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到节俭,回到奢侈,

回到节俭,回到奢侈,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诸葛亮在《诫子文》中说“俭以养德”。节俭需要首先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这样才能保持节操,培养德行,所以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晏子认为,在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才能领导百姓,改善社会风气。当时,景公喜怒无常,滥用刑罚,被砍断腿和脚的犯人很多,因此市场便有了专门卖假腿义肢的商人。景公一听,有如当头棒喝,从此减轻刑罚。晏子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对后世影响极大。

诸葛亮在《诫子文》中说“俭以养德”。节俭需要首先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这样才能保持节操,培养德行,所以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所以更不可以不节俭。

晏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辅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堪称是“三朝元老”。

晏婴虽然身居相国的高位,但是生活却非常俭朴,一件狐皮袍子一穿就是三十年,不仅自己不讲究吃穿,还严格要求家人不穿丝绸,不戴昂贵首饰。齐景公十分器重晏婴,多次封赏,但都被他拒绝。晏子认为,在上位者应该以身作则,才能领导百姓,改善社会风气。

齐景公看晏子住的地方靠近市集,地势低洼、潮湿狭小、脏乱嘈杂、尘土飞扬,不是一个良好的住所,便想帮他换一座干爽安静的新屋。晏子不肯接受,委婉辞谢,说:“我的祖先世代居住在这里,我还担心才德不足,没有资格继承这所房屋,因此能住在这里我已经很满足了。而且这里靠近市场,早晚出去买东西都很方便,又可以多了解民情,实在不敢再劳烦君王为我另建新屋。”

齐景公听了,笑着问:“你住在市场边,一定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了?”当时,景公喜怒无常,滥用刑罚,被砍断腿和脚的犯人很多,因此市场便有了专门卖假腿义肢的商人。晏子想借机劝谏景公,便说:“假腿贵,鞋子比较便宜。”景公一听,有如当头棒喝,从此减轻刑罚。

后来晏婴出使晋国,景公趁机为他改建住宅,当晏婴回来时新屋已经盖好了。晏婴依礼谢过景公后,就派人把房子给拆了,把拆下来的木材分给邻居们。同时,把那些因为要修建他的房子而被迫拆掉的邻里房舍,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盖好,并把邻居们都请了回来。

晏子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对后世影响极大。司马迁非常推崇他,将他比为管仲。孔子也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辽圣宗时期的张俭,举进士第一。个性端正诚实,生活俭朴,穿的是粗布衣,吃饭只求填饱肚子,不讲究色香味。有一年冬天,天气严寒,他在便殿奏事,兴宗见他穿的衣袍十分破旧,就密令身边的侍卫,悄悄地用火夹在他的衣服上穿洞做记号。一年四季,张俭都穿着这件旧袍上朝,不曾换新。兴宗十分感动,问张俭原因。张俭回答说:“这件袍子我已经穿了三十年了,现在还能穿,何必换新的呢?”当时的人生活奢靡,不知节俭,张俭在相位二十余年,注意清廉俭朴,以身作则,社会风气因而逐渐改善。

宋仁宗时的张文节,虽位居宰相,俸禄不少,但生活俭约,虽然别人讥笑他沽名钓誉,他也不在意。亲友规劝他要稍微随俗一些,张文节叹气说:“我现在的薪俸,即使全家锦衣玉食,哪怕办不到?只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节俭很困难。我现在的薪俸哪能永久?生命哪能长存呢?一旦有了变化,家人已经习惯奢侈,不能立刻回到节俭,一定会失去生活依靠。倒不如不管我做不做官,活着或死了,家人的生活永远保持不变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