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的礼节,据说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代,人们相遇时,只要双方都没有恶意,就会主动伸开手,让对方摸摸掌心,以示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后来,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了日常的握手礼节。
今天,握手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一种常用的“见面礼”。与人相识、路途相逢、迎来送往、达成协议、表示祝贺等时机,人们都习惯握握手。握手无疑成了表达自己情感和了解对方态度的重要环节,人们内心深处的果断、犹豫、热情、冷漠、真诚、虚伪……在握手的瞬间就可能尽现无遗。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写道:“我接触的手,虽然无言,却极富表现性。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也有一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如春。”
也许你会说,生活中的握手,再简单不过了,不就是见面相互拉拉手吗?这是人人都会的礼节。其实不然,如果你不懂得握手的学问和艺术,那么,即使你与别人拉了手,也未必就能达到传递礼节的效果。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初次相识,往往首先是手与手的相互接触,也许你一生的知己、事业的成功,就产生于这样的握手之中。所以,你要想在人际交往中从一开始就占主动地位,你就必须掌握握手的学问,做到“出手不凡”,使握手成为你有力的“代言人”。
要做到“出手不凡”,你伸手的时机必须是恰当的,动作要爽快、利索。面对长辈、上级,或你是男性对方是女性时,要等对方主动伸出手方可接握。相反,如果对方是你熟识的朋友、同辈、下级,则应主动伸出手,表示热情、谦逊。不管你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出手都要果断、迅捷,任何犹豫和迟疑,都会无言地说出你的优柔寡断,以致给对方造成误解。
要做到“出手不凡”,相握的手应当是坚定、温暖和友善的,在手相触的那一刻,神态也应当是专注、亲切和诚挚的。握手时,有时左手可以握住对方的手臂或双手“满握”,这是十分友好的表现。为了表达某种特殊心情,彼此可以把相握的手上下摇动几下,有时简短、有力的摇动是对对方的信任,同时也是自信的表现。但摇动的幅度和时间长短,要在对方的细微反映中迅速做出直觉判断。
要做到“出手不凡”,相握的手必须是亲密无间的、力度适当的。一般来讲,紧握对方的手表示真诚、友谊和欣喜;相反,似握非握,心不在焉,是冷淡和傲慢的表现。有的人仅用自己的手指去和对方的手指短促地一碰,或只是伸出手掌,而不真正地去“握”,让对方无所适从。这样的“握手”,是对对方的敷衍与蔑视,令人生厌。至于握手的力度,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即使是老朋友,也不要过分地紧握,因为用力过大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尤其是当对方是女士时,更应多注意。
要做到“出手不凡”,你伸手的同时,两眼应当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和颜悦色地与对方的眼光作一次“碰撞”。如果你在握住对方的手时,目光却移向别处,或一边与对方握手,一边与另外的人说话,则会令对方觉得你不懂礼貌或看不起自己。要想做到“出手不凡”,还必须坚持虚怀若谷,具有君子风范。当对方已经伸出手来,就要毫不迟疑地伸手回握,拒绝握手是一种严重的失礼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该受到谴责感到尴尬的往往是拒绝别人的一方,而不是被拒绝的一方。
总之,学会了握手,你便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了一把开启“陌生”的钥匙;学会了握手,你便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了主动;学会了握手,你便在事业上多了一次成功的机遇,学会了握手,你还能结识更多的新朋友,缔结更纯、更浓的友谊。
(柏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