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力是人的能力之本,没有思想,人就不会判断,不会选择;没有思想,就没有行为,没有教育;没有思想,就不会否定,就没有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强学习,增加积累,发展内涵,提高思想力。
(一)重视“心”就是重视生命的体现
教育,似春雨,滋润每一个孩子如花的生命;教育,是力量,叩击每一名教师向上的心灵;虔诚地相信着,至爱是我们的信仰,信仰是至爱的力量。至爱当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润泽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1.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育是心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灵聆听心灵,努力读懂每一个纯真的“童心”。只有读懂学生的心,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只有读懂学生的心,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相信这样会少一些拒绝,多一些接纳;少一些叛逆,多一些“顺从”;少一些被动,多一些自然!
教师誓词:立志把心灵献给学生,让智慧点燃智慧,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呵护生命,尊重个性,激发创造,发展德智体,弘扬真善美,做学生爱戴的师长和真诚的朋友……
2.重视“心”就是重视生命的体现
人是由“心”和“形”两部分构成的。心就是精神生命、思想生命。人们普遍承认,教师对社会的繁荣和个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担当的是社会的责任,超越生命的境界”。真正的生命教育,应当触及孩子的心灵,更多地注重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让经典走近时代,贴切人心,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启发民智的作用。使得古典文化中饱含着的朴素的真理,穿越时空将今人的心灵唤醒,推动现代人格的完善、社会的和谐。
学生的心灵管理犹如一个大堤,如果不加洞察和正视,许多细节问题也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有时就是在侥幸中发生,在认真中避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高度的责任感,科学务实的态度,把握细节,防微杜渐才能收到效果。然而由于信息技术令人心眩的进步,学校教育要善于掌握“革新”和“扬弃”的平衡。在学校管理中,须将目标定位在师生员工的共同需要上,通过目标对他们的拉动诱导,创造出群体向上追求的局面,实现管理的意义。
3.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堂中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书本、教案、课时的权威正在逐步淡化。课堂上教师正努力学会真心的欣赏、真心的关注每个学生。学生正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学生不再为回答不出教师的提问感到羞愧,教师也不再为偶尔读错、讲错受到学生的指正而恼怒,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这一切正是缘于教师正视了学生,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后出现的积极效应。
美国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足见练的功效。倡导讲、练结合,还学生以自主权,时间多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消化、理解、巩固的时间,方能“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二)在“内化-自主”上下功夫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不仅仅是博大深沉的爱,而且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爱。没有真心投入,没有潜心关注孩子的需求,没有切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也就不要谈什么要求孩子投入,苛求孩子的认可。
1.挖掘德育的“渗透点”
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其所致力的是创造出一个“人人皆学,事事有学,时时能学”的教育环境。其所看重的,不仅是你在学校学了多少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在社会中不断地学到了多少东西。办好一站、一台、二报、一刊、一长廊(广播站、电视台、校报黑板报、校本研究专刊、文化宣传长廊)。使在学校工作学习的每个人的思想、言行和心灵得到熏陶和感化。走进校园,在绿化、净化、美化的环境中,跃入视线的尽是“会说话”的壁画、格言、文明礼貌用语……处处无声胜有声!在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对“我与社区”“我与校园”“我与班集体”协调发展的内在认识,从而促进对校纪校规的理解、认可和接受,并逐渐内化为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人的发展为本”,激活人的内在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管理的实效。
从“行为规范”开始,养成教育“校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你的教育对象没有感觉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你的教育才是成功的。”一所学校的文化脉流是其生命力所在,其核心是思想和精神、理想和追求。思想和精神必须传承、弘扬,理想和追求必须发展、创新。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优秀的文化就等于卓越的品牌。管理进入深层次,必将涉及文化的再造。所以说“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力的竞争。”
2.建立“开放+指导”的活动课程
让社会成为学生的教材。要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着重实践性学习。在人类的“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产业开发”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学生仅仅依靠已知的知识的掌握和复述,是无法应对未来社会的急剧变化的。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他们从日常社会生活现象的分析中,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随着社会进入现代化,社区教育将成为每个人提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支撑。
“开放”:每天的活动课,各实验室、活动场所、专业室都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动手动脑、发展个性、进行科技实验提供广阔的天地。“指导”:让每一位教师发挥自己的专长,参与对学生的指导。最吸引学生的电脑室、棋室、放电影电视室、健身房等……有的在亲切交谈,有的在弹琴唱歌,有的“龙腾虎跃”、有的在编写程序,有的在……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们被陶醉了。学校可根据育人目标及学生的需要,提出“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会探究,学习一门综合课程;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学生的兴趣与需求,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学校精神是学校向心力、凝聚力、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代表全体成员心愿、意志,并成为激发全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无形力量。绝不忽视校训的作用,校训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校魂”。
3.“实践-参与”型德育模式
树立全员德育观念。“实践-参与”型德育模式,提出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它主张依据社会道德生活中的要求,来构造个体的道德素质,强调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合作,使学生在参与学校、班级、家庭、社会的各项事物与管理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
情境式。教师寻找社会、家庭道德情境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共同之处,创造一个既有校园特色,又有社会生活气氛的学校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增强社会适应性。
渐进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确定层次不同的系列德育内容,做到阶段渐进,逐项落实。
参与式。如班干部民主选举,实行竞选制;升旗活动,树立榜样制;班级活动,实行自主制;班级管理,实行轮值制;班级事物,实行议事制;学校管理,实行自治制等。把丰富多彩、适合口味的“德育套餐”送给学生。
激励式。评价的基本点是找出学生的优点,评价的方法在于多鼓励,评价的比较对象重在自比,评语评价变为着重个性评定,重在鼓励。用“特长+鼓励”评语模式。
社会实践是学生良好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实践活动和交往领域是十分广阔的,而学校的课外活动与校园活动是主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活德育追求一种“无痕”的教育,重视德育的过程性,认识到“过程即目的”,“人在生活中,便在教育中”。
(三)“长”其善而“救”其失
课堂是一个纯洁、美丽的地方,是一个充满魅力、灵魂栖居的场所。灵动的课堂,有诗情的创造、智慧的燃烧。灵动的课堂,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是智慧的播撒、幸福的营造,是灵魂的引领、心灵的感召。
1.教师应注意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那些默不作声的学生,也许他们正急需教师的帮助,他们有着巨大的潜能等着你去发掘。不管是何种个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表现欲,都想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每位学生都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尊严。心理学家席菜曾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时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自尊是自爱、自立的前提,又是教育的基础。老师若能抓住契机,正面教育,因势利导,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教师应发自内心的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如果教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也会逐渐向老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得师生之间有更深刻的沟通。故此,教师应除去包装,卸下层层“面纱”,平等地对待学生,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应尊重、理解、关怀他们。切忌以势压人、态度粗暴,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学生应该富有热情、态度诚恳、平易近人。这样学生的心灵之窗才会打开,教育才能奏效。“教育的不幸恰恰在于,在柔弱的青年时期闪烁着的某些微光,到成年时早就完全熄灭了,因此成人无能力把那些微光燃成火焰。”——这样看来,现代的为人师者还得学会“识才”——赏识人才雏形!“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以成就孩子的梦想!
3.教师应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当个好“导演”,培养个性“演员”。梁启超说过:“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出结果的方法教人”。这种思想无疑是我国古代“授人以渔”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发展,而素质教育通俗的说法也正是要“教会学习”和“学会学习”。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适时点拨,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思想、交流各自经验的舞台。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及小组的学习状态,通过巡视个别了解、学习组长反馈或学习小组展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交流中未解决的问题或生成的新问题。同时,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引导、启发,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