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吉林一中夏军在《中国教师报》题为“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文章中说: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因此,育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幸福发展服务的高度负责精神,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
钱学森先生晚年接受北京师大附中教师访问时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钱老所说的人生两个高潮,一个是为他奠定人生基础的中学,另一个是为他奠定专业基础的美国高校。看来,基础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已成为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更以其全民性和全面性影响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基础教育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包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地讲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地讲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样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些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任务就是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基、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奠基。“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
浑南三校建校八年来,不是把“幸福”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将“幸福”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幸福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打造国学特色品牌,培养品德高尚的“地球村中的优秀公民”;创建快乐学习的校园,培养学业优秀、幸福快乐的好少年;设计多姿多彩的活动,绽放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幸福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