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素质教育中,我们铸师魂,塑师表,树师观,练师能,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大熔炉里经受锤炼,教育能力得到了提升。
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有关文件和《小学德育纲要》,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了现行《小学德育纲要》的内容,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培训和自学,掌握最新科研工作理念及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大纲和所教教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比较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心理。掌握了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实现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分层练功、教学诊断、研究试教等有效途径,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大胆的探索和研究,实现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的转变。教师树立起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科学的用人机制,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培养途径,造就了一只年轻的、充满生机的、德高艺精、求实创新、作风精良的教师队伍。当时,全校在岗107名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46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吉林市级骨干教师15人,舒兰市级骨干教师10人。为了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我们对全校任课教师进行了初级、中级微机培训,通过培训,100%的任课教师都能自制教学课件,并应用于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教师能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参与教科研活动,努力学习,积极撰写教改论文,总结教改经验。全部教师都能较好地承担市、省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并能根据总课题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科学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我校课题组撰写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探索》获国家级科研成果一等奖。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许多相当高水平的教改论文。1999年4月省级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行为习惯研究》,通过鉴定验收,有59名实验教师获得优秀科研成果证书,涌现出一批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有40人次骨干教师在市以上教改研究会、汇报会和大赛中出公开课,介绍教学改革经验。这期间教师在校级以上交流发表的论文、经验147篇,其中公开发表的论文(国家级)18篇,学校选编教改文集10册,近40余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