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五小学唱响大学区均衡之歌

西五小学唱响大学区均衡之歌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大学区教师队伍建设上,则是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培训,打破校际壁垒,成立教研共同体,开展大学区集体备课、集中测试、主题教研等活动,实现了学区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二是充分依西五小学丰厚的历史积淀,积极构建大学区文化建设模式。三是构建大学区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建立大学区信息化平台,设立大学区题库和大学区教学资源库,有效实现了大学区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 ★ ★ ★ ★

长春日报10版·教科卫新闻

2011年5月31日

本报讯(记者李波)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诉求,也是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在我市实施大学区一体化管理工作中,南关区西五小学担当“龙头”之责,率大学区六所小学,从师资培训、区本教研、课程开发、文化创建等方面加强校际协作与共建,逐步实现了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获得了大学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许多宝贵经验。

西五大学区由西五、兴盛、东长、回族、北大、自强、富裕七所学校组成。此前,除西行小学外,其余六校普遍办学规模较小,缺少教育竞争的软实力。面对此现状,西大大学区领导层以强化师资、优势共享、内涵拉动、合作共赢为工作主线,通过建立制度保障、整合优质资源、校际多元合作等务实措施,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

一是从校长团队、名师团队、教师团队三个层面,积极构建大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依托“大学区名师工作室”,有效实施名师“一日影子培训工程”,通过跨校教研组备课、跨校专题报告、定期教学观摩展示,使学区内的名优教师流动起来,带动大学区教师共同成长。在大学区教师队伍建设上,则是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培训,打破校际壁垒,成立教研共同体,开展大学区集体备课、集中测试、主题教研等活动,实现了学区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是充分依西五小学丰厚的历史积淀,积极构建大学区文化建设模式。在大学区内广泛开展了师德演讲、读书汇报会、运动会、联欢会、歌咏比赛、徒步节等活动,精心培育”太阳鸟向着太阳飞翔”的大学区教师文化,使各校教师由“学校人”逐步转变观念,成为阳光、健康、自信的“西五大学区人”。

三是构建大学区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建立大学区信息化平台,设立大学区题库和大学区教学资源库,有效实现了大学区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