿海经历了基本形态相同的演变过程
表3-15表明,特异性性别在内陆中所占比例除了20世纪70年代时高于在沿海中所占比例外,在其他两个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和当前)均低于在沿海中所占比例。相应地,非特异性性别在内陆中所占比例除了20世纪70年代时低于在沿海中所占比例外,在其他两个时期均高于在沿海中所占比例。
表3-15还表明,特异性性别在内陆与沿海地区中所占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三个历史时期中一直为最低。相应地,非特异性性别在内陆与沿海地区中所占比例一直稳居首位。
表3-15 三个历史时期游戏者性别的内陆—沿海分布表
图3-19显示,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内陆与沿海经历了基本形态相同的演变轨迹,即“V”型,但是在具体演变形态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首先,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内陆经历了一种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的“V”型演变轨迹,而在沿海则经历了一种左低右高的非对称的“V”型演变轨迹。其次,特异性性别在内陆与沿海的演变轨迹的变化幅度存在非常明显的量的差异,其中在内陆的演变轨迹的两端点和顶点相差24.9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而在沿海的演变轨迹的两端点和顶点相差5.7个百分点和9.9个百分点。这同时也表明,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内陆经历了一个急降急升的演变过程,而在沿海则经历了一个相对而言缓慢下降与较快上升的演变过程。
图3-19 特异性性别在内陆与沿海中所占比例的演变轨迹图
3.游戏者性别的平原—山区分布: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均一直最低,其比例关系在平原与山区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表3-16表明,特异性性别在山区中所占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时均高于在平原中所占比例,仅在当前低于在平原中所占比例。相应地,非特异性性别在山区中所占比例除了在当前高于在平原中所占比例外,在其他两个时期(即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均低于在平原中所占比例。
表3-16还表明,特异性性别在平原与山区中所占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三个历史时期中一直处于最低,但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在平原中所占比例高达42.6%。相应地,非特异性性别在平原与山区中所占比例在三个历史时期中一直最高,但这种首位态势在当前的平原地区中受到了严峻挑战,和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仅相差14.8个百分点。
表3-16 三个历史时期游戏者性别的平原—山区分布表
图3-20 特异性性别在平原与山区中所占比例的演变轨迹图
图3-20显示,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平原与山区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首先,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平原经历了一种左低右高的非对称的“V”型演变轨迹,而在山区则经历了一种持续的单边下降的近乎直线的倒“V”型演变轨迹。其次,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平原与山区的演变过程的变化幅度存在非常明显的量的差异,其中在平原的演变轨迹的两端点和顶点相差13.9个百分点和28.7个百分点,而在山区的演变轨迹的两端点和顶点仅相差6.1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这同时也表明,特异性性别所占比例在平原经历了一种相对而言较快下降与急速上升的演变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