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置于人内心的一种属于世界观层次的精神主张和价值追求,它必然根植于自我的人生体验。经历及其所处的环境,影响和铸就着一个人的内心主张和价值追求。而这种主张和追求与理想有联系,也有区别。理念犹如航行中的罗盘,而理想犹如航行中所达到的彼岸。这种内心主张和追求一旦形成,将强烈地支配和指导着一个人的行动,这在教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历每个人都有,但在经历的土壤中并不是都能生长出理念。这种差异更多的是源于态度,对待经历的态度,对待教育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所以,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智慧地不间断地从经历中去积淀、吸收成长的养分。灵动教育的提出,于我而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实践、反思、提炼、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提炼、再修正的循环往复中渐渐清晰起来。
那是2013年春季,广州大学社科部党总支书记刘树谦教授来到旧部前小学采访感动“广州60年最美女性”时,他突然问我:“你觉得什么是教育?”我不加思索脱口答道:“教育就是影响。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么,如何影响才是最为深刻的呢?对灵魂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影响,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果一种教育最终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向真善美的变革,它就不是真正的好教育。只有触动灵魂的教育才是坚守了教育的本真。
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与思考,灵动教育的思考与视阈便超越了聚焦课堂教学和管理方式的局限,而是由此衍生开来,最终上升到教育理念的层面,朝着一种教育思想的宏大叙事执着前行。当然,这里的“灵”主要指“灵魂”“心灵”,“动”主要指“触动”“感动”。因此,灵动教育是指教师在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生命,通过灵动的教育教学方式,触动孩子的灵魂或心灵,引导其在追求真善美的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中健康而个性的成长。
(一)课堂教学的厚积薄发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课堂的重要性。深入课堂,你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真实的状况与真正的需要;把握课堂,你才能清楚地感知教与学互动的脉络和节奏;积累课堂,你才能占有大量生动的案例与素材;反思课堂,你才能不断修正自我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提炼课堂,你才能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逐渐生成个性的教学风格与艺术。
因此,不断地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对问题进行一定思维方法论下的辩证思考,由积累到经验,由经验到模式,由模式到风格,由风格到理念,作为一种维度的解构,它应该可以成为教师由常态课堂教学到最终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思维与理念养成的范式。毫无疑问,灵动教育便是从这样一种轨迹发展而来。
经常喜欢问老师们一个问题:“当学生在课堂回答的答案不是你心中所想时,你会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问的是教师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中,无外乎是教师、学生、文本三大存在,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与处理,你所持的基本态度与观点,其本质上便是你教育教学哲学思考的外显。教与学如何平等、互动,学与学如何合作、共进,教与学如何走进文本探究,如何应用文本习得,这些都是教师必须直面的现实命题。
在传统的课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面对老师的提问,A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但跟老师预期的答案不一样,于是老师让他坐下来;B学生又起来回答了,也不是老师心中想要的答案,老师又让他坐下来,直到有学生的答案跟老师心中的答案一样时,老师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并结束这一轮提问,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或环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那是因为,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对于课堂的预设完全从教的角度出发,对知识进行解构,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一个知识点连着一个知识点,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当老师从学生A和学生B的回答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时,那么原本预设得天衣无缝的教学环节就将因学生答案的偏离与不配合而无法继续。所以,老师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捕捉自己想要的正确答案,从而保证教学能有序地继续下去;而当得到了心目中的答案,老师的提问大都也就会戛然而止,迅速转向下一个环节,以免节外生枝打乱了全盘计划。而那仍在高高举着的一双双小手,那仍满脸都是跃跃欲试的期待的小脸,再一次被漠然地忽视。在这样的一种教学语境下,学生所思考的不过是“老师让他们思考的问题”;学生所回答的也不过是“老师让他们回答的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是教,学是学;教是为了教,学靠自己学;教师按预设一路狂奔,学生却只能茫然四顾。当教完全占据课堂,把握了教学叙事中的话语权,学便沦落为教的附庸与点缀,学生生命的主体性和个性、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对知识的体验性与实践性便宣告集体缺失,如此一来,教学相长便因教的过于自我、自恋、自大而成为一种泡影。试问,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人吗?
