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人物
张海迪(1955— ),生于济南,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自学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被誉为“当代保尔”。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代表作品主要有:《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
●榜样故事
不到6岁的张海迪突然得病了。医生检查的结果让张海迪的父母大吃一惊,妈妈的耳边一直不断地回响着医生的话:“这孩子有可能终生不能行走了!”这怎么可能呢!多么活泼、聪明、好动的女儿呀!怎么能得这种病呢!可是现实证明了这个残酷事实。于是,妈妈忍住泪水对海迪说:“孩子,医生让你吃什么药你就吃,好吗?打针你也不要怕疼!”懂事的海迪看着妈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就坚定地说:“妈妈,我不怕疼!”听了这话,妈妈的鼻子一酸,紧紧搂住了海迪。
海迪得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被迫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本活泼好动的海迪,病后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跳皮筋儿,背着书包去上学,海迪简直就要被痛苦压碎了。听说了海迪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她们经常一起畅谈理想。有一次,一个小伙伴问她:“海迪,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回答说:“我想当一名医生,让每个不能行走的孩子都站起来!”
尽管小伙伴们的爱给了海迪很多鼓舞,可她们毕竟不能总陪着自己,爸爸妈妈也要上班,海迪只能一个人被锁在家里。在屋子里呆久了,海迪就会觉得心烦,心事也越来越重。为了不让她感到太孤单、寂寞,爸爸给她买来了收音机,妈妈给她订阅了《小朋友》,妹妹一步不离地陪伴着她。许多叔叔阿姨舍不得花钱给自己的孩子买玩具,但看望海迪时,总是想方设法给她带来新奇的礼物。海迪怎么也数不清关怀、帮助、照顾过她的人到底有多少。可是这些都不能使她摆脱孤单寂寞带来的苦恼。
海迪从7岁起,一连4次报名上学都没有去成。最后爸爸妈妈决定由他们在下班后亲自教,海迪就在床上铺开了课本。她躺在床上,腰腿僵硬,脚背直伸。如果能使支配肌肉的神经松弛下来,使下肢稍稍屈伸,她就能坐起来了。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她天天捶腿肌,用力搬下肢。胳膊每用一次力,肋间神经就钻心地疼。她吞下两倍的止疼药,硬是咬着牙关按、摸、捶。有时让妈妈帮忙。妈妈舍不得用力,她就不高兴;妈妈用力了,她送给妈妈的是挂着汗珠的笑脸。僵硬的腿脚终于软化了。当她能倚着被子坐一会儿,或挣扎着用胳膊支撑着趴在桌子上时,她惊喜万分。病痛退一分,海迪就向前跨上一大步。“别人能会的,我也要会。”海迪经常对自己这样说。
海迪特别爱学习,但手术造成的肋间神经痛时时折磨着她娇小的身躯。有时,她实在感到疲倦,连作业都无力完成,就对妈妈说:“这些作业我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郑重地对海迪说:“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海迪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绝不能拖拉,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说:“我要像在学校里的孩子一样,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尽管海迪非常有决心,但疾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辫子,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除了语文,海迪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毅力,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并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海迪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1970年,全家人搬到了山东聊城莘县,开始了农村生活。在那儿,经常会有一群孩子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这问那。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到田野玩。有一次来到野外的孩子们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飞快地跑着,跳着。由于推得太快,轮椅突然倒在地上,张海迪的胳膊被摔破了,可她却还和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长了这么大,张海迪还是第一次体验到自然的广大和真正的欢乐。
一次,一个孩子对张海迪说:“海迪姐,要是用我的腿换上你的腿就好了!”听了这话,张海迪感激地望着那个孩子,忍不住哭了。
●妙语点睛
不要因为身残就向命运低头,而要以一种昂扬向上的乐观心智去生活,去学习,不把自己看做是弱者,而是把自己当做弱者的敌人,让不幸远离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