但如果这发生在灵动课堂,我们会看到不同的情况:A学生站起来回答跟老师的预期不一样,老师不是让他坐下,而是抓住他回答当中跟老师一致的地方继续循循善诱,让A学生去思考;当A学生的再回答仍有偏差之时,老师再发出第三个追问继续启迪,让他不断靠近答案。而如果A学生一开始的回答就别有洞天,或者是提出更好的解决方式,老师不必担心被“考倒”,也不用感到窘迫,而是可以用鼓励表扬,或者是巧妙化解的方式来过渡。
一位教师布置学生写作文,班上有一位学生只写了300字左右,而且字迹潦草、错字连篇,但是文章的构思较为新颖。按惯例,这样的作文只能打60分左右,但对学生肯定不会有什么触动。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教师给这位学生打了一个这样的分数:“95-20-15”,并在每个分数下面分别作了解释:95分——构思新颖,有创新精神;减20分——由于字数少于规定的字数;减15分——由于书写太潦草,还有错别字。
试想,如果这位教师只是按照惯例,简单地给出60分,那么学生除了得到了老师的否定以外,接收不到任何具有引导价值和积极意义的教育信息。因为分数,以其单调枯燥与冰冷让人心生抗拒;而60分,更是一个极其接近否定的评价。但这个带着减号的60分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它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送去的是希望和信心;同时又指出作文的问题所在,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失误之处和努力方向。“分数中的减法”形象而生动,智慧而温暖,老师想要表达的话语与态度一下子便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
所以,灵动基于课堂,源于教学。用智慧引领爱心,用灵动驾驭课堂,你的眼中便会有细节,心中便会有温暖,手中便会有方法。你就会敢于打破常规,善于探索新知,总能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新途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与被爱的感动。
(二)学校现状的山重水复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世而制。
2011年8月,我调到旧部前小学正式担任校长一职,并着手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亮点,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确立方向和策略。
旧部前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路白米巷90号,西临石室天主教圣心堂。其前身为1921年前天主教教会创办的私立日新学校,曾作为明德女子中学附属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转为公立学校,改名为“旧部前小学”。它是广东省第一批省一级学校,获得了诸多的荣誉,科技与课外阅读特色非常明显,其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繁华背后,旧部前小学也有隐忧。
管理之难。作为广东省一级学校,有着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的起点已经不低,但如何挖掘历史,继承传统,创新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学校新的发展愿景?学校历经多次合并,师生的风格和习惯差异大,步调如何统一?关系如何协调?这既考验管理的思维和手段,更考验管理的水平与智慧。
生源之困。近年来广州城市中心东移,学校恰处于越秀区的西南部,比邻荔湾区和海珠区,周围以商业环境为主,所以社会普通家庭和外来商贩的子弟是学校的主要生源,一些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不足,生源成为制约学校突破现状、获取更大发展的一大桎梏。
师资之忧。学校是越秀区有史以来合并学校最多的学校,当时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教龄最短的也已有12年。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教学风格互不统一,教学主张区别太大。如何才能建设一种好的制度引导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升,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向心力的增强、凝聚力的提高呢?
文化之困。学校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化的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办学历史悠久的旧部前小学,虽积累了底蕴,但经历了多次转制以及多次并校,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难以实现统一,校本化的学校教育哲学难以建立。由于还没有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这就使得学校的一切教育理想与追求表现过于苍白,无法形成高度凝聚的精神内核和散发迷人魅力的独特气质。
初到旧部前小学任职的我,就在种种问题与困难的煎熬中徘徊,思考……
在分析了学校的历史与现状之后,我开始琢磨“灵动教育”是否可以成为旧部前小学的办学理念。
从地域条件来说,旧部前小学位于珠江河畔,石室天主教堂旁,有着“吸珠水之灵气,沐天主之慧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天然的地域优势让这个小学“灵动生辉”。
从学校发展的轨迹来看,旧部前小学是一所老校,只是由于经历多次合并,核心价值难以统一。不过,当时学校的科技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可。而科技教育中强调的创新、求真、实践,要求老师打破常规,希望学生灵活多变,不正是跟灵动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吗?
最终让我坚定这个办学理念的是孩子们的眼神。旧部前小学的学生多是普通市民以及外来商贩的子弟。这些孩子见的世面没那么多,他们的眼睛普遍缺少光芒,我当时看了就觉得很心疼。天真好奇的孩子的眼睛里怎么会缺乏灵性呢?所以,我就在想,我们学校应该培养眼睛会发光,会说话,充满着灵气、敢于创新的人!
在总结了教学规律,个性诠释了教育本质,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与特点,对接区域教育的主张,并广泛与教职工交流之后,我在旧部前小学提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师生生命一起灵动”的办学理念。2013年,学校凭借着“灵幼教育”的办学特色,获得了“广州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三)理想追求的水到渠成
人们对教育的看法,源于时代的价值观和社会文化观。有什么样的时代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而一个人随着所处时代的变化,其对教育的理解与诠释也将作着相应的改变。
从教开始到现在,每当在专业发展或自我成长方面跨越了某个节点时,如职称的晋升、课题的完成,就会有人问我,下一步有什么样的目标。这时,总是一阵尴尬。问的人自是出于对我的关心,但我真的很少给自己定什么宏大的目标。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棵树,一棵你行走的路上天天都会遇见的树,应该发芽的时候便静静地发芽,需要拔节的时候便默默地拔节,到了伸展的时候便渐渐地伸展,到了开花的季节便淡淡地开花。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应有的态度,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我只是按照树的成长轨迹,把每一个年轮努力画好。所以,当你有一天停留在行走的路上随意可见的树的面前,发现它枝繁叶茂,绿意葱茏时,请不要过于惊讶它的表现。其实,对于它而言,按照自身成长的规律努力地生长原本便是它生命的全部,从不需要刻意地去设计与表达。
从对教育、对孩子们最为朴素与真实的爱出发,坚持尽可能地用智慧解决问题,把当下的事做好,一切便自然而然。所以,灵动教育的化茧成蝶,原不过是我在追求教育理想的路上执着前行的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